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市医保局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致力增进民生福祉,持续聚焦群众医保领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迎难而上、担当作为,高质量完成2024年市级民生实事,切实提升群众医保获得感。
目前,我市职工医保普通门诊年度最高支付限额提高至2040元;“双通道”和单独支付的药品数分别增加至612个和620个;全市定点医疗机构开通异地就医直接结算100%覆盖;17项高频医保经办服务事项实现“全市通办”。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蔡昭璐
通讯员 林冬梅
“双通道”药品扩面 患者用药更方便
所谓的“双通道”是指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两种买药渠道,而“双通道”药品,就是纳入医保的谈判药品,既可以在医疗机构买,也可以在药店买,并且享受和医疗机构同等的报销政策。此类药品多指临床价值高、患者急需、替代性不高的谈判药品和慢性病用药。
江门从2021年8月开始,试点推进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工作,通过医疗机构和药店两个渠道,满足患者合理用药需求。去年,我市将“扩大双通道、单独支付保障范围,纳入药品数均增加至500个以上”纳入市十大民生实事,着力推动“双通道”药品数量提速扩面。
紧盯这一目标,市医保局进一步完善“双通道”和单独支付管理机制,拓宽药品供应渠道,让群众的“救命救急药”不仅在家门口买得到,还能报销。截至1月13日,我市“双通道”药品种类增至612个,涵盖慢性病用药、肿瘤用药以及罕见病用药。全市有13家定点医疗机构、17家定点零售药店可提供“双通道”药品医保结算服务,更好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用药需求。
“我时不时就要购买风湿类的药物,以前要花大半天去医院买。去年3月,医生告诉我,我的药在药店也可以买了,还能享受与医院同等的报销待遇。”1月7日,正在定点零售药店国大药房(海傍街店)购买“双通道”有关药品的陈女士说:“以后买药不用再去医院排队了,实在太方便了。”
国大药房片区经理李惠慧告诉记者,肿瘤类的药物通常很贵,如果没有纳入“双通道”,自费购买的话多数患者难以承受。要想享受医保报销,患者只能去医院购买,但排队等候时间比较久而且医院不一定有药。“如今,随着越来越多药品纳入了‘双通道’,患者们都说方便了不少,特别是对于那些每个月要买一次药的患者而言,省时省力又省钱。”
据统计,2024年我市“双通道”药品医保结算8.23万人次,总医疗费用24838.82万元,医保报销费用19274.33万元
医保待遇再提高 异地就医更便捷
“我的身体不是很好,经常要去医院,职工医保门诊统筹待遇的提高,对我来说是一件很好的事。”将江门市中心医院作为普通门诊定点医疗机构的张女士说。
作为2024年江门确定的民生实事之一,市医保局贯彻医保待遇清单制度,落实2024年度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标准,稳步提高全市职工医保普通门诊统筹待遇,加大门诊共济保障力度。
目前,我市职工医保普通门诊年度最高支付限额提高至2040元。其中,一级及以下定点医疗机构提高至90元/月,二级或三级定点医疗机构提高至80元/月。截至2024年12月底,我市职工医保参保人享受普通门诊待遇471.63万人次,发生普通门诊医保范围内医疗费用5.65亿元,职工医保基金支付2.90亿元。
为进一步提升职工医保个人账号的使用效益,市医保局还持续扩大职工医保个账共济范围,拓展医保个账使用场景。当前,江门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家庭共济关系绑定范围从配偶、父母、子女,扩大到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近亲属。医保个人账户可用于线上线下购药、居民参保缴费、“邑康保”参保缴费等应用服务,满足了参保人员多层次的医疗保障需求。
参保人的待遇在逐年提高的同时,异地就医也更便捷。2024年,市医保局锚定“实现全市定点医疗机构开通异地就医直接结算100%覆盖”的目标,不断完善异地就医政策体系,优化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提前完成目标任务,有效减轻了群众异地就医负担,减少参保人跑腿垫资压力。
记者了解到,在江参保人员如果临时外出遇急诊抢救,或在省内跨市就医,可免备案享受直接结算服务;在江参保在异地长期居住的,在“粤医保”小程序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后,在已开通异地联网结算功能的定点医疗机构,可直接结算医疗费用。
医保经办下基层 服务群众“零距离”
前几天,家住蓬江区杜阮镇上巷村的许伯到市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发现自己未办理普通门诊选点,无法享受普通门诊待遇。于是,许伯回到上巷村党群服务中心,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快速选定了门诊定点医疗机构。他笑着说:“现在在村里就能办业务,真是方便多了。”
为打通医保惠民“最后一公里”,让医保服务“触手可及”,市医保局认真贯彻落实医疗保障服务“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推进医保经办服务下沉镇(街)、村(社区),将服务送到居民群众家门口。
据上巷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梅芳介绍,自2022年上巷村成为杜阮镇首批“视频办”试点村后,村委会就可以办理多项医保业务,包括特殊病年审、新生儿参保、普通门诊选点等。“目前,村里有自助机、窗口、‘视频办’等多种渠道供村民办理医保业务,不少村民反馈办业务比以前方便了不少。”黄梅芳说。
目前,江门73个镇(街道)公共服务中心、929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可为参保群众提供“家门口”的医保服务,占全市村(社区)数量70%,超额完成“下放至20%以上村(社区)”任务要求;17项高频医保经办服务事项实现“全市通办”,打破了线下办理的区域与层级限制,实行即办事项多地联办、非即办事项代收代办、非必须现场办理事项全程网办的办理模式。
为进一步加强医保经办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基层医保服务水平,市医保局积极参加全省医保经办系统练兵比武活动,加强交流学习其他地方经验;建立常态化学习机制,举办业务培训班,提升医保经办服务水平,帮助基层工作人员为参保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经办靠前一小步,便民提升一大步。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全面升级服务管理,以高效、贴心、创新的医保服务赢得民心,为医保事业高质量发展筑牢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