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聚焦2025江海两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江海,能行!
江海区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闭幕
江海区2025年十件民生实事新鲜出炉
江海区政协五届五次会议闭幕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5 年 3 月 6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海,能行!

    □江门日报记者 胡晴晴

    “别人行的,江海也要行;别人不行的,要想想办法,能不能行?”

    1年前,江海区发出的“创业之声”,在今年江海两会现场引起了“回忆杀”。

    2024年是江海建区30周年。三十载筚路蓝缕,三十载春华秋实,一代代江海人接续奋斗、挥洒汗水,让江海实现了从阡陌农田到国家级高新区的时代跨越,从城郊之地发展成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创新、宜业宜居的现代化新城。

    代表委员们行至江海,时间或长或短,但都在传递同一个声音:江海,能行!

    (一)江海行

    短短3天,不少委员代表纷纷以亲身经历,分享自己看见的江海。

    “没想到才1年,这么多高楼大厦就建起来了。”区人大代表、江门市路思拓电机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石秋说起去年12月考察江门市安全应急产业园时看到的新面貌,直言:既惊喜又满足,有这样的大手笔,江海的发展和腾飞指日可待!

    “主动服务,上门服务!江海区近两年对企业的服务,我觉得不亚于深圳。”区政协委员、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江门基地负责人王忠波说。

    “从色彩设计到品牌IP,从‘江海汇’到城市展厅,江海的文化底蕴呈现出来了。”作为一名在江门工作多年的中山人,区人大代表、粤湾云谷智慧产业园总经理区倩婷感慨道:“看到这么好的城市画面,我感受到江海对青年群体的尊重。”

    企业家们的热情扑面而来。

    感情上“行”,江海实力到底行不行?

    (二)晒晒“硬实力”

    翻开政府工作报告,仔细分析以下3组数据:

    第一组:全区GDP同比增长3.4%、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优化为2.4:59.2:38.4。

    这意味着,去年GDP增量近六成来自工业,江海区连续多年坚持“制造业当家”发展路线不动摇,工业发展的迅猛后劲正在体现。

    第二组:智能家电、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产值分别同比增长17.4%、15.5%;安全应急、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产值分别同比增长11.7%、21%,均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

    这意味着,传统优势产业正焕发新活力,新兴产业也在加快聚集,江海区近几年新增入驻、新投产的企业支撑作用明显。

    第三组: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0.7%;工业投资在连续三年两位数增长的基础上,比去年增长2.4%;高新港货物吞吐量同比增长12.6%,金融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2%。

    上述先行性指标均排名全市前列。这意味着,企业在用真金白银投资江海、看好江海。

    数据背后,折射出江海区作为国家高新区,保持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密码”——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提升产业体系整体效能,走出了一条创新驱动、协同融合、集群集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三)势在必行

    今天的江海,发展根基愈发坚实,增长动能更加强劲,崛起之势不可阻挡。站在江海“新三十年再出发”的起跑线上,朝着“奋力打造珠江西岸现代产业枢纽”的目标,江海势在必行。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GDP增长5.5%的目标,并指出今年国家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湾区建设和“大桥经济”孕育重大历史机遇,江海经济基础稳、结构优、活力足、潜力大,完全有信心、有条件、有底气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新的一年,在全省吹响高质量发展的动员号角下,江海区拿出“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精神,实体经济不断向“新”聚能、向“质”跃升,闯新路、争上游的奋进姿态更加昂扬。

    3月5日,时值惊蛰。一个欣欣向荣的新江海正拉开帷幕。

    2025年,江海,势在必行!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