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寓教于乐解锁“心”密码
在孩子们心中埋下自信热爱的种子
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班级管理的“导演艺术”:
一位班主任的育人智慧
坚持18年剪纸特色教育
木棉树下绘“英雄花”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5 年 3 月 2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联和小学“花式”探索心理课
寓教于乐解锁“心”密码

心理课上,邬绪晴在给学生讲解呼啦圈游戏,让学生领会团结协作精神。
王巧通过多米诺骨牌游戏,和孩子们对话情绪,鼓励孩子表达。

    跳操、绘画、玩游戏……在新会区三江镇联和小学校园里,心理健康教育课解锁了很多新“玩法”,让师生直呼过瘾。

    联和小学位于圩镇中心,设主校区和分校区,共1200多名学生,来自三江镇11个村(居、场),其中有40%至50%的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弟。联和小学副校长李炳宏告诉记者,学校现有2位专职心理教师和9位兼职心理教师。为打破学生对心理健康课的刻板印象,学校创新设计多元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走心”的教育真正走进学生心里。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冯瑶君

    通讯员 赵瑞瑜

    “花式”上课让健康教育效果翻倍

    上午,在欢快的音乐声中,一年级(2)班的同学们站在课桌前,跟着节拍一边唱歌一边做摇头、甩手、扭腰等动作。1分钟的情绪操结束后,专职心理老师邬绪晴在智慧黑板屏幕上播放《情绪小怪兽》绘本,给同学们讲述情绪管理的故事。随后,同学们用不同颜色的画笔在《情绪瓶子》涂色画纸上表达自己的心情。新奇有趣的体验让孩子们全身心投入课堂。

    下午,三年级(1)班教室里欢呼声此起彼伏。邬绪晴将同学们分成7人一组,每组发放一张报纸。各组将报纸铺在地上,全组同学需站在报纸上保持5秒,脚不能触及报纸以外的地面,否则淘汰。这一环节游戏结束后,小组同学手拉手围成一圈,通过手臂力量,让呼啦圈穿过所有人的身体,回到原位。两个不同类型的游戏,考验的是同学们的团结协作能力。

    邬绪晴负责低年级和中年级共16个班级的心理课。根据不同年级,设计不同的心理课程,是邬绪晴本学期的重点工作。

    “低年级学生刚脱离幼儿园进入小学阶段,情绪波动大且不擅表达。”邬绪晴说,这个阶段,学会表达情绪显得尤其重要,“中年级学生处于情感转折期,情绪控制能力有限。”

    为了培养学生低年级和中年级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自信心,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沟通能力,这个学期的心理课程,邬绪晴围绕“自我认知”“人际交往”“环境适应”和“情绪管理”等方面进行设计。

    邬绪晴告诉记者,通过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互动性和趣味性,让健康教育效果翻倍,“通过情绪游戏和绘画表达,让学生们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探索和表达自己的情绪;通过情境模拟和角色扮演,学生们可以在实践中学习人际交往技巧和情绪管理策略”。

    打造老师和学生都喜爱的心理课堂

    专职心理老师王巧负责五年级和六年级共6个班的心理课,谈到小学高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王巧认为,高年级的学生独立能力增强和竞争意识开始增强,随着开始进入青春期,自主意识也逐渐强烈。

    “小学中高年级阶段,学生遇到的人际交往问题增多,情绪容易出现波动。”王巧说。为了让孩子管理好情绪,她侧重和同学在心理课的互动中了解“情绪没有对错”“情绪需要好好表达”“但是表达情绪的方法是有对错的”等等。

    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需要,王巧和同学们约定本学期的目标是“一起修炼强大的内核”。通过系列课程设计和实施,帮助同学们一起循序渐进地认识自我,包括认识自己的情绪、性格、兴趣爱好等,帮助孩子们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不一样,接纳自己的优缺点,树立自信心。

    “有一次,我上心理课的时候,在与同学的互动中,我随机点几位同学的学号分享感受。突然,有女同学激动地拍桌子,原来,我正好点到她的学号。我意识到学生的情绪比较激动,我并没有着急让她回答,而是轻轻拍拍她,然后从她身边走过,快速地把班上其他同学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继续上课。”王巧说,“课后,我找这位女同学了解情况,原来,她当时是在祈祷不要被老师点到,结果还真轮到她,她以为老师会批评她。”

    经过沟通,女同学记住了一些让自己冷静的方法。后来的心理课,她都很认真听讲,还会主动举手分享自己的想法,课后也常常与王巧很自然地表达自己,过于激动的情况越来越少。从中,王巧感觉到,心理辅导不一定在心理辅导室,更好的辅导或许在课堂上,在课堂外。

    针对孩子的不同年龄特点,王巧喜欢尝试画画、多米诺骨牌、图卡、沙盘、游戏互动等方式方法,激发兴趣,增强课堂效果。

    王巧告诉记者,课堂上,总有认真的孩子,睁着明净的或迷糊的眼睛看着你,让你有信心有动力专注课堂。但也有调皮爱打岔的孩子,总是一边关注老师,一边又控制不住自己做各种的小动作和“小碎嘴”,让人无奈又好笑。找到孩子们的可爱之处,会让老师更容易享受课堂。

    王巧认为,在成长过程中,情绪就像一条悠长的河流。创设自然而真实的课堂,和孩子们对话情绪,鼓励表达,接纳不同,这就是老师和学生都喜爱的课堂。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