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全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台山实践新篇章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2025 年 2 月 2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台山实践新篇章
——各镇(街)谈思路、谋发展

    台山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会提出,要锚定目标、坚定信心,团结拼搏、真抓实干,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力再造一个强富绿美新台山。

    如何再造一个强富绿美新台山,镇街是“主战场”。各镇(街)围绕新一年加速推进高质量发展主题,全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台山实践的新篇章。

    都斛镇

    提升产业发展承载力 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

    都斛镇将聚焦主责主业,力求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形成项目滚动发展格局。抢抓机遇,多渠道招商引资,实现量质双突破。深入挖掘工业企业改造升级需求,推进优邦增资扩产项目,支持企业以产能提升拉动工业产值增长,重点推动广南化工、安必盛甘薯等项目提速增效,密切跟进富丽湾旅游二期项目、中天世纪生态农旅示范项目、都斛海鲜城项目等,确保如期建成投产。

    提升产业发展承载力。集中资源推进镇村更新、园区建设,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都斛。补齐工业园区基础设施短板,推进道路维修、污水管网改造等工程。巩固深化省创新型专业镇创建成效,冲刺省典型镇村考核评价。稳步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项目,加力实施“广东第一田”农文旅融合项目,释放台山中国农业公园辐射带动作用。探索闲置宅基地盘活利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海鲜街智慧监管系统。提速台山青蟹育苗孵化基地和示范养殖基地项目建设。

    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以大纲村为标杆,分步有序带动其他村向优向美。抓住黄茅海跨海通道通车契机,推进沿线风貌整治,深化美丽圩镇建设,打造整洁优美城镇形象。谋划沿东滘河建设绿地景观带,丰富城镇景观。在主要交通道路两侧建设生态防护廊道,形成“一心一带四廊”景观系统。完善都斛高速公路出入口至台山中国农业公园道路建设,提升基础设施水平,增设旅游标识,修建旅游厕所。     

    (李嘉敏 都斛宣)

    赤溪镇

    坚持产业强镇 融入大广海湾建设

    赤溪镇将抢抓“大桥经济”机遇,围绕“绿能智造、山海客城”发展定位,推进“百千万工程”,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

    聚焦产业强镇,夯实实体经济根基。融入大广海湾建设,全力服务台山核电二期、香港·江门绿色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加快黄茅海跨海通道周边路网改建,启动月湾发展集聚区建设。在重点项目支撑上,密切跟进蕉湾顶、合峰石业矿项目,争取小马凹矿项目早日出让,并推动三羊福新型建材循环经济示范项目、江门川岛海上风电项目、星崎项目等早日动工,昌盛商业综合体项目尽快投产。深化与国能台山电厂合作,力争引进一批高端制造、绿色能源等优质项目,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文旅示范项目和餐饮一条街。

    聚焦“百千万工程”,深化城乡融合发展。推进美丽圩镇提质升级,增强圩镇核心区域综合服务功能。加强和美乡村建设,注重保护客家乡村特色风貌,打造“光伏+”改造推进风貌提升试点。在绿美生态建设上,加强水体生态保护,持续推进河长制,加快实施水利工程和镇域污水管网建设。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培育壮大护岭村、长安村等强村富民公司,发挥水域滩涂养殖优势,做优做强聚龙渔业等水产养殖品牌。

    聚焦民生改善,促进民生福祉增进。紧盯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全面落实各项兜底帮扶政策,提升全龄服务保障水平。加快完成赤溪中学科技楼和生活楼建设,推动文化、医疗、养老、就业等各项民生服务进一步优化升级。在统筹发展和安全上,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李嘉敏 赤溪宣)

    端芬镇

    打造华侨文化旅游特色名镇

    端芬镇将依托自身独特优势,全面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致力打造华侨文化旅游特色名镇,引领现代化产业新风尚。

    聚焦产业升级,下好项目建设“先手棋”。以商招商,强化产业链条,全力推进中广核风电技改、唐威物业厂房建设等重点项目,确保新台环保、中太环保、鲁冰科技等项目顺利投产。同时,采用创新模式,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推动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

    聚焦文旅创新,打出业态升级“组合牌”。融入区域农文旅融合试点,以梅家大院、海口埠为核心,打造全景式旅游体验。升级梅家大院设施,筹建华侨建筑博物馆,提升海口埠商业氛围。完善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沙滩运动基地、影视文化馆、特色民宿,把江联学校改造为综合文旅项目,深挖文化内涵,丰富旅游体验。积极申报国家幸福河湖项目,美化“一河两岸”,打造汀江圩生态后花园。

