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书香文化村被评为全国丙级民宿,古井恒益、广盈陈皮入选第一批“广东老字号”,霞路村、慈溪村入选江门“岭南古韵 非遗美食之旅”线路……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自然禀赋,去年,新会区古井镇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全域振兴,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2024年,古井镇各项经济指标位居全区前列,全年经济总量超87亿元,增长8.8%,连续三年增速全区第一、经济总量排名全区第二。
2025年新会区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全面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2025年,古井镇将结合“百千万工程”,加大文旅项目的开发招商引资力度,推进现有景区(点)、乡村旅游点等扩容提质,因地制宜打造乡村旅居产品,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让流量变“留量”。
文/图 冯瑶君 古井宣
A
围绕烧鹅IP
推动文旅设施升级
作为“全国百佳旅游目的地”,古井镇的一砖一瓦、一景一物都镌刻着岁月的痕迹。行走其间,一条条历史悠久的老街、一个个韵味悠长的景点,正成为古井镇新地标和消费集聚区,焕发新的光彩。
霞路村百年历史的烧鹅街是江门市“网红打卡地”,沿着烧鹅街,可见临街大大小小的烧鹅饭店,两边街道的墙面上,以“烧鹅文化”“皇族文化”为主题的墙绘、装饰等,描绘了烧鹅街过往的盛况。
知名商家、人气街区、文旅热点,处处彰显古井镇的活力。2024年,古井烧鹅街一年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古井烧鹅产业从养殖到餐饮、零售,年产值超2亿元。
烧鹅是古井镇当之无愧的特色文旅“IP”。近年来,围绕文旅IP,古井镇将地方民俗、美食与文化相融合,不断发掘和弘扬地方人文精神和特色民俗,持续推动文旅设施升级。
2019年以来,古井镇共投入超过4800万元开展烧鹅街升级改造工程,打造“唐人街”风格,建设充满侨味特色的历史文化美食街区,突出“烧鹅美食”和“皇族文化”,通过灯光勾勒古建筑的轮廓,在不同的点位打造不同的“打卡点”。
晚上,漫步在古井烧鹅“网红一条街”,不仅能欣赏到美丽的夜景,还可以看到富有历史韵味的壁画和雕塑,感受浓厚的文化氛围。
为加快推动商业业态升级,让古井镇特色历史街区特色更鲜明、韵味更浓厚,古井镇不断提升城镇环境品质,逐步完善基础设施配套。
近年来,古井镇累计投入1000多万元,加强镇内基础设施建设,在霞路村、洲朗村、古井社区分别建成旅游厕所,开展11.05公里路灯建设工程,升级改造圩镇1.27公里路面,增加路边停车位1000多个,升级改造霞路村、洲朗村、奇乐村、古井社区的47个垃圾收集点,进一步优化完善旅游配套设施。
今年,古井镇将继续深化霞路村文化旅游区建设,不断丰富烧鹅街业态,继续盘活烧鹅街闲置商铺,整合霞路村周边祠堂、农村集市等资源,建设文旅商融合发展的“天成圩”。同时,将霞路村烧鹅美食街、文楼村历史名人馆、慈溪百年书香文化村和宋元崖门海战文化旅游区等串联成线,打造特色乡村旅游线路,整体推动全镇旅游经济发展及文化提升。
B
以“食”为媒
加速文旅深度融合
地方特色美食是区域地理环境、自然风貌、人文风情的味觉呈现。越来越多的游客为了品尝特色美食奔赴一座城,通过美食感受当地独特的人间烟火味。
古井镇是“中国特色美食小镇”,其中,古井烧鹅皮脆汁美、肉香甘甜,古井烧鹅制作技艺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一特色美食名片以其独特的体验和吸引力,丰富了古井旅游的文化内涵。
去年,古井镇积极探索“美食+文旅”的融合创新表达方式,以“食”为媒,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烧鹅街上,各式烧鹅酒楼琳琅满目,其中“恒益烧鹅”“平香烧鹅”最为出名。入选第一批“广东老字号”的“恒益烧腊”1913年创立,目前,恒益已发展为拥有多家连锁经营酒楼的现代化企业,形成三大产业(第一产业烧鹅和腊味、第二产业餐饮、第三产业电子商务)并存的业务布局。
古井云吞皮薄如蝉翼、馅料鲜美可口,古井云吞制作技艺去年9月入选新会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后,同年11月,古井镇政府第一时间抢“鲜”布局,由古井镇强村公司联合古井企业投资成立的“古井优品”专卖店在古井镇霞路村烧鹅街、会城街道碧桂园商业街先后开业,古井两项非遗——古井烧鹅、古井云吞“组团出道”,推出“烧鹅云吞”等古井美食,通过“爆改”传统产业,受到市场关注,食客络绎不绝。
