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天下/人物
上一版3  
创造历史 直面挑战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2025 年 3 月 2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考文垂成为国际奥委会首位女性主席
创造历史 直面挑战

考文垂的当选创造了历史。
“水立方”曾是考文垂的福地。
3月20日,在国际奥委会第144次全会中,巴赫(右)和考文垂握手。

    仅用5分钟,一轮出结果!3月20日,在希腊西南部纳瓦里诺海岸度假村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44次全会上,年仅41岁的津巴布韦奥运冠军柯丝蒂·考文垂以绝对优势当选国际奥委会第十任主席,将于6月24日正式上任。

    在国际奥委会近131年的历史上,此前9位主席有8人来自欧洲,1人来自美国。如今,考文垂的当选创造了两项历史——首位女性主席以及首位来自欧美之外地区的主席。

    在体育受政治、科技和社会变化影响日益加剧的大背景下,未来在坚守奥林匹克理想同与时俱进之间如何把握平衡,使奥林匹克运动继续成为不同文化、不同社会制度之间沟通的桥梁,以及建设一个和平、更美好世界的重要力量,考验着这位年轻的新主席的勇气、智慧与担当。

    职业生涯

    奥运冠军华丽转身

    考文垂1983年出生于津巴布韦,是非洲最成功的奥运选手之一。她参加了5届奥运会,共获得7枚奥运奖牌(2金4银1铜)。2004年雅典奥运会,21岁的她初露锋芒,摘得女子200米仰泳金牌。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她运动生涯的高光时刻,她在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进行的游泳比赛中收获1金3银。

    那些年,她留给人们的印象,不仅是矫健的身姿,更是面对逆境时的坚韧。

    津巴布韦的游泳训练条件极其简陋,甚至没有标准泳道,她曾在采访中表示,“每天凌晨四点就会跳进露天泳池”。正是这份坚持,让她在非洲这片体育资源匮乏的土地上,闯出了一条通向世界之巅的路。

    退役后,考文垂致力于推动全球体育发展。她在2013年成为国际奥委会委员,之后曾担任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主席,成为全球运动员权益的代表。在她的推动下,国际奥委会加强了运动员的决策权,提升了赛后职业发展和心理健康支持等措施。此外,她还担任2026年达喀尔青奥会和2032年布里斯班奥运会协调委员会主席,深度参与赛事相关筹备工作。

    除了国际奥委会事务,考文垂还投身于本国体育管理。2018年,她被任命为津巴布韦体育部长。她致力于推进青少年体育、性别平等和基层体育设施建设,并希望通过体育赋能年轻一代。

    从运动员到津巴布韦体育部长,再到国际奥委会的决策层,考文垂的每一步都踩在“打破传统桎梏”的节点上。

    竞选纲领

    围绕“三大核心”

    此次主席选举有7位候选人,创下历届之最。考文垂是本次参选的唯一女性,此外,还包括国际奥委会副主席小萨马兰奇,世界田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国际自行车联盟主席大卫·拉帕尔蒂安,国际雪联主席约翰·埃利亚施,国际奥委会执委费萨尔·侯赛因和国际体操联合会主席渡边守成。

    此前外界分析认为,结果可能要通过两轮甚至更多轮投票才能产生。然而,考文垂在首轮投票即获得49票的多数票胜出(共97人参与投票,无人弃权),遥遥领先于第二名小萨马兰奇的28票。其他五名候选人得票数均为个位数。

    自1894年顾拜旦创立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以来,历任主席均来自欧美国家或地区,而考文垂的多元文化背景,无疑为这一百年机构注入了新鲜血液。她在竞选宣言中反复强调:“我不希望人们因为我的性别或国籍而选择我,而是因为我的能力和愿景。”

    考文垂的竞选纲领主要围绕“三大核心”:运动员权益、体育组织合作与可持续发展。

    在运动员权益方面,她承诺让运动员更直接地从奥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TOP)计划、媒体版权、奥林匹克团结基金中受益,并进一步推动运动员职业发展项目,确保运动员的经济利益和未来发展得到更好保障。此外,她主张帮助那些默默无闻的普通运动员解决训练和生计问题。

    “奥运金牌选手只是‘金字塔尖’的少数,我们要让更多的普通运动员感受到体育的温暖。”她此前接受采访时的这番话,被称为“具有人情味的政策蓝图”。

    在加强与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的合作方面,她提出,让各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在奥运会、奥运资格赛、电竞奥运会等赛事中发挥更大作用,以提升赛事影响力,也确保各联合会在奥林匹克体系内的经济稳定。

