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2024年新会区职业技能大赛举行。本次比赛包括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护、育婴员、工业控制技术、养老护理员、电商(农产品推广)、宣传大使(陈皮节)等6个竞赛项目,6位一等奖获得者获得“葵乡工匠”荣誉称号。下面就让我们走近他们,学习他们“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文/图 黄胜 叶田 廖春梅 邹景云
宣传大使(陈皮节)项目一等奖获得者阮巧匀
助力陈皮文化搭上时代快车
“新会陈皮是一个极佳的文化载体,我深信新会陈皮会成为下一个国潮产品。”广东岭南大健康生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销售部经理阮巧匀留着一头披肩长发,秀气的脸庞上戴着一副眼镜,举手投足间散发着古典的韵味。她是新会区职业技能大赛宣传大使(陈皮节)项目一等奖获得者。
阮巧匀出生在罗坑镇。由于从小家里就种新会柑,她对陈皮有着天然的亲近感。踏入社会后,阮巧匀先从事的是红木招商工作,积累了大量工作经验。2021年,阮巧匀凭借出色的销售能力、新媒体运营能力,顺利进入新会陈皮行业,并成为新会陈皮行业协会副会长、非遗传承人、岭南大健康集团董事长陈健荣的徒弟。
进入新领域,一切要从头开始,阮巧匀抓住机会学习。她一边跟着师傅接待来自五湖四海的客户,一边加强学习,阅读各种资料。她还积极参加各种课程,不断加深自己对新会陈皮文化的理解。
同时,阮巧匀作为非遗传承人的徒弟,积极承担传承保护和推广新会陈皮文化的责任。
在校园活动中,阮巧匀围绕新会柑茶制作技艺和新会陈皮炮制技艺的传承与推广,带领年轻一代了解并体验传统手工艺,感受其中的智慧和美感;在社区活动中,她积极与居民互动,分享非遗技艺的历史和魅力,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非遗;在非遗展馆中,她积极参与非遗推广活动,精心策划展览,通过实物展示、互动体验等方式,让参观者全方位感受非遗技艺的精湛和独特。
此外,阮巧匀代表公司与多所高校联动,共建实习基地,助力“百千万工程”落实,培养产业发展特色人才。她组织开展了多次研学之旅,带领同学们从种植基地到生产车间,深入了解新会柑独特的生长环境与种植技术,学习新会陈皮道地性成因,以及新会陈皮的产区划分、炮制技艺、品质分级、药用价值及市场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阮巧匀还代表公司参加多项展会,如省农产品展、省地理标志展、茶博会,推广新会陈皮文化。“参加中国(深圳)国际春季茶产业博览会时,我们公司作为广东特色茶优秀代表企业,我参与了广东展团特约直播间的直播,与其他主播一起,推介特色陈皮茶,向海内外消费者普及新会陈皮文化。”阮巧匀自豪地说。
去年,随着直播带货的崛起,阮巧匀着力打造多个不同主题的直播空间,以更直观、生动的方式展示新会陈皮的魅力。同时,她还协助有关部门单位打造农村电商新媒体孵化基地,向同学们传授宝贵的运营技巧,帮助同学们快速掌握电商推广核心技能,提升他们未来通过新媒体做好产品推广的信心。
“接下来,我将不断探索新的直播形式,不断创新、优化直播内容,进一步提升大家的观看体验。同时,持续深化与高校及研学团队的合作,搭建更广阔的交流平台,吸引更多青年才俊关注并投身新会陈皮产业,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与力量。”阮巧匀表示。
养老护理员项目一等奖获得者吕泳琳
以细致工作为老年人带来温暖
“护理人员需要的不仅是技术,更需要耐心、爱心和责任心。”新会幸福寿星安老之家护士、新会区职业技能大赛养老护理员项目一等奖获得者吕泳琳认真地说。
吕泳琳1998年5月出生。“我选择护理专业,是源于对生命的敬畏和对健康的追求。” 她说。她不仅刻苦钻研专业知识,还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近年来,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服务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政府的投入加大,社会各界也积极参与,共同推动这个行业健康发展。
吕泳琳踏入养老护理行业以来,将满腔热忱投入到这份神圣的事业中。“家里人很支持我。因为我家老人挺多的,我从小跟他们打交道,也有些经验,同时感觉自己挺有耐心,觉得可以挑战一下。”吕泳琳说。
在养老院,吕泳琳一般负责照顾老人的起居饮食,并为老人提供精神慰藉,尽量满足老人各方面的情绪需求,同时,协助老人洗漱、吃饭、翻身、康复等。吕泳琳认为,为老人服务,身体上劳累不算什么。
在工作中,吕泳琳克服了不少困难。有一次,一位患有严重阿尔茨海默症的老人因病情发作而情绪失控。面对这一突发情况,她没有退缩,而是耐心地安抚老人情绪,用温柔的话语和轻柔的动作逐渐让其平静。这件事让她深刻体会到,护理工作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更需要耐心、爱心和责任心。
