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公布2024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2021年到期复核通过企业名单的通告》,开平9家企业上榜。截至目前,开平市共有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6家。
近年来,开平市聚焦“主导+特色”产业,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和发展,通过加大政策扶持、优化人才引进、推进技术创新、完善科创服务等举措,分层分类重点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此次多家企业入选名单,既是对开平产业基础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发展潜力的期许。随着专精特新企业矩阵持续扩容,它们将成为推动开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江门日报记者 刘嘉猷
鼓励企业聚焦细分领域精耕细作
开平缘何能孕育出如此多的省内细分领域优质企业?记者深入走访多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发现,开平取得这般成果并非偶然。
长期以来,开平市坚定不移走创新发展之路,将培育中小企业作为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鼓励企业聚焦细分领域精耕细作,持续壮大新生力量,使开平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展现出强劲的韧性与活力。
广东省专精特新企业开平市汉玛克卫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玛克”)就是其中一个典型案例。该公司深耕卫浴领域17年,以高端水龙头、智能恒温产品为核心,通过技术创新与品质管控,企业产品远销40个国家和地区,先后荣获“中国泛家居发展中企业500强”“中国恒温龙头领军品牌”“中国十大五金龙头品牌”等荣誉称号。
走进汉玛克的生产车间,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有序高效的现代化生产图景——各类生产设备整齐列阵,宛如训练有素的士兵。工人们在机器间巡回穿梭,细致检查每一项生产数据。“创新是我们企业立足市场的根本,是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汉玛克董事长李建海指着一旁正在作业的自动化抛光机介绍,这台设备能顶4个工人,不仅生产效率更高,而且良品率更稳定,自动化生产线能够实现一人多机的管理模式,有的生产线甚至可以做到一人同时看管12台机器的运转。
近年来,汉玛克不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成立HIMARK工业研究院,下设五金、石材、花洒、化学、计量、信息六大实验室,配备数百套精密仪器,研发能力居行业前列,为新产品研发提供强大平台支撑,着力提升创新能力,已获数百项专利。
“创新不仅为企业带来生产效率的提升、人力成本的降低,更在无形中提升了企业的品牌形象。”李建海满怀信心地说,许多客户在参观企业的生产线后,对企业的信任度显著提升,这正是创新技术赋能企业发展的生动体现。
“量身定制”专精特新企业成长路径
梳理此次名单,不难发现开平市2024年新认定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涵盖水暖卫浴、生物医药、食品工业、新材料、电子元器件制造等多个行业领域,它们个个身怀绝技,在各自领域里一枝独秀。
专精特新企业是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开平市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加大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力度,促进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出台《开平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开平市推进“制造业当家”行动实施方案》《开平市企业服务年暖企“十八条”》等政策,持续深化落实县、镇、村三级挂钩联系暖企制度,分层分类重点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成长路径。
针对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人才流失、融资困难问题,开平市打出“组合拳”。一方面,落实《开平市“侨才荟”引才驿站项目实施方案》,全面推进14支重点人才队伍建设,为产业创新注入人才动能;另一方面,统筹各职能部门资源,在增资扩产、融资信贷、用能环保等领域给予重点倾斜,推广“政银保”产品,支持商业银行等机构为专精特新企业量身定制融资产品,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让企业轻装上阵、专注主业。
在政策与服务的双重赋能下,开平的专精特新企业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2024年,开平市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达50.1%和21.8%,均居江门市前列,产业向“新”向“质”转型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