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 (记者/敖转优) 当人工智能遇上基础教育,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日前,开平市第一中学举办首期“大模型助力教学应用”专题培训,全校教师通过案例实操与理论研讨,探索如何将DeepSeek等AI工具深度融入备课、命题、批改等教学全流程,以技术革新推动教育创新。
培训班上,各科组教师分享了AI工具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应用。英语教研组表示,教师只需将作文原题与手写作业图片上传至“DeepSeek”平台,系统即能依据高考评分标准自动批改,不仅标注语法错误、提炼好词佳句,还可生成润色建议与拓展练习;数学教研组表示,借助“豆包”等工具,输入知识点关键词即可快速生成适配试题,效率较传统方式提升3倍以上;数学教研组还尝试通过AI分析尖子生学习轨迹,制定个性化培优方案。
“过去批改50份高中英语作文需要2小时,现在AI初筛后再进行人工复核,时间节省一半,还能自动生成错题统计表。”英语科组现场演示“DeepSeek”工作流程时介绍,该系统不仅可以对英语应用文写作评分标准批改打分,给出得分、总结好词好句、指出错误并提供润色方案,还会给出扩展练习建议。
“AI不是替代教师,而是帮我们腾出更多精力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该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教师们将利用AI技术进行教学创新,角色也将从传授者转变为学习体验架构师,聚焦人文思辨引导与个性化成长规划,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教育部门相关人士指出,AI技术正在重塑教育形态,教师需掌握“提问题、用数据、作决策”的新能力,而开平一中的探索为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实践样本。随着“AI+教育”深度融合,精准化教学、个性化成长不再是愿景,而是成为师生触手可及的现实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