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外海街道银泉社区频繁“出圈”,先是党群服务中心大变样,接着是各种党群服务活动应接不暇。
银泉社区居委会委员陈晓钰介绍道,银泉社区有许多年轻人,众多年轻人汇聚在一起,给银泉社区带来了新活力。不仅如此,这也让社区找到了优化服务的新方向,就是为年轻人打造更多平台。近年来,银泉社区以江门市社区服务力提升行动为契机,全力打造“活力银泉,爱‘体’之地”项目。
江门日报记者 何榕 通讯员 宁卓
满足居民个性化需求
做出改变不难,难的是让群众满意。银泉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林荣裕表示:“如果只是为了改变而改变,不去考虑群众需求,即使重新设计100次,银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依然走不进群众的心里。”
为此,银泉社区始终将群众的需求作为改变的第一准则。“可以提供乒乓球活动场所吗”“我喜欢上瑜伽课,但是瑜伽课的费用比较高,社区可以开展这类活动吗”“建议多举办社区活动”……
银泉社区通过“线上征集+线下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收集居民的个性化需求,形成需求清单10余项,并针对需求清单推出改进方案。
“有一次我跟社区工作人员开玩笑说,可不可以将我的画作挂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本来只是随口一说,没想到真的在楼梯处看到了我的画作!”一位经常参加银泉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小朋友激动地说。
服务空间最大化
“现在的银泉社区,真是居民的好去处!”经常在银泉社区打乒乓球的陈大爷赞叹道:“我们再次来到银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感受到了明显的变化。”
银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一楼是社区“银泉家”,这里设有志愿者服务点、爱心驿站、多功能烘焙室以及办事厅等。“银泉家”的设计满足了居民对社区高效办事、休闲娱乐及应急处理的需求。无论是流动党员、新就业群体还是群众,都能在这里找到归属感和创造力。
党群服务中心的二楼则是红色宣传阵地。这里的“五老”工作室是“江海区—外海街道—银泉社区”三级打造的工作室,每月都会举办不同主题的活动。党员活动室有每月学习要点提示、主题党日活动套餐等,让辖区党员有了学习的地方,为党支部开展规范有效的组织生活提供了载体和保障。
党群服务中心的三楼则是面向社区居民打造的“幸福加油站”。小朋友可以在这里学习娱乐;健身达人可以在这里运动健身;求职者可以在这里了解最新的人才政策……
党群服务中心的四楼是露天大平台,也是周边居民重要的社交场所。晚饭后,许多居民在这里聊天话家常。
从党群服务中心的整体布局可以发现,办公区域全部搬至一楼的角落,占建筑总面积的15%,真正做到了办公面积最小化、服务空间最大化。
服务活动持续“上新”
“在此前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喜欢打乒乓球的居民是最多的。于是我们在党群服务中心三楼增加了乒乓球桌,开展乒乓球教学活动,并举办了社区杯乒乓球赛。”陈晓钰说。
多样化的服务、多层次的体验、多元化的功能……银泉社区服务活动持续“上新”。此外,银泉社区还探索“党建+公益+运营”模式,推出青年夜校公益课之瑜伽课堂。一期班便受到了年轻居民的欢迎,报名人数远超预期。
同时,银泉社区计划设立“活力社区管家”,全面统筹活动安排、志愿服务以及应急处理。居民可通过“活力社区管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活力社区管家”还可协调“益”起志愿服务队,开展教学活动。若居民在运动中受伤,“活力社区管家”还能为伤者提供专业的医疗保障。
谈及未来,陈晓钰表示,银泉社区将围绕“活力银泉,爱‘体’之地”项目,链接社会资源,推出“邑young动心”运动体能课、青少年跳绳大赛、社区杯游泳比赛等活动,常态化开展乒乓球、羽毛球、太极拳、瑜伽等公益课程,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加入,让“活力银泉,爱‘体’之地”品牌更加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