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双向转诊“加速度” 基层服务“云端行”
绿色殡葬被更多人接受
货车满载343瓶“黑气”
打造“畅安舒美”路域环境
读懂老科学家的科研人生
确保假期道路安全畅通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5 年 4 月 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平持续深化医疗资源县域均衡配置改革
双向转诊“加速度” 基层服务“云端行”

开平市将15家基层医疗机构并联入网,实现全市区域医共体心电、影像诊断的资源共享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初步形成了“基层检查+县级诊断”的诊疗格局。

    清明时节气温频繁波动,容易让老人出现身体不适情况。近日,在长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内,73岁的糖尿病患者张秀兰(化名)正在接受艾灸治疗。“以前买药要去城区,现在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能拿到三甲医院的处方药。”她说。此外,家庭医生团队每月上门随访,通过智能血糖仪实时监测老人的血糖波动。这种“家门口的健康管家”服务,正是开平市医疗资源县域均衡配置改革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开平市全力推进健康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医疗资源县域均衡配置,不断强化基层医疗机构基础服务能力建设,为群众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医养结合为一体的全方位卫生健康服务。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张华炽 通讯员 孔祥民

    “绿色通道”助双向转诊提质增效

    3月15日,长沙街道居民余先生突发胸痛,家属紧急将他送到长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患者需要马上转到上级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接诊医生迅速判断。余先生的家属心头一紧,放在以前,转诊不但要在基层卫生院完成繁琐的纸质转诊申请,家属还要自行联系上级医院确认床位,转运也耗时长,到了上级医院还要重复挂号、缴费、检查。

    “不用担心,我们已对接开平市中心医院,马上就可以转院。”长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苏锦仕安抚余先生的家属。余先生被判断需要到上级医院诊治的同时,双向转诊“绿色通道”迅速启动,电子病历实时共享,从家属签署同意书到启动转运仅3分钟,5公里转运也仅耗时8分钟。开平市中心医院提前获取患者的检查数据,接诊效率显著提升。“如果转诊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术前准备时间至少可以缩短70%。”苏锦仕介绍。

    这一转变源于开平市2021年启动的医共体信息化改造。目前,长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实现与开平市中心医院数据互通,基层医生可查阅上级医院的CT、MR等检查报告。“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的进程中,开平市聚焦医疗资源县域均衡配置,积极探索创新,不但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还强化信息互联互通,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开平市卫健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当前,开平市以中心医院功能科和放射科业务技术为支撑,依托心电和影像信息系统不断完善,将开平全市15家基层医疗机构并联入网,实现全市区域医共体心电、影像诊断的资源共享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初步形成了“基层检查+县级诊断”的诊疗格局。

    苏锦仕表示,除了将需要进一步诊治的疑难病人向上级医院转诊外,上级医院也会将术后康复理想,但需要长时间进行康复治疗且护理级别较高的患者转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层医疗机构在获得患者资源的同时,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上级医院的医疗压力,让患者得到更好的就医体验。一位基层医生表示,现在通过“云平台”能快速了解患者在上级医院的检查结果,为后续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开平市中心医院功能科和放射科在区域医共体心电、影像诊断资源共享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检查检验结果实时传到中心医院,半小时内就能拿到诊断意见。”开平市中心医院放射科主任陈峥介绍,目前已实现开平全市15家基层医疗机构影像数据互联互通,诊断符合率达到98.7%。该院功能检查科超声诊断副主任医师刘干表示,开平市建立了“基层检查+县级诊断”流程,心电图、数字化X线摄影(DR)等检查结果在县域内互认,患者重复检查率下降42%。

    此外,开平市大力推行医疗体系“优质服务基层行”,投入资金升级设备,改善就医环境;选派医护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提升专业水平;优化内部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家庭医生织密健康服务网

    每个月,三埠街道家庭医生团队都会来到签约居民家中,为他们量血压、测血糖,并制订饮食运动计划。日前,全科医生陈医生来到张姨、王伯的家中,打开智能随访终端,屏幕上清晰显示着他们的健康档案:“张姨的空腹血糖从11.2mmol/L降到6.8mmol/L,王伯的血压控制达标。”这种健康精细化管理,得益于开平市实施的“1+1+N”签约模式(即1个家庭医生团队签约1户家庭,并根据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和具体需求,提供N项个性化健康服务)。目前,三埠街道家庭医生签约率达53%,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达65%,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50%。“我们一般由临床医生、护士、公共卫生人员等组成家庭医生团队,为签约居民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在签约服务中,我们会注重提供健康教育、预防保健、慢性病管理等公共卫生服务,增强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陈医生介绍道。

    近年来,开平市持续织密织牢县、镇、村三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网格化网络,与多部门加强业务协同联动,畅通服务人口数据共享,建立开平市中心医院、各基层医疗机构、开平市疾控中心共同协作的居民慢性病医防融合管理机制,开展居民健康档案复核升级。陈医生一边展示智能随访终端,一边向记者介绍道:“这是签约居民的‘健康台账’。”

    此外,开平全市已实现村卫生站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未有乡村医生的行政村卫生站通过乡镇卫生院定期巡诊、派驻以及邻(联)村延伸服务等方式提供服务,每周不少于两天、每次不少于4小时巡诊,实现每个行政村均有医疗卫生服务,农村群众的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达到100%。

    “开平市将持续深化医改,强化基层能力建设,为群众提供更优质、均衡的卫生健康服务。”开平市卫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