    聚焦特色农业,吹响提质增效“冲锋号”。建设香水柠檬产业园,开发深加工产品,构建全产业链模式。拓展“鳗鱼+”产业,打造集生态、景观、智能、文化、科普于一体的鳗鲡生态渔场。发挥江联米业引领作用,拓展电商渠道,提升端芬大米品牌影响力。加强麻黄鸡绿色养殖区建设,智能化升级肉鸽基地,构建现代化养殖与科研体系。

    聚焦“百千万工程”,走好城乡融合“新赛道”。加快美丽圩镇建设,整治国道沿线商铺,培育典型村,严控农房建设,深化环境整治。实施高标准农田改造,清淤河道,改善农业条件。申报水库移民人居环境提升工程,升级“四好农村公路”,加快农村公路改造,提升城乡基础设施水平。     

    (陈素敏 端芬宣)

    广海镇

    加速建设现代化海洋强镇

    广海镇将依托资源禀赋,聚焦产业升级,加速建设现代化海洋强镇。

    紧抓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通车机遇,加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加快渔港升级,在做强一二期工程基础上,攻坚三期工程,新建防波堤,完善设施,提升港口吞吐能力,打造综合性、现代化一流渔港,可停泊800艘以上渔船,持续强化产业支撑。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发展海洋牧场,科学开发海上养殖区;陆侧发展水产品集散交易、精深加工、休闲渔业等,加快海域、陆域、岸线联合开发,推动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广海园区建设,促进餐饮业、酒店业全面发展。高质量招商引资,宣传推介广海优势,发展节能环保、海洋精细化工、海洋装备制造等“高精尖特”产业,激发内生动力,力促项目落地开工。

    对标典型镇培育标准,打造宜居宜业“品质城镇”。攻坚人居环境提升,补足短板,巩固成果,提升圩镇品质,抓好存量空间利用,推进“三旧”改造,盘活闲置资源。深化长效治理机制,落实精细化管理,开展“三项六乱”整治。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借助央企助力、结对帮扶等,汇聚民智,加快打造美丽圩镇广海样板。

    深化“海丝”文化内涵,谱写渔文旅融合乡村振兴新篇章。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抓住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机遇,推进渔文旅资源深度融合,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打造滨海精品旅游环线,构建乡村旅游精品路线。深化电商赋能乡村产业发展,扩大鲲鹏日鲜店影响力,打造多功能集装箱集市,支持农村产业做大做强。  

    (陈素敏 广海宣)

    海宴镇

    依托优势资源 推动产业升级

    海宴镇将以饱满精神、实干作风,抢抓机遇,为再造一个强富绿美新台山贡献力量。

    坚持发展实体经济,依托新能源、海洋牧场等优势资源,积极招引实力企业。加快推进电化储能电站项目及千帆海洋牧场园区建设,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持续优化企业服务,做好捷德纺织研发楼建设及技改项目跟踪,推动宏雅手绘墙纸增资扩产,力促中高端壁纸年产量达10万平方米。利用省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及高新技术企业招牌,鼓励长荣竹艺等企业创新设计、拓宽渠道,提升花卉产品附加值。盘活沙边盐场、成德等地块,依托捷德纺织产业链优势,开展靶向招商,打造华南现代化纺织品生产基地。

    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通过农用地、建设用地整理,为产业项目提供用地保障。优化土地空间布局,推进城乡建设用地整理、耕地集中整治、高品质蔬菜种植园建设等项目。开展养殖尾水治理,推进咸围养殖尾水排放整治和分布式光伏建设,注入绿色发展活力。发挥强村富民公司平台作用,与央企、国企合作,推进乡村运营。擦亮五丰村文旅名片,整合旅游资源、升级服务,打造综合性文旅目的地。

    围绕发展规划,塑造特色乡村风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深化美丽圩镇建设,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子项目。推进农村道路改建,实施乡道修复,保障群众出行。加快推进石美村、联南村水库移民村美丽家园项目建设,优化人居环境。培育永和剑兰花、南丰小番茄、丹堂海产品等特色品牌,扶持村级粮食加工储存、农产品冷库保鲜项目。持续开展典型村培育,聚焦和美乡村建设,提升乡村风貌。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民生实事项目,解决群众问题。加大教育支持力度,完善中小学基础设施建设。拓展群众文化活动阵地,打造海宴品牌文化。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优化基层服务。

    (陈素敏 海宴宣)

