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责任重大且充满挑战,面对纪律欠佳的学生,教师不仅要有爱心和耐心,更要有方法。每个教育契机都需牢牢抓住,每个教育细节都不容忽视。正是这些细节与点滴,让班主任工作的苦与乐更值得回味。
新会实验小学 张宇花
深挖根源
古人说“教者父母心”,让每个学生成人、成才是教师的目标。然而,班级里总有几个纪律不好的学生,教育他们,班主任往往要付出更多努力。
笔者当班主任时,就遇到了这样的挑战。班里有四名爱“唱反调”的学生,他们结成联盟,课堂上捣乱、欺负同学、破坏公物,同学们戏称他们为“疯狂破坏联盟”。
要转变这些屡教屡犯的学生,得从根源入手。笔者对这四位学生进行家访后,发现他们家庭的共同点:一是都是独生子女,家人宠爱,从小任性;二是父母工作忙,孩子多由祖辈照顾,难以管教;三是家长管教方法单一,接到投诉就打骂,不注重行为疏导和纠正。
用心引导
了解“疯狂破坏联盟”的成因后,笔者尝试走进孩子们的内心,用爱引导他们进步。
一是真诚沟通,触动心灵。这四名学生长期被家长责骂、老师批评,早已麻木。笔者便巧用方法和他们“交心”,让他们感受到笔者的关心和帮助。
笔者让他们课前课后帮着拿教学用品,借此增加沟通时间。先聊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再谈课堂表现和家庭情况,不经意间引导他们思考避免犯错的方法。比如,教他们在激动想打人时,紧握双手、深呼吸、微笑,像歌唱家那样优雅,以此控制冲动。之后,只要他们快要打架,我们便默契做出这个动作。
二是发挥特长,重塑自信。为帮他们融入班集体,笔者开展“寻找他的闪光点”主题班会,与全班同学找出他们的优点:小凡爱阅读、知识丰富;小王是体育健将,短跑跳远出色;小枫力气大,主动搞清洁;小源不善言辞,但写字漂亮、画画有天赋。
笔者根据他们的特长,给予他们展示的机会:小凡当“好书推荐”小主持;小王任体育委员;小枫做卫生委员;小源负责“口语交际”版头。这让他们体现了自我价值,树立了正面形象,促进了良好人际关系的重建。
三是制定目标,共同进步。笔者提议把“疯狂破坏联盟”变成“疯狂学习联盟”,借助班集体力量,让同学们在纪律和学习上帮助他们。
笔者和他们商量制定措施:引导他们制定学习目标,完成就给予奖励;帮助他们选择学习小伙伴,互相学习请教;设计表格,从上课表现、课后作业、学习成绩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营造你追我赶、共同进步的氛围。
家校共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所以,笔者积极与家长沟通,争取家校合力。
笔者建议家长主动跟孩子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增进亲子感情。孩子有问题时,要冷静分析,采取有效措施。
笔者还利用作业登记本作为家校沟通桥梁。鼓励孩子“一日三省”,记录优缺点,家长能及时了解在校表现,配合教育;家长也能通过登记本反馈孩子在家情况,让教育更有时效性。
笔者理解家长的压力,想让他们看到教育希望。会把孩子的进步写在登记本上,发孩子认真学习或参与活动的照片,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更配合教育工作。
教育是一朵带笑的花。老师把爱化作甘露,滋润孩子心田。多些宽容、关爱、真心和真情,后进生也能转化,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