其中,古井云吞的食材来自古井镇岭北村古井云吞生产基地。“古井优品”专卖店通过整合企业力量、盘活产业资源,推动古井强村富民驶入“快车道”。如今,古井云吞的产量从过去的每天15-20公斤增加到每天200公斤。
“餐饮不仅是文旅的重要内容,更是一扇窗口。”古井镇党委副书记袁社灿介绍,今年,“古井优品”还将继续物色新店选址,进一步拓宽古井烧鹅、云吞产业发展路径,通过美食窗口,让更多的人了解古井、认识古井。
C
聚焦市场
讲好古井文化故事
当前,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已开通,深江高铁正在全力推进,古井镇也随之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如何为古井文旅带来“流量”,并转化为“留量”?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在古井镇,一个个深挖古井文化资源的文旅项目落地生根,聚焦市场需求,讲好古井文化故事,让游客感受别样的文化体验。
2025年古井镇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盘活本土特色文旅资源。加快开发总投资3500万元的官冲村生态休闲农场合作项目,引入社会资本建设奇乐村花涧露营地,探索农文旅多业态新场景。加大文旅项目的开发招商引资力度,推进现有景区(点)、乡村旅游点等扩容提质,举办古井镇乡村旅游非遗好物品鉴推广等具有本地特色的文旅活动,深挖全镇宋元文化故事,打造特色乡村游品牌,不断提升和丰富乡村游品质。
霞路村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新会著名的皇族村,现存有宋宗室亲臣赵公祠(耿光堂)等20多间祠堂,还有五福里华侨村、“百岁流芳”石牌坊、霞路村北闸旧牌楼、田寮村东闸旧牌楼、五福里北闸旧牌楼等古迹。
连续数年累计投入500万元,位于古井霞路村的和气农场由古井籍澳门乡亲赵永雄投资建设,是涵盖田园风光、果蔬采摘、动物喂养、儿童休闲游乐设施以及美食餐饮等多元素的田园综合体,农场里种有奶油草莓、圣女果、荔枝、西瓜、香瓜等,一年四季不断挂果。有别于其他农场,和气农场的地面铺上了灰色的塑料膜布,游客不用担心采摘、游玩时双脚沾泥。
“我是霞路村人,一直以来,我很看好家乡的资源,现在交通十分便利,我觉得这是一片投资文旅产业的热土。”赵永雄表示。
2024年,和气农场吸引了20-30万人次的流量,现在,每周都有旅游团过来游玩。“我们这里毗邻烧鹅街,农场内有恒益烧鹅饭店。吃喝玩乐非常方便,特别是周末和节假日,吃饭经常要排队。”赵永雄表示,深中通道通车后,烧鹅街来自深圳、东莞、广州的车牌占一半,“今年,我们的重点是和珠江东岸旅行社合作,开发更多客源,同时,和古井其他景点、民宿串联起来,一起发展做大乡村游。”
离古井圩镇不到1公里的慈溪村先后被评为中国传统名村和中国古村落,古井百年书香文化村坐落在古井慈溪村内,前身是1922年创办的百年侨校——本厚学校。慈溪村旅居海外的华侨成立本厚学校筹款委员会,发动海内外乡亲捐资办学,1922年,本厚学校正式开学,凡属慈溪村本族的七岁至十八岁子弟,无论贫富都可以入学。
近年来,古井镇玉洲村的乡亲吴剑辉投入逾1000万元,对古井百年书香文化村进行升级改造与维护。荷溪星舍和鹅镇乐园民宿就是由本厚学校的校舍改造而成,最多可同时接待80人入住,客房舒适,设施齐全。本厚学校内还设有多个打卡点,如百年侨校展览馆、大礼堂、十个勤天主题店、怀旧课堂、百年书屋、时光书店等。荷溪星舍2024年入选全国丙级旅游民宿,是江门市首家。
百年乡校式民宿吸引了众多旅行社前来考察,澳门易达假期旅行社首席运营官吴广军认为,古井百年书香文化村爱国爱乡的文化内涵打动人心,“这两年,很多澳门青年纷纷组团到内地观光,百年校式民宿凝聚了侨胞对家乡的情感,是非常生动的爱国乡土教材,很有吸引力”。
“我们是百年乡校式民宿,一砖一瓦,一物一件,都承载着古井海外华侨和乡亲的殷殷赤子心,我对这个项目很有信心。”吴剑辉说,这两年来,他积极到国内各大城市与当地旅行社开展合作,全力推广侨都旅游。今年,已和来自北京、四川,山西、云南以及浙江等地的旅行社落实合作,“目前,三、四月的房间已基本订满了。”
“品美食,住乡村,听故事,看乡愁,是当前旅游市场的重要体验。”古井镇副镇长梁颖瑜表示,古井镇将继续丰富乡村旅游市场的产品供给,讲好古井故事,树好古井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