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门日报记者 蔡昭璐
通讯员 江仁轩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近年来,江门聚焦高质量发展、制造业当家、“百千万工程”等重点工作,全面加强博士(后)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大湾区人才喂给港和人才储备地。
昨日,记者从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获悉,2024年我市新增就业本科及以上毕业生超2.1万人,新增博硕青年人才1553人,全市博士总量首破1300人;新建博士博士后科研平台14家,产业企业站点超70%,获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或自然科学基金资助35项,创历年最好成绩。
搭好平台,吸引“凤凰”来
鱼无定止,渊深则归;鸟无定栖,林茂则赴。近年来,江门优化博士(后)科研平台建设,开展博士后科研平台量质提升行动,强化建设运行指导和评估,完善考核和监督,建立退出机制。
2024年,我市推动广东南方职业学院、江门中微子实验室、江门双碳实验室、金桥铝业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新建博士(后)科研平台14家,增量全省第5,站点总量达143家。江门博士、博士后科研平台的建设与发展呈现蓬勃态势。
与此同时,江门用好“国字号”全国博士后创新(江门)示范中心,深化与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构建全市“1+7”博士后工作体系,并出台专门性文件,逐步形成具有江门特色的博士(后)管理、工作和服务体系。
此外,我市打造“侨才通”人才服务品牌,为博士等各类人才群体提供政策解读、待遇落实、事项代办和人文关怀等个性化服务,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周伟博士是北京科技大学2024届金属材料专业应届毕业生,通过“十城百校”专场活动与江门结缘,现已全职在广东华鳌合金新材料有限公司开展博士后工作。
当初,他收到3份录用通知书,其中不乏来自知名企业的邀请,最终为何选择江门?周伟博士说:“公司的业务与我的专业高度相关,而且江门具有完善的人才服务体系,以及颇有力度的高层次人才补贴。”
“十城百校”,广发“英雄帖”
针对重点企事业单位人才短缺及“招引难”问题,去年,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联合市人才局创新开展“十城百校”城市引才推介行动,向天下英才发出“英雄帖”,邀请人才来江就业创业。
专项行动启动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与市人才局深入企事业单位走访调研,精准摸排需求,编制出台急需紧缺产业人才目录,确保引进来的人才能满足本地企事业单位的用人需求。
该行动以广州为起点,横跨十座城市,历时6个月,巡回举办城市推介和专项招聘活动,江门招才引智的“朋友圈”不断扩大。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主动对接高校资源,成功与100所高校开展对接合作,聘用56位高校人才大使和校园大使,构建常态化、长效性招才引智体系,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向江门流动。
“江门138家企事业单位参与了本次行动,与来自118所海内外知名院校的3000多名博士等青年人才进行洽谈,推介宣传覆盖超100万人次。”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十城百校”引领带动下,2024年我市新增就业本科及以上毕业生超2.1万人,人才总量实现持续增长,为江门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智力支持。
入职五邑大学的中山大学博士邓皇俊说:“得益于江门对人才的重视,推出了多项人才引进活动,才让我有机会领略江门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