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刚过,各种招聘会不断。新会区青年人才驿站也“张开怀抱”,等待青年人才的到来。去年,不少青年人才通过新会区青年人才驿站找到了职业发展方向,甚至人生方向。新会的吸引力,也从青年人才驿站传播到了各个角落。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黄胜
一次贴心的服务
温暖了心田
“去年9月,我入职江门双碳实验室,在单位工作人员的介绍下申请入住新会区青年人才驿站。我入住的驿站位置很好,在城市中心,旁边就是步行街,到单位上班、买东西,都很方便。”来自吉林的李思琦表示。
据悉,为切实解决应届大学毕业生、异地求职青年阶段性住房难等操心事、烦心事,新会区于2022年开始建设青年人才驿站。驿站具备免费短期住宿、就业信息传递、城市融入、人才交流等服务功能。
“毕业5年内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含国境外学校)大专以上学历毕业生,在新会区求职期间,可以免费入住青年人才驿站不超过7天。刚入职或刚创业的青年人才在新会区成功就业或自主创业的,可免费入住青年人才驿站不超过1个月。”团新会区委书记魏海帆介绍道。
“我是通过小程序申请入住的,很方便!驿站工作人员很热情,给予了很多帮助,我从申请到入住,只用了3天。可以免费入住人才驿站30天的政策,大大减轻了我的经济负担。希望能进一步增加驿站的数量以及覆盖面,给求职者多一些选择。”来自福建的邱泽栋说。他成功入职维达纸业(中国)有限公司,担任工艺技术员。
目前,新会区有青年人才驿站7个,覆盖中心城区、各大工业园区,2024年总入住562人次,其中,申请“求职免费入住7天”政策297人次,申请“入职或创业免费入住30天”政策85人次,申请“高校团队实践实习免费入住7天”政策180人次。
一段同住的经历
找到共同目标
“暑期到新会开展社会实践时,我入住了青年人才驿站,与来自各地的大学生一起吃住,既学到了东西,又交到了朋友。人才驿站成了青年人才聚集的快乐‘大本营’。”华南农业大学在读大学生马凯盈开心地说。
去年,为深化青年助力“百千万工程”,发挥团员青年生力军作用,团新会区委共结对130支“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围绕新会本土特色产业、文化等主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新会区青年人才驿站接待了来自清华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高校的28个团队,入住青年有299人。
据了解,为进一步助推高质量发展,新会区进一步扩大青年人才驿站服务范围,境内外高校团队到新会调研参观,也可申请入住驿站,进一步推动全球青年人才的交流、协作,增强全球青年对新会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住下,才能发现美。一段同住的经历,让人才们有了共鸣,找到了共同的目的地。目前,新会区青年人才驿站已吸引来自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格拉斯哥大学、澳门大学、香港都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等境内外多所高校的青年入住,累计入住2163天,平均可为每位青年减轻经济负担超1000元,助力新会区引进新材料、信息技术、电子工程等行业急需人才近百人。
“一直以来,新会区高度重视青年人才工作,积极为广大青年人才成长建功、追逐梦想搭建广阔舞台。青年人才驿站作为人才交流服务平台,在深入推进‘人才倍增’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诚挚欢迎广大青年朋友到新会就业创业,我们将全力支持青年人才拼搏奋斗,努力让城市更友好、青年更有为!”新会区人才工作局局长阮耀森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