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江门市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出炉
强化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
去年“双创园”引进港澳项目22个
以高水平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
提升社区服务力 办好群众大小事
向社会福利机构捐赠物资1808批次
萌娃逛花市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1 月 2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鹤山沙坪街道用好两大机制:
提升社区服务力 办好群众大小事

鹤山市沙坪街道凝聚社区服务力量办好群众的大小事。图为老人们在桂林社区长者食堂就餐。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黎禹君

    通讯员 李建莹 陈艺锋 郝小博

    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活动共联,梳理“大党委”成员单位资源形成“服务类项目清单”,指导党群服务中心因地制宜打造一批接地气、有人气、受欢迎的党群服务项目……

    近年来,鹤山市沙坪街道党工委聚焦“一老一小一新”等重点群体,用好社区“大党委+职能部门”和社区“大党委+服务项目”两大机制,凝聚社区服务力量,优化社区服务供给,打造党群服务品牌,着力解决基层社区缺少优质服务、缺少资源支撑等问题,有效提升社区服务力,真正办好群众的大小事。

    凝聚力量

    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垃圾分类推广、养老托育服务、环境卫生整治……群众的大事小事都在社区。但社区党组织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党组织互不隶属、层级不同,基层党建资源缺乏深度融合,基层治理合力难以盘活。

    如何破题?沙坪街道党工委以党建“穿针引线”,连结80余个机关单位、国有企业、中小学校等领域的党组织成立社区“大党委”,打造155人的专兼职委员队伍,下沉社区参与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实现党建工作“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织密基层治理“一张网”。

    为进一步壮大基层治理力量,沙坪街道党工委积极探索“服务对象”变身“治理力量”的新路径,通过“严选+优育”的方式建强志愿楼长队伍。

    一方面,采取个人自荐、党员推荐、群众举荐的方式,重点在党员、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物业管理人员、热心居民等人员中选优配强1400多名志愿楼长。另一方面,结合信息传达、政策宣传、隐患排查、矛盾调解等工作实际,每年至少开展1场集中性专题培训,切实提升志愿楼长履职能力。

    供需匹配

    服务送到“家门口”

    鹤山市委编办联动志愿楼长,共同修复桂林社区困难家庭的煤气炉;鹤山市人民检察院修剪雁山社区九章公交车站过长树枝;鹤山市水利局平整修复新华社区新湖路破损道路……在社区“大党委”的组织统筹,以及志愿楼长等力量的加持下,越来越多的社区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

    这背后,离不开持续推动社区服务“供需匹配”。

    近年来,沙坪街道党工委依托党建共建联建机制,梳理“大党委”成员单位资源,形成“服务类项目清单”。

    首先,由社区党组织牵头,组织“两委”干部、网格员、志愿楼长等力量重点收集“一老一小一新”三大群体的需求,形成“需求类项目清单”。其后,结合“双报到、双服务”工作机制,以党建联席会议的形式审议匹配“服务”和“需求”两张清单,由各“大党委”成员单位对接项目、认领服务。就这样,构筑起社区服务“点单—派单—接单”的闭环模式。

    如今,沙坪街道13个社区“大党委”已举办联席会议、共建活动800多场,每年领办事项超108项、服务群众超10万人次,让“惠从党来”深入民心。

    因地制宜

    打造党群服务品牌

    中午时分,桂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长者食堂飘来了饭菜的香味。排队取餐的王伯乐呵呵地说:“我天天来!饭菜基本不重样。”

    近年来,沙坪街道党工委以桂林社区为试点,聚焦“一老一小一新”需求,因地制宜打造“鹤伙人”社区嵌入式服务品牌,统筹用好组织、民政、文联等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资源,在党群服务中心建设长者食堂等20多个功能场室,有机嵌入养老托育、社区助餐、家政便民等服务,推动服务范围从单一重复到普惠优质,年服务群众6万多人次。

    在示范引领、典型带动下,沙坪街道党工委立足各社区实际,在党群服务中心有针对性地打造一批接地气、有人气、受欢迎的党群服务项目。

    例如,在南山社区打造党群服务集市,整合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小区党支部、物业服务企业等力量在小区内“摆摊”,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就业指导、健康义诊等优质服务;在雁山社区打造社区家庭教育指导站,通过“检察官+社工”的方式,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