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时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哈尔滨准备好了
将探索创新检务公开方式
2024年全国公安机关打掉网络赌博平台4500余个
我国奶牛平衡选育技术取得重大进展
中国临床科学家获“威廉·费恩贝格卒中卓越贡献奖”
欢迎各国游客感受中国文化魅力
节后综合征不用怕 专家支招来调整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2 月 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外交部:春节票房的火爆反映出中国消费市场的旺盛活力
欢迎各国游客感受中国文化魅力

    新华社北京2月6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6日表示,春节票房的火爆反映出中国消费市场的旺盛活力,也彰显了中国经济强大的内生动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欢迎各国游客亲身走进中国,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当日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今年春节期间中国电影市场非常火爆。我们注意到有外媒评论称,中国春节电影市场的繁荣显示出消费市场回暖,令人鼓舞,同时中国春节档影片在海外热映体现了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发言人有何评论?

    郭嘉昆表示,春节看电影已经成为新年俗。蛇年春节的电影市场更是迎来“开门红”。数据显示,截至2月5日,春节档上映新片总票房突破100亿元人民币,观影人次达到1.87亿,再创历史新高。多部影片在海外同步上映,有的登上当地非英语影片票房榜首。春节票房的火爆反映出中国消费市场的旺盛活力,也彰显了中国经济强大的内生动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一部部走出国门的电影也成为中外交流的新桥梁和世界看中国的新窗口。

    “我们欢迎各国游客用好来华免签和签证便利化政策,亲身走进中国,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他说。

    新闻分析

    登顶我国影史票房榜

    《哪吒之魔童闹海》为何如此火热?

    伴随一代代人成长的神话人物哪吒,点燃了乙巳蛇年新春电影市场。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月6日中午,《哪吒之魔童闹海》总票房超越《长津湖》,登顶我国影史票房榜。

    灯塔专业版数据分析师陈晋介绍,《哪吒之魔童闹海》多人结伴观影比例明显高于档期其他影片,有大量家长带着孩子共同观影。“相关数据显示,这部影片30岁至39岁、中低频观众占比突出。有大量曾经是电影市场主力的观影人群在时隔较长时间后再次回到电影院,这些观众被影片出众的口碑所‘召回’。”

    自1月29日上映以来,仅用不到10天时间就创造我国新的影史票房纪录,《哪吒之魔童闹海》为何如此火热?

    “这部影片之所以能取得超高票房成绩,主要是因为口碑爆棚。不论故事人物、特效场面,还是主题立意和戏剧元素,都达到乃至超过观众预期。”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新媒体委员会秘书长胡建礼说。

    精彩的故事和鲜活的人物,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在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教授范敏看来,《哪吒之魔童闹海》在延续前作“我命由我不由天”内核的同时,又有自我认同、价值实现、亲情友情等多元化的主题表达。“不论是大主题还是小主题的探讨,都紧扣当下社会热点。”

    片中角色塑造同样丰富立体。例如,申公豹因亲人申小豹到访,内心温情的一面被唤醒;误以为龙族屠杀陈塘关的哪吒虽然满腔愤怒,也要先拯救旧友敖丙;各类小妖的形象也都生动鲜活。这使得片中人物故事得以与观众形成情感共振。

    “近年来,有很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IP再创作的动画电影。那些好的改编,在立意表达上一定不能脱离时代、脱离大众、脱离生活。能引起当代人的广泛共鸣,才是好故事。”范敏说。

    精心打磨的视觉特效,则给观众带来震撼的视听体验。

    据悉,《哪吒之魔童闹海》中角色数量是第一部的3倍,且新老角色均进行全面“翻新”:建模更精致,皮肤质感更真实。此外,影片特效镜头近2000个,主创团队达4000余人。片中有一场陈塘关大战的打戏,时长约1分钟,分镜画了半年之久。

    记者了解到,片中场面宏大的“洪流对战”,因制作难度大、工期紧张,制片人曾与导演饺子商量能否把海妖身上的锁链去掉,或者换成若隐若现、时隐时现的方式。导演却坚持,锁链对海妖的束缚与影片主题息息相关,所以不能让步。

    在饺子看来,做观众没看过的、能造成强烈视觉冲击的内容才有价值。“我们一直在寻求突破,所以不给自己留后路,一开始就设定一个‘完不成’‘够不到’的目标,然后拼命去‘跳’、去‘够’、去‘顶’。”

    “我们做动画的心态是宁缺毋滥。”饺子说,“观众给了我们做第二部的机会。随随便便‘端上桌’,不符合我们的追求。我们相信,观众不会拒绝有诚意的作品。”

    新华社北京2月6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