    汶村镇

    建设渔港经济区 大力发展现代渔业

    汶村镇将紧抓“大桥经济”机遇,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立足资源,打造新格局。工业方面,依托西南工业园区,完善设施,盘活土地,积极招商,力促大源EVA新材料等项目上规,加快东之龙EVA等在建项目建设,推进屋顶光伏产业发展。农文旅融合方面,推动海上神灶温泉年内开业,加快红树林修复及科普基地建设,打造特色农文旅线路,包括海上温泉、红树林观光等。现代渔业方面,谋划渔港经济区建设,升级横山渔港,引进精深加工项目;抓好水产品养殖与销售,实施养殖尾水处理项目,推动横山生蚝加工基地投产,打造“源头海鲜及生蚝”直播街,推广横山生蚝品牌。

    推进“百千万工程”,营造新环境。深化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完善提升美丽圩镇客厅、示范主街、房屋外立面提升等项目,谋划休闲慢行、停车充电、民宿餐饮、消费娱乐等综合载体配套,提升服务功能。注重农村环境提升,挖掘行政村特色,开展村容整治,打造宜居和美乡村。开展绿化建设,巩固绿美生态建设成果。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教育水平,完善医疗养老服务,丰富文化生活。

    优化营商环境,激发新活力。加强企业服务,常态化走访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加强作风建设,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加强社会综合治理,推进平安法治建设,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李嘉敏 汶村宣)

    深井镇

    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打响“湿地蚝乡”品牌

    深井镇将依托农林渔特色和文旅资源,致力打造红树林生态特色镇。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实体经济为本,做强现代工业、农业和服务业。在工业方面,优化营商环境,盘活那扶工业园地块,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精准招商,推动新项目动工投产,支持企业设备改造和在新三板上市。在特色优势产业上,发挥深井生蚝、大米等原产地优势,加快生蚝加工厂及专卖店建设,发展预制菜、冷链物流等产业,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推进优势产业一体化发展。做强农文旅服务业,落实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要求,加快红树林湿地保护工程建设,打造海滨亲水平台、栈道等,推动红树林与红色文化、美丽乡村等深度融合,策划推出大湾区精品文旅路线,打响“湿地蚝乡、多彩深井”品牌。

    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锚定“三年初见成效”目标,清单化推动各项任务落实。提质升级美丽圩镇建设,对房屋外立面进行升级改造,提升功能品质。统筹落实乡村布局等“三个规划”,深入推进“三大革命”,抓好“三线”整治,开展美丽家园项目建设。集中资源培育典型村,推广“以奖代补”和“积分制”模式,开展“全民清洁日”行动,提升镇容村貌。扶持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鼓励抱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全面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做好民生实事,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推进全民参保,建设幸福院和居家养老服务站。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升级县道及绿化,打造良好路域环境。落实生态建设行动,推进林长制、河湖长制,提升森林资源管理能力,推进乡村绿化工作。深化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行动。          (陈素敏 深井宣)

    北陡镇

    聚焦特色产业 力促乡村振兴

    北陡镇将紧扣高质量发展目标,锚定“一轴三区五特色”思路,突出生态资源优势,统筹推进各项工作,为台山发展贡献力量。

    狠抓项目建设,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目前,那琴半岛酒店二期项目已封顶,北光湾农旅项目已开工,山海澜岸项目正在整改升级,晶科电力新能源项目准备并网发电,风貌长廊和新能源项目已开工。北陡镇为项目提供全方位服务,确保项目早建成、早投产。同时,强化招商引资,积极推进综合滨海文旅项目落地,协调石矿复工复产,打造新经济增长极。

    聚焦特色产业,抢抓机遇推动高质量发展。在特色产业方面,加快资源依法收储,狠抓资源增收。成立农文旅发展公司,加大收储力度,制订发展规划,分步招商选资,2024年已新增收储6项资源,今年力争再增收储8项。推动农业产业现代化,引进鹏祥农业科技公司,盘活近66.67公顷(1000亩)撂荒地或低产田,打造蔬菜瓜果生产基地;继续扶持德天农业公司的“海水稻”品牌,培育特色农业品牌。持续发力文旅融合,完善沙咀避风港农文旅综合体建设,打造三地农土特产品交易中心。举办荔枝节等活动,提升尾角湾影响力。

    加快“百千万工程”实施,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继续深挖资源禀赋,加快项目建设,聚焦特色产业,加快乡村振兴步伐。重点抓好产业发展,围绕矿产开发、滨海旅游、红树林低碳、生蚝深加工、荔枝鸡养殖、荔枝茶品牌打造等,力争实现“一村一品”,推动乡村产业兴旺。建设民生工程,推进美丽海湾污水治理项目,加快旅游大道建设,提升交通服务水平,推进鱼塘养殖尾水处理项目,减少对海洋环境影响,推动人居环境整体提升。

    (李嘉敏 北陡宣)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