照顾失智的长者很不容易。吕泳琳在这方面用上了她的聪明才智。有一位老人总是忘记自己的病房,经常走错。吕泳琳细心观察,发现老人最喜欢一个公仔。于是,她就买了同款的,挂在她病房的门上。此后,老人再也没有走错地方了。
“我从事养老这个行业,主要是源于内心深处对老人的尊重。我希望自己能够为他们的晚年生活提供一份温暖和陪伴。有的老人像小孩子一样,很黏我,走到哪里都要跟着。” 吕泳琳说。她对老人们总是轻声细语、温柔体贴。她经过努力,获得健康照护师三级证书。在2023年、2024年新会区职业技能大赛中分别荣获二等奖、一等奖。
对于工匠精神,吕泳琳有着自己独到理解。“我认为,‘工匠精神’就是精益求精和追求极致的态度。在养老护理工作中,这种精神尤为重要。因为每一个细小的差错,都可能对老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吕泳琳如此表示。因此,她始终将工作质量放在首位,不断追求卓越。
时光如梭,吕泳琳已在这一行工作了5年。在养老护理这一既充满温情又充满挑战的行业中,吕泳琳以自己的方式默默耕耘,以女性特有的细腻与坚韧,为老年人群体增添一份温暖。
吕泳琳坦言:“我认为这份工作最难适应的地方是会遇到服务的老人离世,毕竟服务时间长了,与他们有较深的感情。老人家走后,我会有很长一段时间情绪比较低落,这一点是我比较难处理的。今后,我要加强学习,学习疗愈自己,学会调整心态。”在个人发展方面,吕泳琳计划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争取在未来几年内取得更高级别的职业资格认证。同时,她还希望能够将自己在实践中的经验总结成册,为养老护理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电商(农产品推广)项目一等奖获得者陈嘉敏
创新思维永不封顶
“一般人做直播,大多数都专注于介绍产品的功效。我在比赛时的介绍延伸到产品的原材料、产地等,更有说服力。另外,我打破传统,用比较地道、贴近生活的方式进行现场试吃,获得了更高的关注度。”新会区职业技能大赛电商(农产品推广)项目一等奖获得者陈嘉敏表示,不完全按常规出牌,有所突破和创新,是她的制胜之道。
陈嘉敏说,她之前当过记者,表达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比较强。这些都有利于她做电商推广。“转行到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做宣传推广工作之后,我要从头开始,完整全面地认识企业的定位,以及产品的全部生产过程。只有将这些信息烂熟于心,才能更好地向来访者展示企业的品牌内涵。”陈嘉敏说。
陈嘉敏经历了从初出茅庐到独当一面的成长历程。从最初的文案撰写、活动执行,到后来的项目策划、团队协作、线上直播,她的每一步都兼具艰辛与收获。她不断学习电商推广知识,参加各类培训,多次获得公司月度“优秀员工”及“服务之星”称号。她想要成为“一专多长”的复合型技能人才,坚持创新,以更加丰富多样的形式开展活动,做好产品宣传。
2023年春节,陈嘉敏所在公司的拳头产品具有一定的提升机体免疫力的功能,因此供不应求,公司便推出“春节不打烊”举措,车间同事“三班倒”,生产设备24小时连轴转。陈嘉敏作为行政人员,也毅然选择了不休假,进行线上直播,通过镜头告诉顾客,企业正尽最大努力赶订单,确保如期顺利交货。这一举措有效缓解了客户焦急等待的心情。
2023年10月,为了给客户提供更多精彩的体验项目,陈嘉敏与公司的质量团队、检测团队合作,经过试验、改良,共同研发了“感官评价”等适合大众、互动性强、好玩有趣的体验项目。这样的体验项目打破传统活动的局限,让客户能更近距离地了解企业产品的品质,继而提升品牌影响力。
去年,陈嘉敏又与同事共同开发了“烧蓝”“漆画扇”“印章集邮”等体验项目,较好地提升了社会团体、VIP、业务伙伴等的参观体验感。在工作总结中,她写到:“创新思维永不封顶,凡事多想一点、多做一些,才能更好地实现‘服务零距离’。”
“无限极工会作为员工的坚强后盾,为我的成长提供了有力有效的支持。工会不仅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还为我提供了学习的平台。工会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也让我有了更广阔的成长空间。”陈嘉敏感慨道。
近年来,陈嘉敏通过自己的努力,收获颇丰。除了获得新会区职业技能竞赛电商(农产品推广)一等奖及“葵乡工匠”称号,她还获得了南方医科大学颁发的“中医养生指导”证书,通过了讲解员中级考核。
然而,这些并不是终点,陈嘉敏对于自己的要求还在加码。面对未来,陈嘉敏表示,将继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紧跟行业发展步伐,不断学习新技术、新方法、新技能。同时,注重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希望借助工会,为企业打造一支高效、创新、富有责任感的团队。她相信,只有不断追求卓越,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育婴员项目一等奖获得者黄妙欣
