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道干净、墙绘美丽、空气清新……近日,记者走进水口镇后溪村,看到了这里焕然一新的乡村风貌。近年来,后溪村坚持党建引领,积极落实“百千万工程”,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整合村域资源,绘就和美乡村画卷。
江门日报记者 刘嘉猷
开展系列整治工程
提升人居环境水平
临近春节,后溪村委会潮湾村沉浸在一片喜庆祥和的氛围中。“在这儿住了几十年,就属这几年变化最大。”潮湾村民小组组长谈满庆说,“破旧的篮球场翻新了,泥巴路铺上了水泥,废弃的空地上也铺上了青草。春节回乡的亲戚有了休闲的好去处。”
后溪村在水口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投入约1100万元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先后开展新龙村公园和潮湾村公园建设、村道护栏翻新、乡村绿化及治污防涝等一系列工程,提升人居环境水平。
2024年,后溪村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聚焦“三线”乱搭乱接,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巷道、废弃宅基地卫生问题,开展整治行动,聘请专业保洁公司,设立农村保洁员队伍,不断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清、收、运”体系,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全覆盖。
“以往,各村小组之间缺乏协同,只关注自己片区的清洁。现在有了专业保洁公司的统一调度,公共区域的卫生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减轻了各村的清洁负担,同时,也提升了保洁工作的整体管理水平。”后溪村委会干部谭耀辉对此深有感触。
在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的过程中,后溪村充分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引导村民参与。在江门市、开平市、水口镇各级单位党员志愿者的带领下,村民们多次自发组织开展清洁志愿服务行动。
此外,后溪村还积极开展农房风貌提升工程,投资约330万元,对G325国道沿线商铺的外立面进行改造,展现后溪村整洁、现代的新形象。后溪村还以乡村振兴、侨乡文化、红色教育为主题,邀请省级书画家绘制了超150平方米的墙绘,增添美丽乡村新名片。
推进乡村治理
壮大集体经济
近年来,后溪村积极探索“村干部+党员+网格员+志愿者”管理模式,因地制宜设立智慧网格3个,配备专职网格员3名、兼职网格员36名,充分发挥网格员优势,“零距离”服务村民。
“我们村最近水涝严重,能不能改造下水设施?”“最近总有车辆乱停乱放,能不能派人整治一下。”……如今,后溪村村民遇到问题时,都愿意向网格员反馈。
为点燃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后溪村试点推行积分制,设立文明积分超市,给予物质、荣誉“双重”奖励,营造比积分、比文明的良性氛围。
此外,后溪村充分利用党群服务中心、名人故居、农家书屋等阵地,广泛组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1500多户家庭悬挂文明户门牌,让广大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实现“举旗帜、聚民心、除陋习、树新风、塑形象”的效果。
发展村集体方面,2024年,后溪村以物业出租、厂房招商引资为抓手,增加集体资产收益,实现总收入约420万元,同比增长3.01%。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得到增强。
当前,后溪村计划依托地处城乡接合部、路网畅通的优势,谋划推进“工改工”示范项目,进一步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全力打造村级经济发展的“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