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新会,到处是热火朝天的景象,一批优质项目相继签约落地、动工、启动。18个招商队伍带着最优政策、最好资源、最强力量走出新会,走进企业,共谋发展。
招商引资没有旁观者,人人都是主力军。新会区“招商引资提质年”誓师出征大会吹响新的号角,全区各镇(街、区)以“二次创业”的奋进姿态,以竞标争先的拼劲,掀起“开局即开战”的热潮。
江门日报记者 叶田
企业开足马力生产
火车跑得快,全靠龙头带。
进入2025年,新会各链主企业都在开足马力,加快生产。
在南洋船舶厂区,高耸的吊机徐徐开动,数千名工人在各个工区忙碌。巨大的船坞内,一艘40500吨散货船正在加紧建造,它的船东来自土耳其。在银洲湖码头,数艘差不多载重吨的散货船也在安装之中,船东分别来自日本和中国香港。
“我们公司所建船型技术领先,性能优异,成为国际标准船型之一,被国际市场称为‘南洋型’船。”南洋船舶董事副总经理朱继雷介绍说,近年来,公司抓住市场机遇,实现了超速发展,产值由2021年不到10亿元,到2024年突破50亿元;出口由2021年不到1亿美元,到2024年接近7亿美元。2020年开始,南洋船舶在‘小灵便型’细分领域成为世界第一,2024年交付量全球占有率达20.7%。
据了解,南洋船舶接收的订单已经排到2028年,目前正在建造的船舶超20艘,今年将计划交付30艘船,实现产值60亿元。
在新会中集,该公司A线新完工线已经进入产线联调阶段。据介绍,新完工线在工艺与技术方面实现全面升级,该产线全长270米、宽36米,齐备喷漆和喷粉工艺,成排的集装箱在其上平稳移动,犹如一条有序前行的钢铁巨龙。与旧产线相比,新产线的改进体现在工艺流程优化、设备升级、产品质量提升等方面。
作为生产线智能化升级的关键项目之一,该生产线的即将投用标志着在环保工艺与自动化生产领域迈上新台阶,为集装箱制造效率与品质提升注入新动能。
据江门海关统计,今年前两个月,江门市出口集装箱货值4.1亿元,增长48%。“新会中集作为中集集团在粤港澳大湾区最重要的装备制造产业基地,过去一年提供高达30万个集装箱至全球各地,从集装箱出口数量来看,我们位于全国前列,主要出口欧洲、美洲、东南亚等地。”新会中集物流运输部门经理何文壮介绍道。
作为新能源产业的龙头,中创新航展现出了强大的带动力。总投资200亿元的中创新航江门基地项目落户以来,已带动投资额超150亿元的多个新能源电池产业关联项目落户江门或增资扩产。该公司在新会的产值已经从2023年的20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0亿元。
“上游以广东芳源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链主,带动格瑞芬等企业先后落户园区,产品涵盖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等;中游以中创新航为链主,重点建设储能电池和电池组件生产基地,先后带动科达利、天赐、精测电子等多家配套企业落户,产品涵盖锂电池精密结构件、电池壳、电池组装等;下游在珠西新材料集聚区已先后有杰成、迪生力等企业落户,实现废旧电池的再生利用、梯次利用。”新会区科工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去年,中创新航在2024全球生态大会上发布全场景新品——“顶流”动力电池系列、“至久”储能系列和“至远”商用系列新品,以及“无界”全固态电池,引领产业发展新高度。
“公司将持续以领先技术,打造全场景电动化解决方案,在高比能、高安全、长寿命、超快充和全气候等产品性能方面实现全方位创新、超越。”中创新航政策研究部负责人杜怡珺表示。
大项目接踵而至
3月,珠西新材料集聚区的项目接踵而至。
3月31日,总投资约15亿元的恒信原料药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正式签约落户。恒健制药是集生产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于一体的综合性医药企业,外用药研发及生产水平处于国内医药行业领先。项目建成后达产后,年产值可达19.87亿元。
3月26日,总投资4.5亿元的德众泰特种高分子材料生产研发基地项目动工。据悉,该项目聚焦特种高分子材料领域,项目达产后将形成3万吨高端材料年产能,预计年产值超8亿元,将补强大湾区先进材料产业链关键环节,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批”的链式效应,推动区域产业从“单一制造”向“价值创造”能级跃升。
3月15日,总投资6亿元的广东康利邦新材料有限公司项目动工。康利邦是中国有机硅新材料行业的优秀领军企业,目前,该公司已与世界500强企业ABB、中国航天、富士康、比亚迪等建立合作关系。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4万吨高性能新材料的产能,预计2026年投产运营。