    在奥林匹克运动可持续发展方面,考文垂认为,媒体格局正在迅速演变,奥运会需要加强与数字媒体、流媒体平台的合作,以吸引更广泛和更多样化的观众。“技术进步之快令人惊叹,我们必须拥抱变革。传播方式需更年轻、更具吸引力。”她说,“我坚信年轻人渴望与奥林匹克互动,但我们必须用他们的语言沟通,契合他们的连接方式。”

    考文垂在得知当选结果后动情地说:“这是一个非凡的时刻。当我9岁的时候,我从未想过有一天能站在这里,回馈我们了不起的奥林匹克运动。这不仅是一份巨大的荣誉,更是我对你们每一个人承诺的体现。我定会让你们所有人都感到无比骄傲,也衷心希望你们对今天的决定充满信心。”

    国际奥委会主席通过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第一任期为8年,结束后可竞选连任,任期4年。第九任主席、德国人巴赫从2013年9月开始任职,他的任期至今年6月23日奥林匹克日结束。

    获胜关键

    巴赫青睐的接班人选

    国际奥委会一直致力于推动性别平等,巴黎奥运会首次实现男女参赛运动员人数相等便是一大标志性成就。如今产生首位女性主席,也顺应了这一潮流。相比之下,考文垂的竞争对手均存在明显“短板”,或年纪偏大,或国际奥委会委员任职偏晚、经验不足。

    但考文垂胜出最为关键的原因在于,她是巴赫青睐的接班人选。这在国际奥委会内部早就不是秘密。早些时候就有外媒报道称,巴赫甚至亲自出马为考文垂私下游说其他委员。国际奥委会现有109名委员,三分之二以上是在巴赫任期内才进入国际奥委会的。在主席选举这件关乎奥林匹克运动未来的重大抉择上,这些资历尚浅的委员们,大多会听从巴赫的个人意愿。考虑到这一点,考文垂顺利当选不足为奇。

    “当看到首轮胜负已见分晓时,我就知道获胜者不是我。”小萨马兰奇在选举结束后说,其竞选策略原本是等投票进入第二轮后,通过分流前面被淘汰者的票源来增加自己的支持票,但未能阻止考文垂首轮获胜,最终落选。

    对于奥林匹克运动长期存在的“欧洲中心主义”,国际上一直有批评的声音,近年来让欧洲以外的人选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的呼声渐高。如今,考文垂成为首位来自非欧美地区的主席,改变了奥林匹克运动“欧洲中心主义”的格局。

    中国情缘

    “水立方是我运动生涯的圣殿”

    考文垂的体育生涯也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

    “每当提起北京奥运会,我总会笑得很灿烂”“水立方是我运动生涯的圣殿”……她曾对媒体回忆,正是在北京奥运会上的成功,激励她继续参加了2012年伦敦奥运会,并在不久后加入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迈向体育管理领域。“那里的掌声让我明白,体育不仅能改变个人命运,更能凝聚一个国家、一个大陆的希望。”

    近年来,考文垂曾多次以不同身份重返中国,她高度认可中国在推广奥林匹克运动方面的贡献。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水立方”变为“冰立方”,令现场观赛的她印象深刻;今年2月举行的哈尔滨亚冬会上,考文垂感叹于“北京冬奥会的非凡遗产”,见证了冬季运动在中国的蓬勃发展。

    从选举中胜出后,考文垂表示,国际奥委会与中国的关系一直非常紧密,并且将继续保持这种关系。

    在考文垂当选国际奥委会主席后,中国奥委会第一时间向其发去贺信。贺信表示,柯丝蒂·考文垂的当选充分体现了奥林匹克大家庭的信任支持。相信并期待在柯丝蒂·考文垂的领导下,奥林匹克运动将迎来新的更大发展。中国奥委会愿进一步巩固深化与国际奥委会的战略伙伴关系,为推动奥林匹克运动改革发展作出中国贡献。

    新闻分析

    前路挑战重重

    作为奥林匹克“巨轮”的新舵手,考文垂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她的使命,不只在于延续五环旗帜的荣光,更在于要让未来致敬国际奥委会今日之抉择。

    奥林匹克运动100多年的发展历程,总是伴随着种种矛盾和冲突,当今时代最突出的就是政治的介入和影响。巴赫曾说,由于奥运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新的世界秩序中的每一方都试图把奥林匹克运动拉到自己一边。“想要保持政治中立,不选边站队,并不容易,但(我们)必须顶住压力。”

