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时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推动城市建设和发展
2025种子大会聚焦智慧育种
中国与新西兰完成普伊斯哥海沟载人深潜联合科考
“港产”大熊猫龙凤胎首度与妈妈同见公众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3 月 2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与新西兰完成普伊斯哥海沟载人深潜联合科考

    新华社惠灵顿3月22日电 在中国科学院“全球深渊深潜探索计划”支持下,中国与新西兰联合科考队21日正式完成普伊斯哥海沟载人深潜联合科考,首次实现人类下潜至普伊斯哥海沟最深处。

    2025年1月1日至3月21日,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深海科学与智能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新西兰国家水资源和大气研究所,共同组织实施了中国—新西兰普伊斯哥海沟载人深潜联合科考航次。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航次首席科学家杜梦然21日在惠灵顿举行的联合科考发布会上说,本航次首次实现人类下潜至普伊斯哥海沟最深处,通过载人深潜观察到大量新奇的生命现象;采集了一批宝贵的生物样品,大部分为疑似新物种;同时采集了一批不同岩性的岩石样品,为揭示俯冲过程(岩石圈板块相对于另一个岩石圈板块下降潜伏的过程)和机制研究提供了重要样本。

    本航次是国际首次对普伊斯哥海沟开展载人深潜科学考察,也是中国与新西兰第二次实施载人深潜联合科考航次。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刘卫东说,这种合作精神体现了科学探索的本质,即超越国界、为人类探索未知世界。

    “这是国际首次在处于魔鬼西风带的普伊斯哥海沟开展载人深潜科考航次,在极恶劣海况下完成32个潜次任务,创造了75小时5潜次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杜梦然说。

    据悉,本航次是中国与新西兰科学家共同设计、来自8个国家68名科考队员共同实施的深渊载人科考航次,9个潜次任务由外籍科学家完成;航次采集样品和数据由参航科学家共享,依托国际上唯一的强作业能力万米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以及“探索”系列科考船作为全球深渊科考平台。

    新西兰国家水资源和大气研究所副首席执行官罗布·默多克说,这项合作为新西兰科学家提供了难得的开展深渊研究的机会,使他们能够获得新西兰周围深海的样本和数据。收集的无脊椎动物和鱼类新物种,进一步丰富了科学家对新西兰独特的海洋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他期待在未来几年里继续合作,共同处理样本、分析数据并公布最终结果。

    “深渊”特指水深超过6000米的深海区域,具有超高静水压力、黑暗、低温、构造活跃等特点,是地球最极端的海洋环境,其复杂的板块构造活动孕育了独特的化能生态系统与未知的生命形式,是地球科学与生命科学领域产生重大发现和理论突破的最前沿领域。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