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白沙
上一版3  
怀念外婆的“鸡屎藤饼”
与树为邻
一座城的文化根系与美学枝蔓
山的那边
田埂上的春
《古镇春色》 乐哥 摄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篇4  
2025 年 4 月 1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怀念外婆的“鸡屎藤饼”

    陆月如

    春末夏初,日光渐暖,微风轻拂,空气中氤氲着独属于这个时节的气息。每当此时,我的思绪总会不由自主地飘回到童年,飘向外婆亲手做的鸡屎藤饼。

    儿时,外婆总爱挎着那只竹篮,篮身的竹条因岁月摩挲变得温润光滑。她拉着年幼的我,脚步轻快地走向田间。田埂旁,鸡屎藤肆意地生长着,它们攀附在田间地头的篱笆与土坯上,藤蔓相互缠绕、蜿蜒蔓延,好似一幅天然的织锦。淡紫色的小花星星点点地缀在其间,宛如娇羞的少女。心形的叶片绿得发亮,仿若一片片精心雕琢的翡翠,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着别样的生机。

    外婆弯下腰,手指在鸡屎藤间穿梭,眼神专注而温柔,口中耐心地叮嘱我:“囡囡,要选叶片完整、色泽鲜亮的,再摘些老叶掺进去,这样做出的饼才够清香,味道才正宗。”她的声音轻柔,带着岁月沉淀的暖意。外婆的手指灵活翻动,不一会儿,嫩绿与深绿相间的叶片便在竹篮里堆成了一小堆。空气中,鸡屎藤那股独特的气味渐渐散开,萦绕在鼻尖。

    外婆边摘边向我讲述鸡屎藤的神奇功效:“这鸡屎藤啊,浑身都是宝。它的花和叶,能治蜇伤、冻疮,对风湿骨痛与毒蛇咬伤也有帮助;茎和叶呢,可疗小儿疳积、支气管炎。”在物资匮乏的往昔,村里体弱多病的老人常把鸡屎藤叶混着米,用石磨磨成粉浆,滤去多余水分后,揉成一个个圆润的饼,上锅蒸熟。这样的饼,可祛散体内的湿热,是大自然馈赠的珍贵良方。

    回到家,外婆便在院子里忙碌起来。她把鸡屎藤叶放入木盆,细细地清洗干净。接着,她将洗净的叶子放进那老旧的石臼中,石臼表面坑洼不平,记录着岁月的痕迹。外婆拿起石杵,开始捣了起来。石杵起起落落,每一下都带着力量,发出沉闷而有节奏的声响。随着捣动,鸡屎藤叶的汁水慢慢渗出,那股特殊气味愈发浓烈,弥漫在整个院子里。我皱着鼻子,用手捏住,可又舍不得离开,眼巴巴地守在一旁,时不时地帮外婆添上几片叶子。

    外婆把捣好的墨绿色汁液倒入棉布袋,双手用力扎紧袋口,随后使劲扭转、压榨。她的手臂因用力而微微颤抖,额头也冒出细密的汗珠。终于,浓稠的、绿油油的汁水从布袋中挤出,一滴滴落入盆中。接着,外婆又往布袋里灌水,再次揉搓、压榨,反复多次,直到满满一盆纯净的鸡屎藤汁液呈现在眼前。我赶忙拿起毛巾,为外婆轻轻擦去脸上的汗水。

    按外婆的吩咐,我小心翼翼地分次将糯米粉倒入汁液中。外婆则手持一根粗面棍,开始用力搅拌。她的身影微微前倾,手臂有节奏地舞动,每一下搅拌都使出浑身力气。随着搅拌,糯米粉与汁液逐渐交融,慢慢形成一块浓稠的糊。待二者完全融合,外婆将糊挪到光滑的案板上,开始揉粉团。粉团在她手中不断变换形状,不一会儿,就变成了一个光滑细腻、散发着独特清香的墨绿色粉团。

    接下来准备馅料。外婆从厨房角落的陶罐中取出自家种的花生和芝麻,倒入铁锅中。铁锅架在灶台上,灶膛里的火苗欢快地跳跃着。外婆手持铁铲,在锅中不停地翻炒,花生和芝麻在锅里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香味渐渐弥漫开来。炒好后,外婆将它们盛出,放在竹匾里晾凉。随后,她拿起一个大酒瓶,把花生和芝麻放在案板上,用酒瓶来回碾压。不一会儿,花生和芝麻就被压成了碎末。外婆再往里面加入白糖,用勺子搅拌均匀,香甜可口的馅料便大功告成。

    外婆把粉团分成一个个小剂子,每一个都圆润可爱。她将小剂子搓圆、压扁,动作娴熟流畅。接着,用勺子舀起一勺馅料,放在擀好的饼皮中央,再轻轻将饼皮合拢,搓成圆饼。最后,外婆拿起木制的饼格,把圆饼放入其中,轻轻按压,提起饼格,一个个印着花、鱼、“福”字等吉祥图案的鸡屎藤饼便在她手中诞生了。饼格上的图案古朴精美,每一道纹路都承载着岁月的记忆与美好的期许。

    此时,灶膛里的柴火噼啪作响,铁锅里的水已沸腾,蒸汽袅袅升腾。外婆将做好的鸡屎藤饼整齐地摆放在蒸笼里,盖上锅盖。不多时,厨房里便弥漫着鸡屎藤与糯米混合的甜香,那香味勾得我肚子里的馋虫直打转。我守在灶边,眼睛紧紧盯着蒸笼,满心期待着美味的降临。

    终于,外婆揭开蒸笼,热气裹挟着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墨绿色的鸡屎藤饼泛着油光,整齐排列在竹屉上,宛如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轻轻咬上一口,软糯的外皮在齿间散开,花生芝麻的香味与白糖的甜味瞬间在舌尖交融,美味直击心底,让人陶醉其中。

    蒸好的鸡屎藤饼,外婆总会仔细地分成几份,挨家挨户地送给邻里。李婶家、王叔家、对门阿婆家,一家都不落下。她提着装满鸡屎藤饼的竹篮,脸上洋溢着和蔼的笑容,嘴里念叨着:“大家都尝尝,都要健健康康的。”邻居们接过饼,脸上满是感激,也会热情地回赠自家做的点心。你来我往间,小小的村落里满是温情,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在这一递一送中愈发深厚。

    每年,外婆还会特意多做些鸡屎藤饼,仔仔细细地包好,寄给在广州的幺表哥一家。她总是一边打包,一边念叨:“你幺表哥工作忙,顾不上这些,寄去给他尝尝家乡味儿,让他别忘了根。”这小小的饼,跨越了山水的距离,不仅祛湿清热,更满含着长辈对晚辈深深的牵挂与无尽的关爱。

    如今,外婆已离世多年。每到春末夏初这个时节,思念如潮水般汹涌,外婆的音容笑貌总会清晰地浮现在我的脑海。最让我难以忘怀的,还是她做的鸡屎藤饼。带着这份深深的怀念,我依照外婆的方法,精心制作鸡屎藤饼。在制作的过程中,每一个步骤都仿佛能看到外婆的身影,感受到她的温度。饼做好后,我像外婆那样,满心欢喜地分享给亲朋好友、邻里乡亲。希望这承载着爱的饼香,能让这份浓浓的人情味永远延续,让温暖在岁月里长存,让外婆的爱与记忆,通过这小小的鸡屎藤饼,代代相传,永不消散。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