项目设计融入巧思 在比赛中收获成长
2022年,在广东省第二届南粤家政技能大赛育婴员项目中斩获第二名,荣获“广东省技术能手”称号;在广东省技工院校“匠心逐梦 技能报国”主题演讲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在技能文化艺术节竞赛《育婴员》技能竞赛中荣获一等奖。2024年,在新会区职业技能大赛育婴员项目中荣获一等奖和“葵乡工匠”称号。这是黄妙欣近年来获得的一连串闪光的成绩。
黄妙欣是一位“00后”,毕业于新会技师学院幼儿教育专业。“在0-3岁这个阶段,育婴员的护理工作占比多一点。孩子稍微大一点的话,育婴员就不仅仅是要照顾吃喝拉撒,还要帮助幼儿开发智力,比如引导他们说话,训练他们的语言能力。”黄妙欣说。
对于参加本次大赛的过程,黄妙欣印象深刻。育婴员项目包括生活照料、保健护理与健康管理、教育实施、指导培训等4个模块。对于在比赛中获奖的秘诀,黄妙欣说,就是“设计要跟别人不一样,要有一些小巧思,让别人眼前一亮”。黄妙欣说,自己表现最好的是在第四个模块,主题是“教幼儿叠袜子”。当时,她设计了一个场景:下雨了,晾在外面的一些“袜子姑娘”“袜子先生”正等待孩子们的拯救。袜子收回来之后,她让家长一起参与,教孩子整理袜子。
“育婴员不仅要教小朋友,也要教家长,要教家长怎么教育好孩子。因为家长才是幼儿最亲密的人。”黄妙欣说。
大学时期,黄妙欣用心钻研,经常向老师请教,从而提升自己的能力。在班主任的指导下,她积极参与各类专业比赛,获得参加广东省“南粤家政”技能比赛的资格。“我喜欢参加各种竞赛,也在竞赛中得到了成长。”黄妙欣表示。
除了专业比赛,黄妙欣还积极参加舞蹈大赛、歌咏比赛、主持人比赛、形象大使比赛等,通过各种类型赛事不断提升自己。毕业后,她曾在早教中心工作,也曾担任活动主持人、新媒体主播。
“我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在读书期间,我在学校成立了传统文化协会,积极传播传统文化知识。毕业后,也曾代表江门参加外地的传统文化宣传活动,向更多人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我将带着对生活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向着更精彩的未来前行。”对于未来,黄妙欣充满信心。
工业控制技术项目一等奖获得者李俊杰
打磨细节 追求卓越
“工匠精神体现在对每一个细节的关注和打磨,以及不断追求卓越的态度。这种精神要求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保持高度的专注和耐心,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并将这些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持续改进技术,实现产品的升级。”2024年新会区职业技能大赛工业控制技术项目一等奖获得者李俊杰这样理解工匠精神。
李俊杰1988年出生,现任江门市博涂环保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开发部技术员。该企业是一家致力于表面处理涂装设备研发、制造与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李俊杰负责公司的新产品研发以及智能生产线和喷粉机的电路控制设计工作。刚入职时,为了更快熟悉公司的产品和生产流程,他主动到一线,从设计到采购配件安装、调试,都亲自操作。针对调试中的问题,他积极与现场工作人员沟通,及时调整方案,以减少时间带来的损失。熟悉公司产品后,他在原有产品基础上进行优化创新,针对性研发新的电路控制系统。
“回想研发过程,每次有想法就去尝试实操,但初期调试效果不尽如人意。面对屡战屡败的结果,我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主动请教经验丰富的师傅。”李俊杰回忆道。
2016年5月,江门市博涂环保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意识到传统喷涂生产线的局限性,决定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接到任务后,李俊杰与同事迅速开发出一款结合大数据和MES(制造执行系统)的高效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各种传感器采集喷涂生产线的关键数据,并利用物联网实现数据的高效传输和更新。经过数月的努力,在李俊杰与同事们的努力下,企业实现了对喷涂生产线的实时监控,生产计划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和数据追溯实现全面数字化,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2018年9月,李俊杰与同事对企业粉末喷涂生产线的炉体进行了环保改造。