    在下届夏季奥运会将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背景下,考文垂上任后需要妥善处理何时恢复俄罗斯全面重返奥运舞台等敏感问题,确保奥运会不被任何国家或政治利益所操控,继续成为象征全人类团结、相互尊重的一面旗帜。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人工智能正以不可阻挡之势重塑世界,体育领域也不例外。国际奥委会去年推出《奥林匹克AI议程》,详细阐述了如何利用AI技术来推动体育的发展,然而AI应用带来伦理、道德上的挑战不容小觑,如监管体系不健全可能影响竞赛的公正性、过度依赖人工智能会损害运动员的主体地位等。此外,近年来电子竞技等新兴运动快速发展,对传统体育生态形成冲击。如何在不背离奥林匹克传统的同时,善用科技赋能,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也是考文垂需要解答的一道难题。

    据国际奥委会方面透露,《奥林匹克议程》改革为其奠定了坚实的财务基础,自2012年以来商业收入增长了60%。在下一奥运周期(2025—2028),国际奥委会已实现了至少74亿美元的确定收入,2029—2032年和2033—2036年奥运会也分别锁定了69亿美元和40亿美元收入。

    虽然巴赫声称国际奥委会目前的财务状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健康”,但在全球经济动荡、国际奥委会自身规模膨胀的压力下,对包括全球合作伙伴计划(TOP)在内的奥运商业开发体系进行革新,同样势在必行。

    考文垂的挑战还来自国际奥委会内部。国际奥委会109名委员中超过40%来自欧洲,在这个全球最大体育组织中掌握最多话语权的仍然是欧洲人。作为历史上首位非欧美地区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考文垂能否团结好委员同事们以及各大洲奥委会、各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至关重要。

    考文垂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当选后她强调,接下来要做的一件事就是与其他几位竞选人坐下来谈谈。“我想要专注的是将所有候选人团结在一起,过去六个月里大家涌现了许多优秀的想法并深入交流。我们需要审视国际奥委会以及我们的奥林匹克大家庭,明确未来前进的方向。”

    相关新闻

    津巴布韦体育部副部长杰萨亚:

    考文垂激励着所有津巴布韦女性

    津巴布韦体育部副部长埃米莉·杰萨亚3月20日表示,考文垂当选国际奥委会主席令津巴布韦感到振奋,她的成功激励着所有津巴布韦女性。

    “今天对于津巴布韦而言是个重要日子,考文垂部长的当选令我们感到振奋,她的成功激励着所有津巴布韦女性。”杰萨亚说。

    杰萨亚表示,考文垂的当选提升了津巴布韦在全球体育界的地位。“对于津巴布韦来说,我们非常高兴,这意味着我们的体育事业也得到了提升。津巴布韦人将全力支持她,感谢国际奥委会委员们对她的信任。”

    杰萨亚认为,考文垂将在这一新角色中展现出非凡的领导力。“我们感到兴奋,并祝愿她在新岗位上一切顺利。”

    国际奥委会授予巴赫终身名誉主席称号

    将要离任的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3月19日被授予终身名誉主席称号,这位71岁的德国老人眼含热泪,向全体委员和他所挚爱的奥林匹克运动深情告白。

    巴赫表示:“正如我曾反复强调的,今日之成就绝非一人之功,而是我们所有人的共同奋斗。在座每一位都以独特方式为这份成功贡献力量,每一位都促成了我们最终实现的团结——若没有这种团结,我们寸步难行。若非我们团结坚守奥林匹克价值观,天知道今日局面会如何。因此,你们对我的赞誉,我愿全部回赠予你们。”

    “我感激在运动员生涯结束后,仍能延续对体育的热忱。”这位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击剑冠军声音微颤,他轻拭眼角继续说,“我感激你们允许我将从奥林匹克运动中获得的一切回馈给体育。我的奥运金牌改变了人生,而作为国际奥委会主席,我有幸帮助他人改变命运。”

    今年6月23日奥林匹克日,巴赫将结束其12年的国际奥委会主席任期。回顾掌舵奥林匹克运动的这12年,巴赫表示:“我可以坦然地说,我已为奥林匹克运动倾尽所能。现在,是时候迎来新的领导力量了。诸位即将选举的新领袖,将引领奥林匹克运动迈向比今日更璀璨的未来——毕竟我们身处体育世界,昨日成就只是明日成功的基石。”

    以“改变或被改变”为座右铭,巴赫领导下的国际奥委会先后于2014年、2021年和2024年颁布了《奥林匹克2020议程》《奥林匹克2020+5议程》《奥林匹克AI议程》三份纲领性文件,这也是国际奥委会、奥运会及奥林匹克运动的改革路线图。在当天的全会上,全体委员一同回顾了奥林匹克议程所带来的改变与成就。

    文/新华社、人民网、中新网 图/新华社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