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了,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整洁美丽的小区!”1月8日,水口镇渔业社区草洲村小区居民温小姐感叹道。
当天,水口镇渔业社区草洲村小区一片热闹景象,居民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纷纷聚在一起说着小区的新变化。当天,水口镇首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渔业社区草洲村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全面完工,小区换新颜,居民幸福感“旧”地升温。据悉,此次改造项目涉及72户住户,占地面积约7600平方米,总投资约390万元。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刘嘉猷
通讯员 吴瑞彬
倾听民声 推动老旧小区焕新
据介绍,草洲村小区建于20世纪90年代,以2-3层的居民自建房为主,因年代久远,外墙破损、绿化率低、杂物堆积等问题逐渐显现,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为提升居民幸福感,水口镇将草洲村小区纳入2024年老旧小区改造计划。
老旧小区改造既是居民“家门口”的“关键小事”,也是城市更新中的“民生大事”。如何确保改造工作充分反映民意?据了解,草洲村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秉承“政府主导,居民参与”的原则,建立水口镇、渔业社区、草洲村小区三级联动机制,通过发放调查问卷、随机入户调研、组织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广泛收集群众意见。项目启动以来,共发放问卷53份,有效协调解决10余个居民诉求。
政府和社区持续的沟通以及透明化的施工进程,打消了居民对老旧小区改造的疑虑。越来越多的居民从“局外人”转变为积极参与的“主人翁”,不仅为改造出谋划策,还主动清理自家门前屋后的垃圾,实现了从“别人管”到“我要改”的转变。比如,在铺设柏油路面前,有村民提出,希望自家门口与路面能适度保留一些间隙,以免自家门前过于拥挤,该意见得到了采纳。“政府真的把居民的意见放在了心上,落到了实处。”草洲村小区居民温检庭说道。
结合实际情况及居民反馈,水口镇决定优先改造路面、水电等基础设施,绿化和健身设施等提升类内容宜改则改,确保在控制成本的同时,保证质量和效果,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此外,水口镇建立协调有力的监督机制,指定专人负责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及居民沟通工作。同时,邀请居民担任监督员,广泛吸纳意见建议,确保改造工程的安全与质量。
居民点赞
“像换了个新家一样”
据水口镇政府规划建设办公室主任刘彬彬介绍,渔业社区草洲村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于2024年8月启动,修复破损路面约2000平方米,铺设人行道砖2100平方米,改造雨污分流管道1260米,修理照明设施40处,新建管线300米,新建雨棚、门窗、台阶等房屋设施64处,栽种绿化30平方米,大大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在小区建筑外立面的更新过程中,水口镇充分挖掘当地特色,在保留部分房屋的青砖、瓷砖外墙的基础上,结合草洲村村民曾以渔业为生的历史背景,在其余的外墙上绘制墙绘,使小区更加富有活力和生气。
草洲村小区的“蝶变”,是水口镇落实“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成果,不仅彰显了水口镇在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方面的坚定决心,更为水口镇其他老旧小区的改造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示范。
“改造后,最直观的就是感觉家门前的道路变得干净平整了。以前,家门前的路上总是有杂物,污水横流。现在,我们可以在家门口乘凉、聊天,像换了个新家一样。”温检庭感慨地说。
如今,步入草洲村小区,映入眼帘的是以乳白色与蓝色为主色调的楼栋外立面,令人眼前一亮。昔日斑驳的水泥路已被平坦宽阔的柏油路取代,居民纷纷走出家门,在这焕然一新的小区公园里嬉戏娱乐,享受难得的闲适与惬意。
接下来,水口镇政府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调研居民需求,科学规划改造方案,确保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精准对接民生痛点,切实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以高质量民生建设推动“百千万工程”取得新进展、新突破、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