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新会新闻
上一版3  
聚焦重点任务 强化责任担当
坚定不移用好改革“关键一招”
一桥飞架连“孤村”
畅叙乡情 共话未来
用心用情办好长者食堂
新会首批最美工业建筑出炉
提高新会陈皮产业附加值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3 月 3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桥飞架连“孤村”
新马单大桥开通,助力乡村打破“一水之隔”发展瓶颈
新马单大桥横跨虎坑水道。

    “今天返乡,我们经大桥回来,道路畅通,进出岛仅需5分钟,真的太便利了。”昨日上午,朱小姐一行回到曾经的孤岛村——三江镇新马单村祭祖,经过刚刚完工通车的新马单大桥时,她难掩内心的激动,感慨“终于圆了新马单村几代人的大桥梦”。

    3月28日10时30分,新马单大桥开通仪式举行。在村民们的见证下,首辆汽车平稳驶过桥面,新马单村结束了没有桥梁和陆地相通的历史,即将展翅腾飞。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简家琳 通讯员 区交宣

    承载百姓心愿的“民生桥”

    3月28日上午10时,新马单大桥开通前,记者看到,桥头已经聚集了不少村民,他们或开着摩托车,或步行前来,脸上无一不展露出欣慰的笑容,希望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我们自大桥打界桩的那日起,便盼着它通车了。”老百姓们的期待,在当天第一辆汽车驶过桥面时,化作了可知可感的现实。

    新马单村四面环水,被西江支流虎坑水道、睦洲水道、劳龙虎水道、白庙水道等环绕。过去,“一水之隔”始终是制约新马单村发展的瓶颈,村民饱受交通不便之苦,出行全靠轮渡,进出村要掐着时刻表,遇到极端天气,便会“孤岛难行”。

    如今,新马单大桥完工通车,住在水道对岸的人家告别了“可望不可及”的过去,成为几分钟内便可直达的“真邻居”。

    “我的孙子住在三江圩镇,每次回来看我们都要等轮渡,少则几十分钟,多则一个多小时。夏天每次回来的时候,都大汗淋漓,叫人心疼。大桥建成后,他回来就不用这么麻烦了。”今年77岁的新马单村村民强叔说道。

    新马单大桥的通车,让村民彻底告别过去只能依靠摆渡到达对岸的历史,桥梁沿线还设置了应急照明设备、交通标志标线等,构建起水陆联动的立体安防体系。村民就医、学生求学、客货运输等得到更好保障,新马单村的村民不用再担心因恶劣天气等原因被困孤岛。

    保证施工质量的“攻坚桥”

    村民们的殷切期望,是新会区交通运输部门与施工人员加紧建设新马单大桥的动力来源。

    据悉,作为新会区重点民生实事工程,新马单渡改桥工程于2022年4月28日开工,历时三年攻坚克难,总投资约5711.71万元。路线全长1.134公里,桥梁全长657米,桥宽10米,设计时速40公里,按三级公路标准建设,满足Ⅲ级航道通航要求。

    面对征地协调困难、地形复杂、气候多变等重重考验,新会区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多次带队到现场协调,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将施工对水域生态及周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业主单位建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配备专职质量管理人员,每周组织质量巡查,重点检查原材料堆场、施工工艺等,同时,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平行检测,确保桩基完整性、混凝土强度等关键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整个项目建设先后克服了方案调整、无进岛通道、施工材料供应困难等问题,项目团队坚持方案先行,确保施工安全,顺利推进项目建设。”新马单渡口改建大桥项目总工程师袁晋表示。

    激发经济活力的“振兴桥”

    这座横跨虎坑水道的“民生桥”,是“百千万工程”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生动实践,也为乡村振兴战略再添交通新坐标。

    新马单大桥作为串联区域路网的关键节点,精准对接“百千万工程”强化乡镇联城带村功能的要求,将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目前,新马单村以发展农业为主,有不少新会柑田、罗氏虾和南美白对虾养殖场等。大桥的开通将带动新马单村的农副产品升值,激活村内生态农业园与侨乡古村落的文旅潜力,进一步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落实。

    新马单村党支部书记翁伟翔告诉记者,过去因受交通限制,新马单村很多优质农产品外运难、游客进村难。如今,大桥打通出村“最后一公里”,鲜活农产品可以直达市场。“交通方便了,种植成本相应下降,利润就上来了。”新马单村新会柑种植户翁文广对未来充满信心。

    大桥不仅打通了农副产品出村的快速通道,降低运输成本,更将进一步激发乡村文旅潜力。这座承载着民生期盼与发展梦想的桥梁,将引领乡村振兴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游客可以到生态农业园体验水乡民宿、农耕文化。”翁伟翔表示,未来,新马单村将立足本地优势,推进“农业提质、文旅破局、康养兴业”三大行动,特别是,利用本地优质的生态环境和宁静的乡村氛围,发展银发产业,让新马单村从孤岛村蝶变为湾区乡村振兴“桥头堡”。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