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侨都·财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春节后股市热潮涌动
江门首笔“取水贷”成功落地
与智同长 与水同行
“梅花谷”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2025 年 2 月 2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梅花谷”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是岁寒三友之一,自古受到文人的喜爱,有关赞颂梅花的诗篇数不胜数。

    笔者第一次见到梅花,是在恩平的河排林场,第二次见到梅花,则是在开平大沙的榄坑“梅花谷”。榄坑这个地方,笔者多年前去过一次,那时是夏天,枝叶繁茂,不见梅花,但梅树枝干遒劲的线条,配合树底下嶙峋的石头,风景也很美。今年春节前,梅花开放时节,笔者为寻梅专程来到这里,终于见到了千树万树梅花开的盛景。还有意外的收获,那就是见到了榄坑“梅花谷”的主人、开平市大沙镇新星村党支部书记黎松德,了解到他舍弃自身利益,保护自然生态,助力村民创业就业的故事,并为此写下通讯《黎支书“留梅”记——天露山下榄坑梅花谷的故事》(1月17日《江门日报》A07版)。

    报道刊出后,引发较好社会反响,很多网友为黎松德的事迹所感动,纷纷留言称赞他为大山添花香、为家乡留美景、为村民谋利益的行为,“体现了一名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担当与作为”。同时,大家也为“梅花谷”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言献策。

    笔者了解到的情况是,近年来,青梅果收购价格不高,果实收益不大,而游客赏花是免费的。一年下来,梅林收入不足以抵消各项支出,但为了给村里引来客流,黎松德选择了亏本“硬扛”。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那么,“梅花谷”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呢?这就需要社会各界的帮扶,以及市场化的运作,来增加收入。比如,在各类媒体平台,加强对“梅花谷”的宣传推介,纳入当地旅游线路,持续举办“梅花节”;热心单位以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青梅果,或组织亲子摘梅助农活动;赏花时节,象征性收取低价门票,当地有关部门可组织义工在现场维持秩序、打扫卫生,提供基础服务,减少“梅花谷”的人力成本等。此外,因为赏花有季节性,为确保平时的客流量,还可以利用梅花树的苍劲之姿,以及当地的山泉、奇石等吸引摄影爱好者、美术界人士前来摄影、写生,并借助他们的作品进一步扩大“梅花谷”的知名度与影响力,达到引流的作用,形成良性循环。

    江门气候温润,四季都有值得观赏的花草盛开,像“梅花谷”这样的赏花地不在少数。如果一个景点“单打独斗”,未免势单力薄。因此,这些赏花地可以与周边的大景点联合起来,实现“众人拾柴火焰高”。同时,旅游设施要进一步完善,互动性、体验性的项目、活动也要多多推出。“花若盛开,蝴蝶自来”,周边的民宿、餐饮、商店等服务业跟着一起发展起来,也就不在话下了。这对于乡村振兴和推进“百千万工程”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吕胜根)

3上一篇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