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钊
一部优秀的电影,除了精美的画面,更离不开对人性的阐述和情感的召唤。《哪吒之魔童闹海》犹如一幅绚烂多彩的情感画卷,将父母对孩子深沉无私的爱、师徒之间温暖有力的情谊、哪吒和敖丙之间纯真无瑕的友情、哪吒面对偏见时的孤独和勇敢,以及埋藏人性中的正义与邪恶,在欢笑和泪水交织的剧情中,织就一幅充满人性光辉和温暖的生动图景。
情感是电影情节的一座桥梁,可以将电影剧情与观众连接起来,优秀的电影作品往往能通过合理的情感表达使观众产生共情。亲情是生命中最珍贵的情感,既柔软又坚韧。影片中,李靖不再是原著《封神榜》中太过严厉、近于冷漠的父亲,即便知道哪吒是魔丸转世,顽劣好动,闯祸不断,却从未有过丝毫的嫌弃和放弃,在哪吒陷入危险境地时,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换取儿子的平安和幸福,而哪吒母亲那一句“和你度过的每一天,娘都很开心。娘从没在乎过,你是仙是魔。娘只知道,你是娘的儿”,道出的是天下母亲的心声。正是父母的爱和支持,让曾经的叛逆少年哪吒,成长为一个愿意为父母而活、为家庭担当的人。师徒情是一种特殊而深厚的情感关系,蕴含着信任、尊重、传承和共同成长。太乙真人和哪吒的“塑料师徒情”令人忍俊不禁,太乙真人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严师”,却在“高徒”哪吒的成才路上起到关键作用,哪吒肉身被毁时,是他为弟子重塑肉身,而哪吒面对致命危机时,是他挺身而出为哪吒筑起生命防线。哪吒最终领悟到,师父所有的付出皆是为了助他成长,让他有能力面对未来的挑战。友情不仅是相互陪伴和共同经历,更是一种心灵的契合和情感的共鸣。哪吒和敖丙是曾经的对手,却在机缘巧合下绽放出真挚而纯粹的友情之花。敖丙真身被毁,是为了拯救哪吒,而哪吒为了敖丙重塑真身,即便听到陈塘关被东海龙族屠戮殆尽、父母身亡的消息,依然没有背弃友谊,取得玉露琼浆帮敖丙恢复真身。在这场考验中,哪吒学会承担责任,敖丙找到自我认同,两人都完成了自我成长和救赎。
每个人都是在迎接挑战、战胜困难中,逐渐有能力和勇气去面对一切不公平和伤害,成长为独立、坚强和有责任心的人。从“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叛逆不羁,一心想要摆脱“魔丸”标签,到懂得责任和担当,决心为陈塘关的安危而战,“坏小孩”哪吒的成长历程是震撼人心的。他无惧命运的束缚、世俗的偏见,喊出一句“若前方无路,我就踏出一条路”,勇敢闯出属于自己的未来。从申公豹调换灵珠、魔丸那一刻开始,就意味着敖丙将要开始自己的沉重成长之路,他的身上承载着师傅、父亲,乃至整个东海龙族的期望,他生性善良不忍伤害生灵,可海底妖族里弱肉强食的生存环境,却总是让他自己受伤。他深爱父亲、珍惜友谊,可阴谋者制造的惨案,却让他不得不面对亲情和友情的两难之境。在哪吒的影响下,他坚守住善良的本心,选择与好朋友并肩作战,为东海龙族和海底妖族拼出一片未来。
人性是善与恶的双重奏,这种双面性不仅体现在个体身上,也贯穿于整个人类历史和文明之中。作为影片里反派人物的申公豹并非天生恶人,更不是毫无人性。他怀揣着成仙的梦想,背负着全村的希望,拜入仙门刻苦修炼,可因为背负“出身妖族”这桩原罪,无法逾越“人心中的成见”这座大山,最终被阴谋者所利用,堕入邪道。他有“两副面孔”,对待旁人,他一脸冰冷,目光中散出的尽是邪恶的光芒,而见到自己的弟弟,瞬间变脸,眼神里充满着宠溺和温柔。无量仙翁是影片中潜藏很深的反派,他费尽心思让捕妖队所捕的,不一定是祸乱人间的大妖,呆萌的土拨鼠、孤芳自赏的石矶娘娘、慕道求仙的妖族村落,他们并未有恶行,却被抓来炼成丹药,增强阐教的实力。“什么神仙妖魔,不过是禁锢异族命运的枷锁。”海底妖族的处境更是令人唏嘘,他们身处黑暗的海底炼狱,承受着来自天庭的压迫与不公,却从未放弃对自由与尊严的追求。在与强大的无量仙翁的最终对决中,他们没有一人退缩,而是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即便面对失败的局面,也从未放弃心中的希望。
《哪吒之魔童闹海》通过对故事的深度挖掘、复杂人性的展现,让观者在充满真挚情感的故事情节中,找到情感的寄托和心灵的治愈,直面人性的本质,内心没有畏惧和退缩,滋生出“真正的英雄,不是没有软肋,而是敢直面软肋”的向上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