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爱武·兴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推动校园国防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侨乡有志青年接受祖国挑选
人民子弟兵无偿献血为生命“加油”
让“戎装”少年热血蜕变
江门市全民国防教育主题公园“上新”
江门多地为立功受奖
军人家属送喜报
军民同心共绘“百千万工程”新篇章
为红色革命老区增添新绿
“兵教师”走上三尺讲台为祖国育新苗
帮助病重退役老兵渡过难关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3 月 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门军分区结对帮扶鹤山市桃源镇甘棠村
军民同心共绘“百千万工程”新篇章

村委会利用小公园定期举办惠民活动。
改造前
改造后 下湴坑桥改造前后对比。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凌雪敏 郑发

    鹤山市桃源镇有一处金峡水库,青山如黛、碧水如画,甘棠村便坐落在这片好风光里,与水库沿边相连,山塘湖泊延绵十里,自然资源禀赋优异。自2021年起,江门军分区与甘棠村结对帮扶,全心全力帮助村集体解决村民所想、所盼、所困之事。在军分区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村里建起了新公园,村委会开展红色教育、文明实践建设有了新阵地;曾经村民进出村主通道的危桥变成宽敞平坦的混凝土桥;村集体在建的厂房如今正热火朝天地赶工,为村集体收入找到了新的增长点。

    在甘棠村,军地携手推动“百千万工程”的崭新篇章正徐徐铺展。

    人居整治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来到甘棠村村口,路面宽阔平坦,棠山桥下碧水清波荡漾,能清晰看到小鱼在河中自在畅游;走进村里,村委会门口有一个精致小巧的公园,村民们在此歇脚聊天,怡然自得。

    “现在的甘棠村与三年前相比,村容村貌有了质的飞跃。”甘棠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倩仪介绍,甘棠村与江门军分区结对后,军分区定期组织帮扶小组来到村里深入考察,大家集思广益,一心帮助群众走上致富路。

    “现在国家鼓励发展农文旅产业,甘棠村自然资源丰富,还是花木专业村,有基础也有经验。”江门军分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甘棠村既然要走农文旅发展路线,首先就得整治人居环境。

    近年来,江门军分区先后投入资金20万元,将村委会前的空地改造成初心广场,还建设了休闲桌椅、升旗杆、宣传栏等设施。2023年5月,江门军分区参与投入资金建设的下湴坑桥也建成通车。该桥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梁板底部钢筋已锈蚀严重,墩台表层浆体开裂,存在诸多安全隐患。重建后的下湴坑桥为简支梁结构,桥面实施了硬底化,宽度从之前不足6米拓宽到7.5米,还增设了护栏、标志线等。曾经年久失修的桥,改建后已成为当地村民心中的民心桥、幸福桥。

    “百千万工程”重点项目如火如荼推进

    “这个厂房建好后你们有什么规划?能为村里带来多少效益?”江门军分区对甘棠村的帮扶从未停歇。近日,军分区帮扶小组再次来到甘棠村,看到甘棠村焕然一新的面貌,心中满是欣慰,同时也在思索村里下一步的发展方向,琢磨着如何帮助村集体增收。

    村集体钢结构厂房项目经过赶工,目前已经建成并对外招租。这是甘棠村推进“百千万工程”的重点项目。在厂房筹建时,镇政府为甘棠村解决了用地问题,还投入了专项资金。在此基础上,江门军分区也对项目给予了资金支持,军地协同合作,大大加快了甘棠村的发展步伐。

    李倩仪介绍,近年来,甘棠村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吸引了蚂蟥养殖基地落户,投资额约100万元,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同时,甘棠村整合了村内资源,引导闲置花木场及时转型。比如,目前村里进驻了3个营地项目,将村里传统的花木产业延伸至农文旅领域,实现了村集体收益和经营户收益共同提升的双赢局面。目前甘棠村村集体收入不足20万元,一系列举措实施后,预计每年可增收20万元,总体收入可实现翻倍。

    甘棠村的未来发展充满希望。李倩仪说:“接下来,我们计划利用周边花木场环山路众多的优势,以甘棠党群服务中心为重点,发展步行径、骑行线路,通过打造具有甘棠特色的品牌名片,并引进专业研学机构到我村发展自然教育项目。”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