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盛开春意浓,美丽乡村引客来。春意渐浓,江门各地繁花似锦,赏花经济持续升温,成为乡村旅游的新亮点。江门以花为媒,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还有效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购物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百千万工程”注入了新活力。
文/江门日报记者 李银换 图/李银换 林哲
打好“生态牌” 以花海引人海
“位于广东江门的紫花风铃木秘境,漫山遍野的花花好壮观”“我宣布,这是广东最美的粉色花海”……
今年1月至2月上旬,位于新会区大泽镇莲塘村的绿美生态园内40多公顷紫花风铃木花团锦簇,漫山遍野、姹紫嫣红,吸引了全省乃至全国的游客过来赏花。
紫花风铃木又名紫绣球,绿美生态园引进该品种后,对树种进行改良、嫁接,不断优化品种后进行规模种植。“园内约种植6000棵,每年12月底或1月开花,花期持续30天左右。”大泽镇绿美生态园负责人李先生介绍道。今年绿美生态园还特别升级了多个打卡点,增设了“鸟语花香”“天空之镜”打卡点,以及6个“鸟巢观花”观景平台,让摄影爱好者和各地游客可以尽情拍照。
李先生是新会人,原本从事绿化种植工作。2020年,他拿下了大泽镇莲塘村这片林场。“20多年前,我就留意到紫花风铃木这个品种,觉得这种花很漂亮。”李先生表示,连油菜花都那么多人喜欢看,那么紫花风铃木可能会更受欢迎。于是他便开始打造绿美生态园,并于2021年正式对外开放,门票48元/人,儿童30元/人。
据悉,绿美生态园所在的新会区大泽镇莲塘村是广东省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利用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优良的自然生态,引种的紫花风铃木每年吸引超20万人次前往打卡观赏。
近段时间,江海都市农业生态园同样游人如织。自2月以来,江海都市农业生态园的油菜花和格桑花绚丽盛放,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前往游玩。
江海都市农业生态园相关负责人李宇春介绍,结合园区荷花等种植经验,优化花主题品种种植。荷香园现阶段约20公顷的荷花正在生长,沿路簕杜鹃开得热烈。同时,园区按季度轮作种植油菜花、格桑花、菊花、向日葵等网红花种,实现四季花海场景,各花品种竞相绽放,吸引江门以及周边市民游客前来观光打卡。特别是深中通道和黄茅海跨海通道开通后,越来越多的深港游客前来游览。据统计,2024年园区接待游客超12万人次,创造门票收入约50万元。2025年,江海区都市农业生态有限公司把握时机,进一步加强园区的花卉种植、游客接待能力,吸引更多周边城市市民前来游玩。据统计,今年截至目前,已接待游客约6万人次,其中单日接待游客最多接近1万人次。
花海经济赋能“百千万工程”
纵观全国,赏花游不仅为城市增添色彩,更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推手。
福建漳平永福镇的10万株樱花吸引大量游客,带动近万农户增收。广西河池向阳镇的万亩李花与云南保山、甘肃陇南的油菜花海,通过农旅融合模式,激活乡村旅游,促进村民就业。云南澄江的油菜花田与福建宁化的乐野小镇,将田园观光与研学、休闲结合,探索生态与经济的双赢路径。
“那时这里一片荒芜,杂草丛生,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李先生告诉记者,他们在附近修了路,装了路灯,建了停车场,不断完善周边配套设施,现在绿美生态园有500个停车位。
不仅改善了周边环境,绿美生态园吸引众多游客的同时,还促进了周边民宿、餐饮等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这种农文旅融合的发展模式,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还为“百千万工程”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李先生表示,在园区门口周边村民可免费摆摊售卖特色农产品,既为游客提供购物选择,也可以让村民增加收入。绿美生态园还为周边村民提供了数十个就业岗位。
开平市大沙镇大塘面村这个曾经一穷二白的小村庄,如今摇身一变成为当地有名的“网红村”。连片油菜花绚丽绽放,众多游客纷至沓来,很多村民支起了小摊,售卖水和土特产、小饰品等商品,村里还有几户人家开起了私房菜。因为村庄建设和发展,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花海经济赋能“百千万工程”,不仅让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也为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开辟了新路径,实现了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和谐统一。
从“赏花”到“赏花+”的多元延伸
如今的赏花游已超越单一观景功能,发展为融合文化、消费、体验的综合业态。
例如,福州闽侯荆溪镇的古梅园通过嫁接技术培育稀有品种,成为福建省最大的古梅基地;绍兴春兰大集展出1600盆兰花,推动产业与文化的双向互动。各地还通过文创产品、主题民宿、摄影大赛等形式延伸产业链,提升“花样经济”附加值。
从“赏花”到“赏花+”的多元延伸,江门的赏花景区正通过不断创新和融合,丰富游客体验,拓展产业链条。
在台山瑷露德玛芦荟庄园,游客不仅可以穿梭于金黄色的芦荟花海,欣赏芦荟的千姿百态,还可以DIY制作芦荟糖水、芦荟手膜,探访芦荟加工厂,感受有机原生态之美。
台山瑷露德玛芦荟庄园相关负责人伍艳雯表示,近年来,庄园依托完善的芦荟生态链和产业链,把科技、种植、旅游观光结合起来,通过科普、研学、观光旅游、采摘体验等发展模式,让群众更直观地了解芦荟品类及其价值。为进一步推动文旅与科普深度融合,庄园还推出了多条研学游精品路线,包括庄园一日游、庄园和工厂一日游、庄园和李凌故居一日游等。这些线路不仅提升了庄园的知名度,还带动了周边红色景点的人气,助力当地文旅产业发展。自2018年台山瑷露德玛芦荟庄园发展生态科普旅游项目以来,游客参观人数已从每年8万人次左右,上升到每年15万人次左右。
绿美生态园则在园区内设置了许多打卡装置,让游客“出片”。还为游客提供围炉煮茶、咖啡、小吃等餐饮产品,丰富游客体验。
李宇春介绍,未来,江海区都市农业生态有限公司将进一步优化发展模式,清晰规划定位,打造更适合园区的发展新模式,一是加强引入新品种花卉种植,打造更受市民游客喜欢的花海场景;二是加强与江门各学校的互动,运用农业田间优势,拓展农业研学新模式;三是进一步完善园区配套,提升游客接待能力,打造更完善的农业主题公园综合体。
春日繁花不仅美化了自然景致,更催生了文旅产业的新活力。在江门市旅游行业协会副会长、秘书长陈文飞看来,想让“赏花经济”长久,必须跳出“赏花经济”季节性的制约。为避免“赏花经济”昙花一现,需要深挖赏花文化和衍生类产品,也可以在赏花景区附近做差异化的产品和业态,对季节性进行互补,还可以利用“赏花经济”作为催化剂,带动其余季节的消费,达到延长其影响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