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侨企变更涉案账户为限额冻结,让企业得以正常运作;允许涉企社矫对象请假外出,助力其企业在国际展会上获得了逾300万元的外贸订单;全力排查利用“空壳公司”和“恶意注销”逃避法律责任的相关市场主体,辖区市场营商环境得到净化……
一个个生动案例是蓬江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蓬江区检察院”)去年优化营商环境、促治一片、惠及一方的实践缩影。从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到依法保护企业权益,再到深化行政检察监督协作,蓬江区检察院以实际行动优化检察履职,用好法治“金钥匙”,塑造营商环境“金口碑”,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为蓬江区全力以赴拼经济、促发展贡献检察力量。
文/图 凌雪敏 张怡兰
亮出打击违法犯罪“金盾牌”
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前提保障。蓬江区检察院亮出打击破坏市场秩序犯罪的“金盾牌”,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过去一年,蓬江区检察院共批准逮捕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案27人,提起公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案32人;批准逮捕侵犯企业权益犯罪9人,提起公诉侵犯企业权益犯罪10人。
面对数字经济背景下的新型盗窃犯罪,蓬江区检察院保持“零容忍”态势。在跨境重大网络盗窃案中,被告人利用AI换脸技术窃取被害公司价值逾3000万元的虚拟货币,办案团队对部分被告人提起公诉,并协同公安机关开展境外追赃追逃工作,目前挽回损失逾2000万元。
对于损害企业合法利益的行为,蓬江区检察院深挖到底。其中,起诉的一起企业高管职务侵占案以“发散式”思维深度挖掘犯罪事实,审查起诉环节将原认定的职务侵占数额从40万元深挖到逾220万元,获法院判决支持,有力维护被害企业的合法权益。
“乘着‘百千万工程’东风,一批企业来荷塘镇考察投资,看到山清水秀的环境,增强了投资信心。”蓬江区检察院联合市检察院办理了荷塘镇的一起黑臭水体污染案后,曾经的“黑水沟”变成清澈的河流,荷塘镇唐溪村党支部书记胡惠颜有感而发,表示沿岸企业在此投资生产更加安心、放心。
在推动“百千万工程”的过程中,蓬江区检察院在生态环境资源保护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起诉破坏生态环境资源犯罪5人,办理该领域公益诉讼案件17件。运用无人机航拍、卫星影像对比、水污染检测等技术手段,对全区169.33公顷高标准农田及3个森林公园进行巡查,督促修复农田水利设施3处,督促行政机关修复林地,以实际行动守护绿水青山。
创新暖企助企“金点子”
“感谢你们的帮助,家人的账户解除了冻结,我的订单能如期交付了。”辖区某侨企法定代表人陈先生得知燃眉之急被解决后,给检察官打电话,连声感激。
江门是中国著名侨乡,大批侨资企业在此投资兴业、扎根发展。近年来,蓬江区检察院不断优化“检侨联络站”“涉侨检察服务中心”两大平台,畅通涉侨检察“绿色通道”;依法保护侨商侨企权益,联合市侨联、江门侨青会、蓬江区公安局、蓬江区侨联举办“侨见电诈套路 共建平安侨都”侨企侨商反诈宣讲活动。
依托机制平台,当了解到一家涉案侨企法定代表人的妻儿银行卡账户被冻结,影响其公司运作和日常生活后,蓬江区检察院综合考虑实际案情以及企业的运作需求,决定帮助该侨企对涉案账户从全额冻结变更为限额冻结,使该企业得以正常运作。
广大企业的不懈努力与贡献,让地区经济得到蓬勃发展。正是意识到这一点,面对企业的多样化需求和复杂情况,蓬江区检察院以开放创新的法治精神,探索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司法路径,创新暖企助企“金点子”,向企业传递法治的温情与关怀。
去年5月,蓬江区检察院与蓬江区司法局联合出台全市首个涉民营企业社区矫正对象请假外出管理办法,目前已保障131名涉企社矫对象正常外出经商权益。其中,首位适用的社矫对象外出参加国际展会获得100多张外贸订单,创造了逾300万元的经济收益。
此外,蓬江区检察院还继续擦亮“检银企”服务品牌,建成“检银共建宣教中心”,上门问需送法入企,结合办案开展“法治进金融机构宣讲活动”,助力营造清廉金融环境;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江门监管分局及各大银行深入走访,召开座谈会,主动问需,深入了解银行金融机构的司法需求;充分发挥“四大检察”职能作用,加强与金融监管部门的协调配合,通过检察办案、法律监督、普法宣传、综合治理等工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和金融支持。
助力打造法治政府“金招牌”
去年8月,蓬江区检察院运用大数据模型精准筛查,发现了一家连续两年未报送企业年度报表且未申报税收的异常企业,疑似为空壳公司。检察办案团队迅速行动,深入企业现场展开调查。结果发现,该处厂房的实际经营主体已在多年前发生变更。针对这一情况,蓬江区检察院立即向有关职能部门提出检察建议,建议其及时对这类无实际经营业务的企业进行动态清理。
营商环境只有持续优化,才能迈向更好。为营造规范有序、稳定公平的营商环境,仅仅停留在就案办案层面远远不够。过去一年,蓬江区检察院积极将综合治理作为“枫桥经验”的有效延伸,通过个案推动类案治理,使一类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特别是针对“空壳公司治理”和“市场主体恶意注销”问题,蓬江区检察院开展了专项工作,深入排查利用“空壳公司”和“恶意注销”手段逃避法律责任的市场主体,推动相关部门依法履职清理,从源头上净化市场环境,为市场主体提供了更加稳定、公平、有序的发展土壤。
营商环境涵盖市场环境、政务服务、监管执法、法治保障等多个方面,其中作为企业的坚强后盾,政府的法治化建设至关重要。蓬江区检察院充分发挥行政检察在促进司法公正和法治政府建设中的双重作用,助力打造法治政府“金招牌”。一年来,共办理行政检察案件120件,向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18件,有力督促了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同时,蓬江区检察院还落实了“行政检察+镇街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协作机制的常态化运行,审查镇(街)执法案件61件。
此外,蓬江区检察院还持续深化行政争议的实质性化解工作,与江海区法院共同建立了全市首个跨区域争议化解机制,通过检司联动、公开听证等多种方式,有效化解了5起矛盾纠纷。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行政执法的公信力,也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