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仰光3月29日电 缅甸28日发生7.9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29日晚发布消息说,截至目前,全国受灾地区的死亡人数为1644人、受伤3408人、失踪139人。
缅甸领导人敏昂莱一行当天视察曼德勒省受灾地区,并前往当地医院探望灾民。敏昂莱敦促相关部门尽快开展工作。
灾情发生后,中国等周边国家以及马来西亚、柬埔寨等东盟成员国高度关注地震灾情,迅速响应伸出援手,紧急协调救灾援助。
应缅甸政府请求,中国政府决定向缅甸提供1亿元人民币紧急人道主义地震救灾援助,派出救援队,提供帐篷、毛毯、急救包、食品、饮用水等灾区急需物资。首批援助物资计划于31日启运。中方还将视缅方需要继续提供援助。
中国救援队一行82人乘坐国航包机从北京飞行3600多公里,于缅甸当地时间3月29日下午4时30分抵达缅甸仰光国际机场,计划乘车赶赴受灾严重的曼德勒省。
据中国救援队队长赵明介绍,中国救援队将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立即开展卸货转运工作,已与我驻缅甸使领馆联系,正在与当地政府有关机构对接。抵达灾区后,接领具体搜救任务,派出救援小队对执行任务场地进行实地勘查,同时选择安全合适的位置搭建营地。
中国救援队是通过联合国认证的国际重型搜救队伍,人员和资源配备精良,有多次在海外成功执行搜救任务的经验,可在两个不同的工作场地同时开展行动。
当地时间29日上午7时许,中国云南救援医疗队一行37人携带全功能生命探测仪、地震预警系统、便携式卫星、无人机等应急救援物资,抵达仰光国际机场。
记者29日从昆明海关获悉,3月28日缅甸中部地震后,截至29日16时,中缅边境各口岸通关正常。目前海关已启动震后应急通关协调机制,现场安排关员24小时值班,及时开通“绿色通道”,确保救援物资、救援人员、入境就医人员第一时间快速验放通关。
东盟成员国外长28日发表联合声明说,地震造成缅甸和泰国重大人员伤亡,基础设施大面积损毁。成员国特此向两国人民致以最深切同情和慰问。东盟将根据两国优先事项,部署东盟紧急响应和评估小组,启用东盟灾害紧急物流系统,调动城市搜救力量,在东盟人道主义救援协调中心协助下协调人道主义援助,支持救灾和重建工作,确保响应及时有效。
马来西亚外交部29日发表声明说,作为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将与各成员国团结一致,为整个东盟的人道主义救济和灾害管理工作继续作出贡献。马来西亚国家灾害管理局已向缅甸派出一支由50人组成的人道主义救援队伍。
柬埔寨首相洪玛奈29日在社交媒体发文说,地震发生后,柬埔寨外交部和劳工部通过柬埔寨驻泰国大使馆展开合作,工作人员直接抵达现场收集相关信息和情况,并与在曼谷工作的柬籍劳工沟通交流,持续关注情况变化。
新加坡民防部队在社交媒体平台发文说,民防部队29日抽调80人和4只搜救犬组成救援队,前往缅甸灾区,准备从医疗、搜救等方面提供协助。
印度空军一架载有紧急人道主义援助物资的运输机29日抵达仰光。印度外交部发言人贾伊斯瓦尔当天宣布,向缅甸灾区提供帐篷、睡袋、毛毯和即食食品等应急物资,以及抗生素等医疗物资,并紧急派遣搜救队。
新西兰外交贸易部29日表示,将向缅甸提供200万新西兰元(约合114万美元)支持震后紧急救援工作。
菲律宾卫生部长赫尔博萨29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菲律宾已准备好在与受灾国完成国际协调程序并收到请求后,派遣三支紧急医疗援助队。
灾区水电供应仍未恢复
曼德勒市是曼德勒省的省会,也是缅甸第二大城市,是此次地震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当地时间29日上午10时许,新华社记者驱车14小时,抵达了邻近震中的曼德勒市。
进入市区,记者看到很多房屋倒塌,部分道路被封锁。有挖掘机正在倒塌房屋中开展救援工作。移动网络信号微弱且不稳定,许多地方完全没有信号。
曼德勒市受灾严重。记者在采访中不时看到,救护车穿梭于城中。受访的当地居民说,他们有邻居被埋在倒塌的房屋中。他们还说,目前水电供应仍未恢复,生活不便。
记者是28日晚驱车从仰光出发的。仰光通往内比都和曼德勒只有一条高速公路,在115英里(约185公里)路牌处的收费站转到仰光-曼德勒老公路。
越往北走,记者发现公路路面和桥梁受损开裂的地方越多、越严重,车速受到影响,部分路段由双向车道合并成一条车道。记者看到,有一辆运输车因地震路面变形而侧翻,部分路边房屋倒塌,加油站有车辆排队加油。记者还看到,路边倒塌的一栋房屋旁聚集了很多民众,猜测是有人被困在里面。
一路上,有农民在田间劳作,有菜市场正常营业,生活还得继续。
新闻分析
缅甸地震破坏力缘何如此巨大?
