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校园
上一版3  4下一版  
老师们如何应对“开学综合征”?
江门各校寒假作业创意十足
展示无人机技术魅力 探索思政教育新途径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甘”之如饴 “蔗”里真甜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2 月 1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蛇”彩纷呈 妙趣横生
江门各校寒假作业创意十足

江海区新民小学学生的寒假作业将“福”字与蛇元素融合起来。
江海区中路小学学生融入蛇元素,制作手工艺品。

    为了让学生们度过一个充实的假期,寒假期间,江门各校结合“双减”背景,探索寒假作业新模式,精心设计了一系列融合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科学、劳动、实践课程等多学科的寒假作业,让学生们在假期中既能提升自我,又能深度体验传统文化与地域特色。

    文/曾婧 图/学校提供

    跨学科 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叶子为什么会变黄,那是因为树叶里有种绿色的小精灵,它叫‘叶绿素’。”不同时期、不同颜色的树叶在江海区景贤小学学生们“脑洞大开”的想象中,变成了一份份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寒假“志趣”作业。学生们在提高观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环保意识。

    蓬江区棠下镇周郡小学五年级的寒假作业则聚焦名著,将语文和美术结合起来。学生们通过制作思维导图,梳理人物关系、故事情节,将语文知识、美术绘画与逻辑思维训练紧密相连,加深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理解。

    “设计与蛇年有关的剪纸;学习一项家务,每天坚持完成;合理安排每日运动时间;邀请家长一起阅读,分享阅读感悟……”这是鹤山市沙坪街道镇南小学寒假红领巾争章实践活动要求。该校将寒假实践活动分为“传承章”“劳动章”“健体章”“小主人章”四大类项目化实践活动,融合语文、体育等学科,为各个年级的学生设置有针对性的寒假作业,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科学热 玩转科技 充实假期

    三罐饮料瓶做“船舱”,一次性筷子黏接成稳定的“船身”和“桅杆”,红包化身“船帆”,风一吹,“小船”便缓缓向前,寓意“一帆风顺”……这是江海区礼乐街道中心小学五(3)班学生区嘉熹在寒假完成的科学素养提升活动作业。“科学+”的寒假作业,加深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增强了科学素养。

    下达指令后,一幅幅充满想象力的AI绘画作品便生成出来。江海区天鹅湾小学围绕“未来校园”的主题,鼓励六年级学生利用AI软件自主创作与主题相关的绘画作品。学生在提交AI作品的同时,还需要提交一份心得,介绍自己使用了哪些提示词来生成图像,并解释使用提示词原因和创作感悟。

    蓬江区丹灶小学则以小学数学“鸡兔同笼”思维为基础,融入Python编程。学生们从给定的中药数据中,运用五六年级的数据分析知识,计算每种药汤的成分比例,再通过编程工具计算分辨其所属的中草药种类。编程工具在生成答案的同时,还会告知使用者该中草药的具体药用功效,有趣又有料。

    有年味 作业清单融入蛇元素

    当寒假遇上申遗成功后的第一个春节,年味自然少不了。因此,江门不少学校的作业清单融入许多生肖蛇元素。

    其中,“DIY”拥有蛇元素的手工作品,成为我市学校寒假实践作业的“热门选项”。江海区实验小学的学生创作出带有民族纹样的蛇年立体粘贴画;蓬江区棠下镇实验中心小学的学生利用卡纸绘制蛇年邮票;江海区新民小学的学生则巧妙地将“福”字与蛇元素融合起来,创作出“灵蛇送福小字典”。

    江海区朗晴小学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蛇为“主角”,以“朗润教育”为核心,引导学生们化身“博学蛇”,在浩瀚书海中领略阅读的乐趣;化身“勤俭蛇”,罗列年货购物清单;化身“创意蛇”,用绘画的方式记录年夜饭的精彩瞬间。

    先用硬纸板卷出圆滚滚的小蛇身体,再用棉球揉搓出蛇的眼睛和尾巴,最后在小蛇身后的卡通纸板上贴上红艳艳的“福”字……寒假期间,江海区中路小学四(4)班学生徐之彤在家里认真完成了实践作业——利用废旧材料,制作一款创意十足的蛇年主题手工艺品,得到了其他学生的点赞。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