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时代,信息科技已深度融入生活与学习。如何利用AI增强学生学习体验、提升核心素养,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挑战。
“杜阮凉瓜”作为江门市地理标志产品,其种植与推广过程中蕴含丰富的科技与人文元素,为跨学科教学提供了真实载体。因此,笔者以“杜阮凉瓜培植与推广”为主题,开展了信息科技融入跨学科教学的实践研究。蓬江区杜阮中心学校 吴志武
构建“三层递进式”
跨学科教学模型
本次教学的目标是通过应用物联网传感器与计算机视觉技术,解决凉瓜种植与文旅推广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在监测环境数据、优化种植方案的实践中,掌握AI工具的操作方法,提升数据采集与问题分析能力;在团队协作中设计虚拟文旅场景,深化对凉瓜种植技术与家乡文旅策略的理解,最终通过应用技术成果,形成“以科技创新服务社会发展”的责任意识。
跨学科知识点包括信息科技领域的AI数据分析、虚拟现实技术、数字宣传工具,以及综合实践领域的实地调研、方案设计、社会推广。教学重点难点是技术工具与人文实践的深度融合,以及数据驱动决策的思维培养。
为此,笔者构建了“三层递进式”跨学科教学模型,包括基础层(通过多媒体与实地考察学习凉瓜文化,激发学生兴趣)、综合层(结合信息技术开展种植调研与文旅推广实践)、创新层(利用AI分析种植数据,设计智能化推广方案)。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技术工具
在凉瓜种植与科技调研环节,学生实地走访杜阮凉瓜种植基地,观察种植流程,记录土壤湿度、光照等数据。随后,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实时采集环境数据,借助AI分析工具预测生长趋势。此外,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分析作物图像,快速定位病虫害问题,提升种植效率。
在凉瓜文旅推广实践中,学生利用VR技术搭建“杜阮凉瓜小镇”虚拟场景,通过编程设计互动游览路线,增强游客体验。此外,学生运用生成式AI工具制作宣传海报与短视频,并通过社交媒体分析用户反馈数据,提升传播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技术工具使用的引导者,协助学生完成数据采集、方案设计与成果展示。
技术赋能
与文化认同的双重收获
从学生层面看,大多数学生能独立完成数据分析与制作数字宣传作品,并在此过程中增强乡土文化认同感。从课程层面看,本次项目构建了可复制的跨学科教学模式,并获得校级教学创新奖。
然而,笔者在研究中也发现了一些改进方向。例如,部分AI工具操作复杂,需开发更符合小学生认知的简化版本;评价体系需增加过程性评价指标(如团队协作、创新思维),减少对成果的单一量化考核。
通过“杜阮凉瓜培植与推广”主题,本次研究验证了信息科技与跨学科教学融合的可行性。AI不仅能助力学生解决问题,还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他们的科技素养与社会责任感。未来,可进一步探索多地域文化主题的拓展,推动跨学科教学的常态化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