新华社北京3月29日电 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29日说,28日发生的强烈地震已导致上千人死亡。此外,毗邻缅甸的泰国、老挝多地均有强烈震感,并有不同程度人员伤亡、建筑倒塌。缅甸此次所遇地震的破坏力缘何如此巨大?
震级大震源浅余震多
虽然国际上不同机构对缅甸此次地震的测量结果暂有差异,但总体都显示这是一次7级以上大地震。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地震信息网消息,缅甸实皆省西北部28日发生7.7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地球物理与气候灾害荣誉教授比尔·麦圭尔指出,这可能是70多年来缅甸的大陆区域发生的最大地震,地震震级之大、震源之浅,大大增强其破坏性。“已经发生了一次相当大的余震,预计还会有更多。这将导致一些脆弱的建筑物倒塌,并使救援人员的工作更具挑战性。”
缅甸气象和水文局29日凌晨发布消息说,已监测到12次余震,余震最高震级为7.5级,最低震级为2.8级。
实皆断裂带“火药桶”
在全球地质板块中,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形成了多个地质断裂带,在缅甸所在区域形成了南北走向、长达1200公里的实皆断裂带。这里平均每年滑动错位几厘米距离,是世界上最活跃的断层之一。
历史上,实皆断裂带曾经历多次强震,20世纪以来就已发生多次7级以上地震。数据显示,最近一次实皆断裂带发生的7.5级以上大地震是在1946年,距今已有70多年,板块活动和推移形成的能量已长期积累,正如一个可能被引爆的“火药桶”。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物理学家迈克尔·斯特克勒解释说,当活动的板块被卡住时,挤压形成的应力就会增加,“在几十年或几百年的时间里,应力的增加非常缓慢,然后突然之间,岩石板块会发生跳跃”,就引发了地震。
英国伦敦大学皇家霍洛韦学院地球科学系专家伊昂·沃特金森指出,实皆断裂带不像有些断裂带那样地震频繁,但如发生地震则震级较高。这些地震震源较浅,通常约10至15千米,这意味着地震能量在到达地表时不会消散太多。
恐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实皆断裂带途经缅甸多个核心城市与人口稠密区,重要城市内比都、曼德勒都在其影响范围中。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发布消息说,此次地震就发生在曼德勒市附近。曼德勒是缅甸第二大城市,也是该国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之一。
受影响地区的许多建筑抗震能力较弱。在曼德勒,地震摧毁了多座建筑,包括该市最大的寺庙之一。据《缅甸环球新光报》报道,地震导致多地建筑物以及桥梁倒塌,其中一座桥梁位于曼德勒和仰光之间的一条主要高速公路上。
地震发生后,缅甸官方公布的伤亡数据迅速攀升,并表示伤亡人数可能还会继续上升。
美国地质调查局相关项目甚至预测,本次地震有60%的可能性会导致超过1万人死亡。英国地质勘查研究所地震学家布赖恩·巴普蒂说:“当一场大地震发生在一个有100多万人口的地区,其中许多人住在脆弱的建筑里,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