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横陂镇横东村坚持党建引领,对照“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设标准,以改善人居生活环境、便捷百姓生活为目标,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为乡亲谋福利,为“百千万工程”注入新活力。2024年以来,横东村积极探索以数字乡村建设为乡村治理新路径、新方法,将“数字基因”注入组织建设、乡村建设、便民服务工作中,构建了“组织全覆盖、监管全覆盖、服务全覆盖”的信息化管理新格局,为全面推动“百千万工程”赋能“数字力量”。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吴健争
通讯员/横陂宣
“领头羊”推动特色农村壮大发展
党建引领,夯实乡村战斗堡垒。一是选准“领头羊”。选拔广东省“乡土专家”钟幸存回到家乡担任横东村党总支部书记,充分发挥其“头雁”作用,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配备12名网格员,充分发挥“人熟地熟”优势,配合各社区工作人员开展日常工作。二是发展“青年会”。在横东村党总支部组织下,由年轻党员自发带头组建了横东青年会,目前已发展到4个村小组共270多名年轻人,切实解决村民所需。在“青年会”的带动下,已有近千人投身于基层治理、现代工业、种植业和养殖业等农村各行各业。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一是组建合作社。钟幸存带头发动13位年轻人联手组建良民良田合作社,被评为江门市2022年示范合作社。合作社立足本地,租赁了约26.67公顷(400亩)的撂荒地实行水稻、辣椒、西红柿等农作物轮作,同时还购进农机、建设仓库,帮助农民收购仓储,推销农产品,增加农民收入,引导农民投身乡村振兴。二是加强农技培训。横东村党总支部立足本地农业产业特色,以横东村科普教育基地为试点,结合农民实际需求,邀请农业技术专家开展田间技术指导与服务,“手把手”指导、“一对一”教学,真正实现“教会农民干”。三是畅通销售渠道。横东村党总支部通过与中国邮政、中国电信进行党建结对服务,建立了横东乡村邮站便民惠民服务平台,利用乡村邮站通过线上线下流转,挖掘周边南华锦江红橙、白庙鸡蛋、横东辣椒、横平凉瓜、蓝田青蟹等本地资源,与友邻村达成了“订单+供货+利润分成”合作意向,共同壮大村集体经济。
深入推动数字乡村建设
治理“智慧化”,数字乡村成效尽显。李锋宁作为中国电信公司派驻横东村的第一书记、恩平市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成员,他结合横东村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加强与其选派单位的联系,争取相关资源,政企联动,加快构建统一、融合、开放的数字乡村治理体系,搭建“数字平台”,创新实施“数字+党建”新模式。采用“干部+网络+群众”三元管理模式,达到多维度对乡村进行管理,数字平台“通过群众派单+干部接单”模式。问题解决后进行线上反馈成效,群众可直观了解问题处理进度和效果,并为干部“打分”,实现“精准办事”效果,实现了服务“网上办”“掌上办”“快捷办”,让数据“跑腿”代替群众“跑路”,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加优质的资源和服务。
深挖资源,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横东村始终坚持将村史馆建设工作作为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抓手,打造了独具横陂特色的“党史+村史”横陂镇村史馆。自建馆以来,吸引了数千人次前来参观学习,打造成横陂镇的“网红镇村史馆”。依托本村特有的黄花风林木美景、蔬菜基地、科普教育基地、休闲农场等资源,进一步拓展休闲旅游功能,开展“农业+亲子”旅游、农业大课堂、农业迷你农场等体验活动。目前,已开展多次亲子采摘、亲子体验活动,吸引来大批游客在横东村开展写生、直播等活动。
发动群众,激活乡村建设活力。横东村坚持联合、发动群众参与乡村建设,利用“积分银行”激发村民自我管理乡村意识,群众从“一旁看”转向“一起干”,从“要我整治”变为“我要整治”,激发了村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群众通过“随手拍”“顺手帮”“出手管”等方式将遇到的乡村问题、解决的群众难题等通过拍照及描述上传到对应治理栏目,村干部即可针对问题进行解决并根据积分管理规则给村民积分,积分可在“积分银行”兑换洗发水、沐浴露、大米、油等生活物品。通过干部管理、群众参与、平台保障模式,让村民的获得感和参与乡村建设的热情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