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 近段时间,以“悟空”“哪吒”为代表的中华文化IP持续“出圈”,引起不少参加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的关注。在前期调研基础上,他们带着发展文艺事业、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发展文化新业态等意见建议上会。
带着基层一线的声音,代表委员提出,要大力书写文化产业的创新实践新故事,让越来越多的文化IP,激发文化消费新业态。发展文化新业态,背后有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是新质生产力赋能文化产业的生动实践。山西大同市委书记张强代表说,《黑神话:悟空》的成功,是“数字+文旅”融合发展的创新突破,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双向奔赴。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皇甫宜川委员说:“以《哪吒2》为代表的电影,有技术实力,又有贴合受众的叙事表达,展现出中国文化市场的潜力和魅力。”
不少代表委员在思考:如何进一步推进文化创新,创造出更多精品?
“越是精品越要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需要反复淬炼,厚积薄发。”带着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参会,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副院长苗洁委员说,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精神标识,好作品将源源不断。皇甫宜川委员认为:“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就能讲好中国故事。”
一些代表委员建议,提供更丰富更优秀的文化产品,建设富有凝聚力的精神家园,要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让创作者有机会、有时间、有底气精益求精。
对于文艺创作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作家冉冉说,要让技术为思想服务,提升文化产品的亲和力、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