他们将传统的天然气或生物颗粒炉体升级为高效节能的红外线加热炉体。这一改进不仅显著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还大幅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符合国家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不过,改造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李俊杰和同事遇到了不少技术难题:红外线加热炉体的设计和安装比预期复杂,涉及精密的温度控制和均匀的热分布,同时,旧有设备与新系统的兼容性问题也需要解决。针对设计和安装的复杂性,他们邀请外部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并与设备供应商紧密合作,确保所有组件都能精确匹配并高效运行。对于兼容性问题,他们对现有设备进行详细的技术评估,并对接口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和优化。通过坚持不懈的技术攻关,他们克服了困难,成功完成了炉体的环保改造。改造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还巩固了公司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2023年,李俊杰取得电工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同年获得新会区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2024年,获得新会区职业技能大赛工业控制技术项目一等奖,获评“葵乡工匠”。
李俊杰认为,工匠精神与创新紧密相连。优秀的工匠总是勇于挑战,积极探索并应用新技术、新材料,不断提升工艺水平。他们不仅追求技艺的精湛和产品的完美,更注重在传承中不断创新,推动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护项目一等奖获得者欧阳健宏
不断学习应对新挑战
“修车跟医生行医救人有相同之处,都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欧阳健宏这样看待自己的职业。在工作中,他追求卓越,不放过任何可能出现的问题。
欧阳健宏是一名“90后”,毕业于新会技师学院,学习的是现代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他2009年参加工作,目前在江门市正升汽车有限公司从事售后维修工作,曾担任钣金喷漆车间主管、机电维修车间主管,现担任公司技术专家。
“汽车维修工作需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如果失误,可能导致严重安全事故,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去年12月,有一个案例让我印象深刻。当时有一辆教练车无法启动,其他维修人员对车辆进行了初步的检测,发现该车的电路板出现问题。但是,更换电路板后仍然没有解决问题。接手后,我一项一项仔细排查,终于发现有两个电池组发生故障,最终解决了问题。”欧阳健宏说。
“我见证了公司的发展,由原来的综合汽车维修店,发展成为一家汽车品牌经销商4S店。”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扩展,欧阳健宏的工作内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以前维修拿扳手,现在维修要拿平板电脑。近几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猛,许多汽车品牌都推出了新能源产品,包括我们公司代理的一些品牌。这对我们售后维修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欧阳健宏表示,传统燃油车与新能源汽车在维修方面的差异很大。要胜任维护新能源汽车的工作,维修人员需要先取得监管部门颁发的低压电工上岗资格证,还要全面了解新能源汽车的三大系统,即动力系统、电池管理系统、电控系统。
PCAN报文的读取、充电基础设施、车辆热管理系统……欧阳健宏在工作之余,利用休息时间自学新能源汽车相关理论知识,还到专业汽修培训学校进行进一步学习,以应对新的挑战。
功夫不负有心人,欧阳健宏凭借过硬的维修技术,很快脱颖而出,成为公司代理品牌标致、雪铁龙的技术主管。
“把简单的事情重复做,把重复的事情认真做,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要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欧阳健宏分享了他对工匠精神的理解。他表示,将继续发扬工匠精神,不断努力创新,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