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侨都·求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顺应天时调养身心
提供更高效精准健康服务
拳拳爱心 殷殷热血
此“瘤”非彼“瘤”,却也会致命
解决市民看病难的问题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5 年 2 月 1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雨水时节,祛湿护肝正当时
顺应天时调养身心

雨水时节,按揉或艾灸穴位可以起到祛湿化痰、健脾理气的作用。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意味着降雨开始,以小雨或毛毛细雨为主,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也是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我国古代还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与雨水相关民俗,主要有“补天穿”“拉保保”“撞拜寄”等。

    江门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护师胡瑜介绍,雨水时节,天气变化不定,忽冷忽热,乍暖还寒,祛湿护肝正当时,但切勿因为气温升高就脱下冬装,应该顺应天时调养身心。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梁爽 通讯员 胡银亲

    A

    重视“春捂” 夜卧早起

    雨水时节,虽然天气渐暖,但昼夜温差大,且常伴有倒春寒,此时切忌气温稍稍升高就脱下冬装,应重视“春捂”,重点照顾好“首足”两头。

    “这是由于气温转暖时人体毛孔开始打开,对寒邪的抵抗力偏弱,因此更容易感受风邪而感冒。”胡瑜表示,忽冷忽热也容易导致高血压、肾脏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患者出现病情反复。因此,做到顺应自然规律,适当调整作息,做到夜卧早起,适当户外活动,舒展肢体。着装上要及时加减衣服,遵循“下厚上薄”的原则,防止受凉,增加户外运动,增强免疫力。

    此外,雨水时节肝气旺盛,易克脾土,饮食上要“省酸增甘,以养脾”,可多食用红枣、豆芽、豆苗、芡实、山药、胡萝卜、茼蒿、芹菜、丝瓜、柚子、甘蔗等甘味食物,同时可适当选用一些具有辛香气味的蔬菜、调料一同烹饪。

    胡瑜建议,可以选用药膳来健脾养胃,如银耳粥(银耳、红枣、莲子、枸杞、龙眼肉、粳米或大米、冰糖共同熬煮)等。同时,由于人们容易出现口舌干燥、口腔溃烂等“上火”症状,应注重“清内热”,保持饮食清淡,营养均衡,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促进机体的代谢。

    B

    适当运动 避寒防湿

    “雨水时节适当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减少疾病,但应注意避寒防湿。”胡瑜说,特别是老年人,晨练不宜过早,应该在气温较暖的白天,选择避风、干爽的地方。运动形式最好选用较温和的太极拳、太极剑、八段锦以及动作柔和的健身操,运动量以微出汗为宜,有利于气血从体内向皮肤及四肢运行,顺应春天的生发之气。

    雨水时节,气候逐渐潮湿,按揉或艾灸穴位可以起到祛湿化痰、健脾理气的作用,也能养肝护肝,舒缓压力、调节情绪。

    胡瑜推荐了三种常用的穴位保健方法。一是按揉中脘穴,用食指、中指指腹按揉中脘穴(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4寸)5分钟,以感觉酸胀温热感为宜,力量轻,频率慢。二是按压百会穴,用食指、中指按压百会穴(头顶,两耳尖连线中点处)50次,以感觉酸胀温热感为宜,可促进脑部血液循环。三是掐腰推摩,用双手手掌分别沿着两侧肋骨走行的方向,从侧胸、后背部向前下方推摩,反复推摩5—10分钟,可以有效刺激从这个部位循行经过的肝经、胆经、脾经和带脉等经络,从而起到行气疏肝解郁、健脾开胃渗湿的作用(孕妇禁止掐腰推摩)。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