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镇街
上一版3  
“送岗”到乡镇 助企稳复产
家乡人上门送喜报
群众欢聚共庆佳节
把握乡村振兴“关键引擎”
让家乡少儿寒假“趣”升级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2 月 1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白沙镇“引才强镇”
把握乡村振兴“关键引擎”

白沙镇通过建立人才议事制度,助力实现乡村治理新局面。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人才是“关键引擎”,是推动乡村从传统走向现代、从落后迈向繁荣的核心动力。近年来,白沙镇党委精准把握时代脉搏,紧紧围绕“党建带动、人才互动”的工作思路,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积极探索、大胆实践,走出了一条别具一格的发展之路。通过多维度搭建人才共治平台,充分挖掘和利用人才资源,白沙镇为乡村产业发展与乡村治理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李嘉敏

    通讯员 白沙宣

    强化引领

    畅通人才回归通道

    白沙镇深知,人才回归是乡村发展的重要支撑。为此,镇党委深化“网格+”管理机制,该镇工作人员化身“信息收集员”,借助网格力量,全面梳理白沙籍在外优秀人才信息,建立起动态更新的“人才数据库”。目前,已有300余名白沙籍优秀人才被纳入其中,为白沙镇的发展储备了雄厚的人才力量。

    为了让在外人才感受到家乡的关怀,白沙镇建立健全镇领导班子成员、村“两委”干部挂钩联系人才制度。家乡人定期走访慰问,让人才时刻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也让他们感受到家乡的牵挂。同时,白沙镇以党组织阵地为依托,通过定期走访、组建乡友会、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搭建起与人才沟通的桥梁,激发他们参与家乡建设的热情。

    五围村的李柏荘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村党总支书记经常与他沟通镇村发展情况,让他看到了家乡的潜力和发展机遇。怀着对乡村发展的热忱,李柏荘返乡创立老爷车咖啡项目。他巧妙利用闲置小学,引入资金打造“美丽庭院+咖啡厅”。这一创新举措,不仅盘活了闲置资源,还为村民创造了增收渠道,将农家的“方寸之地”变成“增收宝地”。李柏荘的成功,为其他在外人才树立了榜样,吸引更多人关注家乡、投身家乡建设。

    开设讲堂

    引领乡风文明新风尚

    白沙镇党委充分发挥引领作用,汇聚各类贤能人才,鼓励他们为白沙镇的经济发展、项目建设以及乡风文明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方面,精心打造“人才讲堂”。在这里,乡村人才走上讲台,分享他们在乡村振兴、家风家教等方面的经验和见解。从农业技术到文化传承,从家庭教育到乡村治理,丰富多样的讲座内容,为村民打开了一扇扇了解外界、提升自我的窗户。通过这些讲座,浓浓的乡情得以凝聚,大家的心也更加紧密地连在一起。各村(社区)也积极响应,定期组织乡村人才、企业家代表开展村级发展座谈会,大家畅所欲言,为村庄发展出谋划策。

    另一方面,白沙镇充分发挥乡村能人的文化道德教化作用。他们积极参与村容村貌整治、河道养护等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入户宣传、带头示范、邻里监督等方式,弘扬文明新风。在他们的带动下,崇德向善、勤俭节约成为村民的自觉,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群贤议事

    探索人才治理高效路径

    “我们调解的都是邻里间的小事,但这些小事却关系着群众的生活质量和乡村的和谐稳定。能为家乡发展出力,我感到很自豪。”本土人才黄荣赐的话语,道出了众多乡村人才的心声。

    白沙镇坚持“用群众身边信任的人,解群众身边的烦心事”导向,组建了由“村干部+党员+乡村人才”组成的调解员队伍。这些来自不同领域的人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在乡村治理中,他们就像润滑剂,让乡村的运转更加顺畅。

    此外,白沙镇建立人才议事制度,依托镇村两级党群服务中心,定期开展返乡人才议事会。在议事会上,大家共同商讨制定和完善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章程等,为乡村治理提供了制度保障。通过这种方式,乡村人才的智慧得到充分发挥,乡村治理的活力不断增强。

    展望未来,白沙镇正积极谋划,推动各村(社区)建立人才联络站。这一举措将进一步整合人才资源,为人才参与家乡建设提供更加便捷的平台。白沙镇将持续引领各类人才在多领域、全方位参与家乡建设和治理,不断优化基层治理机制,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向着更加美好的明天迈进。在人才的汇聚与努力下,白沙镇必将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