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傍晚,大江镇潮会村村场旁榕树头热闹非凡,镇村干部正组织开展爱国卫生知识晚间宣讲活动,村民们围坐榕树头认真聆听,不时交流着最近村里发生的变化。
这场从“蚊虫窝”到“宜居村”的蝶变,是大江镇潮会村响应爱国卫生运动号召、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实践。
此前,村内部分闲置地,杂草丛生、杂物堆积,成为卫生死角,不仅影响村容村貌,更成为蚊虫孳生的“温床”。
如今,随着爱国卫生运动的推进,在镇政府的指导和帮助下、企业志愿服务队的协助下,潮会村迎来了大变样。
针对房前屋后、庭院阳台、楼顶天台等重点区域,该村创新采取“无人机巡查+实地核查”模式,先通过无人机空中“扫描”标记蚊虫孳生地,再进行实地核查,建立详细清单,确保排查“无死角”。随后,按照“科学评估、分类施策”原则推进治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在沟通期间,会注重村民需求再进行旧物清理,遇到村民舍不得的旧物,会帮忙搬运摆放。”环境整治工作相关负责人谭先生说,充分沟通让治理工作推进更顺畅。潮会村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后续就按‘门前三包’来干,大家一起动手把环境卫生搞好。”
“志愿者还上门送了蚊香和灭蚊片,带着我们清积水、点蚊片,大家都动起来,环境好多了。”村民李叔点赞道。
如今,潮会村不仅改善了人居环境,更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从“蚊虫扰”变成“村民乐”的村庄。(文/图 李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