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黎禹君
通讯员 钟美绿
“近38年的海岛教育生涯,虽然艰辛寡淡,但我坚定无悔。”近日,谈及获评2024年“广东好人”的感受,台山市川岛镇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梁伟忠说。
时间回到1987年,19岁的梁伟忠从师范学校毕业,毅然回到家乡上川岛。从那时起,他长期扎根海岛,坚守教育一线,连续担任班主任18年,把青春奉献给交通不便的海岛。
30多年来,梁伟忠以一名基层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为乡村孩子架起走出海岛的“希望之桥”;用执着坚守以及爱心、耐心与真心,赢得海岛学生、家长、教师的尊敬,先后获评“全国模范教师”“广东省乡村优秀教师”等荣誉。
悉心从教 爱生如子
毕业回岛后,梁伟忠长期坚守三尺讲台,连续担任班主任18年,工作勤恳,爱生如子。
“我常利用放学、周末休息时间,进山村、渔村家访,做家长思想工作,劝那些辍学的学生回校。我不能放弃,因为只有教育,才能让孩子们未来有更多可能。”梁伟忠说。
为改变海岛渔民不重视教育的状况,劝辍学学生上学,他走遍海岛每一个山村、渔村;因为家访,不知走了多少山路,磨破了多少双鞋。
许多渔民常年生活在船上,给教师家访增加难度。梁伟忠记不清跑了多少趟,一次找不到就两次,两次找不到就三次,直到找到家长,做通思想工作,让辍学的学生重返校园。
上川岛面积大,有的学生家离学校20多公里,“上学远”成了家长的烦心事,也是梁伟忠的揪心事。这么小的孩子,那么远的路程,还有一段很长的山路,怎么解决?
梁伟忠与学校班子商讨后,争取镇政府支持,让离学校22公里的沙堤渔港孩子在学校住宿,周一早上安排专车接来,周五晚上安排专车送回。2016年起,川岛镇中心小学成为台山市内唯一有小学生在校食宿的农村学校。
为帮助学生适应寄宿生活,增强生活自理能力,梁伟忠把几十名寄宿学生当自己孩子,每天关注他们生活学习情况:发现孩子思想有波动,就找他们谈心;孩子病了,就和生活老师一起送去看医生,让学生感受到家的温暖。
此外,为让岛上孩子有更好的学习环境,梁伟忠与学校行政人员多次拜访旅港乡亲陈泽富先生,发动其捐资650多万元兴建教学楼、食堂、宿舍楼,并铺设混凝土校道,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
几十年来,梁伟忠始终没放下教学工作,没放下自己的学生。即使在同样在海岛做教师的妻子患病住院及休养期间,他也是边照顾妻子,边坚持工作。
信念坚定 示范引领
作为人民教师、基层党员,梁伟忠时刻牢记使命担当,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认真执行上级部门规定。担任学校党支部书记以来,他不断加强师德修养,做到严于律己、廉洁公正、以身作则,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
日常工作中,梁伟忠毫不懈怠,担任校长后,紧迫感和使命感更强,变得更忙碌。他整天以校为家,每天早上7点前第一个到校,晚上11点后最后一个离校。工作日里,他除了吃饭睡觉,基本都在学校。为学校教育教学教研工作,以及加强德育、安全工作,他常加班到深夜。
教学科研方面,梁伟忠深知“打铁还需自身硬”,每学期观摩多节德育优质课,积极参与讲、评课活动。他带头制订、组织并开展“德育专题”系列活动,让学校形成浓厚的教学科研氛围。
生活中,梁伟忠关心爱护教职工,想教职工所想,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深受师生爱戴。他用一言一行凝聚、激励他人,成功担当起学校教育、教学、教研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实践者。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梁伟忠带出一大批乐于奉献、业务能力强的教师。担任校长十几年间,在台山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他带领师生将学校教育教学综合评价从全台山市靠后提升到前列,连续多年教育教学综合评价镇级排名在全台山市前列,凭优异成绩赢得了广大海岛群众的赞誉。
近年来,虽有多次机会到城区学校任职,但梁伟忠改变海岛教育落后面貌的初心从未动摇。“岛上的学生还需要我。”回望30多年从教之路,他坚定地说,“如果从头再来,我还是会走上教书育人的道路。我是海岛教师,守着初心,践行理想,从过去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