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记者 蔡昭璐 通讯员 刘文靖
近年来,江门通过“粤视+”平台创新打造社保业务“视频办”服务模式,针对港澳居民、城乡居民等不同群体需求,推出跨境通办、镇村通办两大特色场景,打破了办事地域空间限制,让群众办事从“跑腿办”变为“云端办”。记者从市社保局获悉,2024年江门社保业务“视频办”服务模式办理社保业务3200多笔,服务各类参保人群超50万人次。
港澳居民“云上办证”省时省力
近日,在港澳地区跨境服务专区的智慧柜台前,澳门居民李女士手持港澳居民通行证,通过视频连线江门社保专员,很快完成了养老待遇领取资格认证。
目前,江门在港澳设立了5个跨境服务专区。江门社保经办人员通过跨境服务专区和广东省政务服务网视频办专区,可为港澳居民提供跨境社保经办服务。港澳居民只需持港澳居民通行证,就能办理待遇资格认证、个人社保信息变更等21项高频类社保业务。
该服务上线以来,港澳居民通过视频办理江门社保业务超2000人次。这种“屏对屏”服务既破解了跨境政策理解难题,又为港澳居民节省了跨城办事的时间与经济成本。
市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江门社保港澳跨境“视频办”一方面大幅提升跨境政务服务专区的可复制推广性,另一方面能让港澳居民“面对面”享受江门实时窗口服务。
海岛村民在“家门口”解决社保难题
不久前,台山下川岛村民梁叔通过视频设备与社保工作人员“隔空对话”,顺利办理了工龄审核补缴事宜。原本,梁叔需要乘船出岛往返县城社保局服务窗口办理业务,如今通过村级“镇村通”服务网点即可与社保部门远程对接,实现社保业务“咨询预审在家门”。
这样的便利得益于江门积极推进社保“镇村通”工程,将参保登记、待遇申领、信息变更、资格认证等高频服务事项全部纳入“视频办”服务清单。目前,全市1329个村级服务中心均配备专业设备和导办员,实现83项社保业务“视频办”。
此外,市社保局联合税务部门推出社税“镇村通”服务,在“家门口”解决部分居民参保历史错杂问题,运用“视频办”等智能信息化技术,实现65项社保与税务业务线上线下一体化办理。
“视频办应用场景突破性解决了跨境服务、基层服务人员专业能力不足的难题和智能设备资源不均衡的问题,有效推动社保服务从‘就近能办’向‘办得快’‘办得好’转变。”市社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统筹推进业务、数据与技术的融合,创新应用场景,打造具有侨乡特色的“视频办+综合窗口+人工导办”服务模式和优质社保服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