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流感患者就诊量有所增加。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新数据,目前流感病毒阳性率持续上升,其中99%以上为甲流。与此同时,“流感特效药”的销量近期也持续增长,尤其是名为速福达的“玛巴洛沙韦”。这款药物也因一次服药就能快速缓解流感症状被不少人称作“抗流感神药”。
连日来,记者走访江门多家药房发现,新一代“流感特效药”玛巴洛沙韦定价约255元一盒,是同为抗流感药物奥司他韦的5倍。据了解,这个药疗程上只需吃一次,近期市场需求有所增加。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梁爽 通讯员 曹昆恒
需求上涨 库存量相对充足
据了解,目前国内可用的流感抗病毒药物,主要有奥司他韦、阿比多尔、玛巴洛沙韦、扎那米韦和帕拉米韦等。
玛巴洛沙韦又称为速福达,该药通过抑制病毒基因转录所需特异性酶的活性,从根源抑制病毒复制,发挥抗流感病毒作用。从临床来看,玛巴洛沙韦是一次用药,奥司他韦一般是3—5天用药。因此对比下来,玛巴洛沙韦成了关注度更高的抗流感药物。
相较于北方多个兄弟省市近期出现的以甲流为主的流感高峰而言,依旧温暖湿热的广东流感病例则相对平稳。江门疾控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我市1月流感活动水平增强,流感水平相对较低,上升不是太明显。江门市第二人民医院全科副主任医师闵文峰表示:“冬季流感高峰时段,南方往往会比北方略晚一些出现,而且广东的流感高峰,有的年份出现在冬季时段,有的年份则以夏季流感高峰为主。”
记者走访线下药店发现,目前江门并未出现大量市民抢药、囤药的情况。
在大森林(江门华园东店)抗微生物类药品的展示柜中,几盒玛巴洛沙韦、奥司他韦整齐摆放着。“这段时间,问的人比较多,观望的人也多!”大森林(江门华园东店)一名营业员说,由于玛巴洛沙韦价格相对偏高,不少人经过对比后,选择价格相对较低的奥司他韦。“药品库存量相对充足,价格稳定,处于正常销售状态。”该名营业员说。
位于华园东路的国大药房,近几天来问流感特效药的人也多了起来。有一位市民就购买了两盒玛巴洛沙韦。当记者询问玛巴洛沙韦时,该药店营业员从药柜拿出一盒奥司他韦颗粒后表示:“我们店里目前只有奥司他韦颗粒,玛巴洛沙韦预计一两天后到货,如果你今天就要吃,可以去另一家分店买。”这名营业员告诉记者:“近期,玛巴洛沙韦的线上、线下销量有所上涨,但未到缺货的情况。”
需遵医嘱 跟风囤药没必要
价格方面,玛巴洛沙韦获批上市仅8个月就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在医保谈判前零售价为498元/盒(20毫克×2片),医保谈判后的医保支付价为222.36元/盒,单片售价超100元。
受此次流感影响,玛巴洛沙韦的价格也有所波动。线上方面,美团买药数据显示,近一周的甲流指数同比增长130%,相关药品玛巴洛沙韦、奥司他韦搜索需求量也持续上升。记者查询线上买药平台发现,20毫克×2片规格的玛巴洛沙韦单盒价格大约在235元—298元之间。
今年流感已进入高发时期,虽然药品需求量上升,不少药店供货较紧张,但远远没到一药难求的地步。对此,专家也曾表示,速福达仅获批用于流感的治疗,没有明确说明有预防性,此外,国家的流感药物储备充足,因此不建议市民囤药。
“抗流感神药”也并非人人适用。记者在玛巴洛沙韦的药盒上看到,该药品适用于既往健康的成人和5岁以上儿童单纯性甲型和乙型流感患者,或存在流感相关并发症高风险的成人和12岁及以上儿童流感患者。
换而言之,玛巴洛沙韦目前只批准了用于5岁以上、体重在20公斤以上的儿童及成人,去年新上市的玛巴洛沙韦的干混悬剂虽然确保对幼儿给药剂量的精准,但仍未放开对5岁以下幼儿的用药限制。
针对部分家长自行购药、给药的想法,闵文峰提醒:“婴幼儿感染后应优先考虑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包括妊娠期、哺乳期患者都应优先考虑用药安全问题。”闵文峰还表示,抗病毒药物并不能缓解已有的发烧、头痛等流感症状,在服药后仍需考虑开展对症治疗的手段。
“一般在流感症状开始的第一天或第二天(48小时以内)就应用药治疗,这样效果最好。”闵文峰表示,一些肝肾功能不全或者合并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则需要到医院综合评判。
★延伸阅读
流感药物的选择因人而异
闵文峰介绍,感染甲流后的主要表现为突然的高热,常有咳嗽、咽喉痛、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伴有头痛、肌肉酸痛等全身不适,部分患者会出现胃肠道不适感。
与感冒相比,甲流传染性强,容易大范围流行,发病季节特征明显。患者表现为高烧、头痛、乏力,并伴有全身肌肉酸痛等。
闵文峰表示,流感药物的选择因人而异。
奥司他韦、阿比多尔和玛巴洛沙韦都是抗流感药,但它们是不同化学结构的抗病毒药,作用机制也不一样,但均可用于治疗甲流和乙流感染。
奥司他韦胶囊剂和颗粒剂可用于1岁以上儿童及成人,奥司他韦干混悬剂的适用年龄更小,14天以上的新生儿即可使用,而且妊娠期和哺乳期妈妈也可以安全使用。奥司他韦还可用于成人流感预防。
阿比多尔片和阿比多尔颗粒在我国主要用于成人流感的治疗。
玛巴洛沙韦目前只批准用于5岁以上儿童及成人。由于临床数据缺乏,目前不建议妊娠期和哺乳期妈妈使用。
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抗病毒药物不能代替每年接种流感疫苗。但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每年流行的亚型也不一样,接种后的保护作用会逐渐减弱,因此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接种。
如果近期考虑接种疫苗,闵文峰建议,要注意感染用药后与疫苗的接种间隔时间,接种减毒活流感疫苗2周内不应服用流感抗病毒药物;服用相关药物作用周期内也不应接种减毒活流感疫苗。一老一小、孕妇和慢病群体等敏感高危人群在流感季节应做好自身防护,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少去人员密集场所,出现感染等症状后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