“十五运会期间的房间,早在一个月前就被订满了!赛事为我们带来了商机,我们会持续提升民宿的各种体验,希望游客能感受到不一样的台山。”昨日,台山籍香港创业者、翘庐1922民宿负责人林志成表示。
10月26日,台山市翘庐1922民宿开业一周年。当天,不少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艺术人士、旅游行业代表、台山市侨文化爱好者等相聚一堂,共商农文旅发展大计。
翘庐这座位于台城街道官步村、由百年侨乡建筑改造而成的精品民宿,在“百千万工程”的推动下,不仅自身焕发出勃勃生机,更以点带面,带动了整个官步村乃至周边乡村的蝶变,成为乡村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体现。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李嘉敏
引入文艺元素
丰富民宿体验
为做好侨房保育工作,近年来,台山市通过政策引导扶持,以侨房保育活化为抓手推动乡村民宿项目建设,推动“沉睡资源”转化为“富民资产”,其中,翘庐的发展最为亮眼。
1922年,由旅缅甸华侨、华裔建筑设计师朱锦翘精心设计并建造的这座华侨建筑,曾与陈宜禧铁路官步站仅一墙之隔。
2023年,台山朱氏家族将百年侨乡建筑翘庐托管给台山籍香港创业者林志成,用于打造精品民宿。林志成团队坚持“修旧如旧”原则对翘庐进行修复,保留了原有的历史风貌和建筑特色,让其重新焕发出迷人的光彩。翘庐后人代表朱羡柏表示:“这次回来看到它重焕生机,真的很高兴!”
“翘庐的主体就是一座百年的侨屋,除了作为民宿之外,我们更希望能打造一个侨文化共享平台,聚集侨乡学者与文化爱好者,为侨都赋能。”林志成表示,要通过翘庐,激发更多年轻人参与古建筑的保护与传承。
据悉,自民宿开业以来,翘庐迎来了八方游客,每到周末更是一房难求。此外,这里还经常举办各类活动,成为乡村文化交流的新平台,如举办广东省美协会员汤洪贵山水画展,传统水墨与侨乡建筑实现“跨时空对话”;成功举办朱氏家族50余人返乡聚会,成为连接海外游子与故乡的情感载体。此外,这里还成为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百千万工程”实践基地,青年团队以影像记录创业故事,参与侨文化数字化保护。
除了举办丰富的文化艺术活动,不断提升民宿“软实力”外,翘庐的硬件设施也在持续完善。除了民宿与咖啡厅之外,还开了私房菜餐厅,为游客提供地道的台山美食,让游客在欣赏乡村美景的同时,也能解“舌尖上的乡愁”。
以点带面
推动乡村焕新
金秋时节,走进官步村,稻田一片金黄,古色古香的侨乡建筑错落有致地点缀在乡间;村道全部实现硬底化,平坦宽阔的道路延伸至村民家门口。
“官步村村民非常支持民宿的落户与建设。平时很少回乡走走的乡亲,现在也经常回家乡,在民宿周边游玩、休憩,感受乡村的变化。”泡步村党支部书记林妙新感叹道。
在翘庐1922民宿的带动下,官步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基础设施全面升级,环境卫生显著改善,绿化美化持续推进,整个村庄焕发出新气象。
“我们正通过官步村,以点带面推动泡步村的全面建设,翘庐所在的官步村是泡步村其中一个村民小组,泡步村距离台山中心城区仅有7公里,距离三合镇温泉也只有3公里,城乡融合与区域协同发展优势显著。”台城街道办副主任(挂职)李文远表示,侨乡文化融入乡村发展潜力巨大。
农文旅融合
打造乡村旅游新亮点
目前,翘庐1922民宿正朝着农文旅融合的方向发展。“民宿隔壁超过2公顷(30余亩)竹林,我们计划利用竹林打造‘云翠竹海文旅项目’,开展更多亲子活动,也希望侨乡建筑的修复能带动官步村周边农文旅发展,形成独特侨乡乡村文化IP。”林志成进一步介绍,未来,将在周边打造更多农文旅融合项目,引入高科技元素,开展竹林体验活动,增设平衡车、太空舱等设施。
“同时,我们会继续做好侨乡建筑保护工作,结合侨乡文化,开发具有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如侨乡文化讲座、传统手工艺制作等。”林志成表示,希望通过农文旅融合,让翘庐1922民宿不仅为游客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旅游选择,也为当地村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促进乡村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