珠西新材料集聚区的“忙”,是整个3月新会区加快推动项目签约、落地、动工的缩影。
“在‘大桥经济’时代,新会区将以‘招商引资提质年’为契机,持续优化惠民便企服务,完善项目招商、落地、建设、投产全链条服务机制,为项目提供‘一站式’‘定制化’‘集成式’精准服务保障,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让企业安心生产、专心经营。”新会区委常委温家林表示。
今年以来,各镇(街)抢抓项目,落实“招商引资提质年”相关部署,全力以赴投入各项工作。
在圭峰会城,江门松泰精密科技有限公司举行新厂乔迁开业仪式,标志着该企业投资超亿元的迁扩建项目正式投产。该企业的迁扩建项目,是新会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强链补链延链” 的重要一环。项目一期工厂已正式投产,二期工厂预计2026年6月投产,两期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超3亿元。
在三江镇,总投资3.5亿元的江门市二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汽车金属配件新建项目正式动工。作为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高端化转型的重要载体,该项目主要生产汽车配套钣金零部件、储能电柜、充电桩以及其他智能家居、家电产品,预计2026年12月投产,投产18个月后达产,达产后预计每年将新增约3.5亿元的工业总产值,落成后将为新会区产业升级提供新的空间和活力。
在古井镇,新会区属国企新会港航公司与华津交易市场公司签订投资意向书,厦门市属国企厦门象屿集团与华津国际控股签订合作协议,推动“港产城”联动发展。今年有望实现约1200万吨货物的装卸,将华津码头打造成新会区乃至西江流域具有影响力的大型综合码头。
在罗坑镇,新宝成集团“工改工”项目在罗坑镇顺利落地,首次采用“统一权属+延长年限+企业自改”的创新模式,为全区“工改工”领域探索了一条可借鉴的路径。这一模式的成功实践,不仅破解了企业土地利用难题,还为新宝成集团总部经济的顺利落地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外出招商瞄准重点
2025年,新会的招商引资总目标是600亿元。
600亿元,如何分解?3月召开的全区“招商引资提质年”誓师出征大会提出,要根据“2+2+N”现代化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紧盯产业链缺环弱项,围绕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海工装备、新一代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五大领域,绘制“招商热力图”,瞄准深圳等重点区域精准发力。
3月以来,新会区各级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全面动起来、跑起来,马不停蹄走企业、争分夺秒引项目,全力推进招商工作。
3月27日至29日,新会区委副书记、区长刘兵率团访问香港、澳门,先后拜会了李锦记集团、嘉华集团、德士活集团、华商教育集团、香港中国旅行社有限公司、澳门招商投资促进局。交流团与相关企业、部门进行深入交流,详细介绍新会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新面貌和极具吸引力的投资营商环境。诚邀香港、澳门各大企业将更多行业领域的前沿、核心、优质项目布局新会,共享“大桥经济”新机遇。双方招商合伙人进行现场签约,并就人才引进、企业落户政策以及养老服务等方面事宜进行深入交流。
各镇(街、区)主要负责人也带队马不停蹄外出招商。新会区“招商引资提质年”誓师出征大会刚落下帷幕,睦洲镇就迅速召开招商引资专题会议部署招商工作,赴深圳市、东莞市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成功引进项目1个。大泽镇充分发挥商协会平台优势,推动“以商引商”,联合大泽镇商会赴深圳市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司前镇招商分队赴深圳、中山开展精准招商考察,深化产业链对接,丰富商业业态,谋求合作共赢。
今年,新会区将以“招商引资提质年”为抓手,发挥侨乡优势,全面开创“共建共享”新格局,依托三大“万亩千亿”产业园区、大湾区国际职教城、双碳实验室等重大平台,与香港、澳门进一步加强产业协作、经贸合作交流。
“接下来,我们将加强与港澳各领域合作。以银湖湾滨海新区为‘主阵地’,充分发挥粤澳(江门)产业合作示范区及园区平台优势,加快恒申新材、光正科技园等项目建设,高标准打造一批产业空间。”新会区科工商务局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