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广大青年人才快到“湾里来”
江门自行车骑行嘉年华今日举行
赴京揽才诚意足 湾区江门引凤来
顺利完成箱梁架设
青春力量筑牢国家安全防线
中医药文化夜市点亮群众健康夜生活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4 月 1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门“十城百校”行动首站圆满举行,与14所高校合作对接,接洽求职者逾1800人次
赴京揽才诚意足 湾区江门引凤来

中科优巨(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招聘展位吸引诸多学子前来求职。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蔡昭璐

    通讯员 江仁轩

    当粤港澳大湾区的春风拂过首都,时隔一年,一场跨越2000公里的“双向奔赴”再次在北京书写新篇。

    4月9日至11日,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人才局主办的百万英才汇南粤——江门市2025年“十城百校”人才招聘专项行动(北京站)圆满举行。

    作为今年“十城百校”人才招聘专项行动(以下简称“十城百校”行动)的首站活动,江门携20家企业共300多个岗位到北京,通过校企对接、城市推介、专场招聘、校地合作签约等多种形式,向首都高校及学子展示江门发展机遇与引才诚意,吸引青年人才共建湾区未来。

    活动收获满满,与北京工业大学等14所高校进行了深度合作对接,共接洽求职者1803人次,收到简历432份,其中博士41份、硕士183份,初步达成意向90人。

    进校企深化合作

    活动期间,江门以“智”为桥,链接首都人才富集地与湾区创新极。江门“招才团”先后走进‌中科优巨(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关村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研究院(产业园),围绕半导体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江门重点产业领域展开技术对接与人才合作洽谈。

    此外,“招才团”兵分五路,与‌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专场对接,签署校地合作协议,内容涵盖实习实践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定向人才培养等方面,为江门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智力动能”。

    其中,由江门市中心医院、江门市人民医院、开平市中心医院、台山市人民医院、台山市中医院等单位组团的医疗系统“招才团”走进首都医科大学,就引才和校企合作等方面展开洽谈并达成共识,为江门卫生健康系统发展储备高端智力资源。

    在北京工业大学,“招才团”在对接合作、开展城市推介的同时,组织了小型招聘会。这也是江门再次采用针对单一高校定制的小型精准引才活动形式。

    北京工业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范爱丽老师点赞江门,称江门作为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众多高校、科研单位和民营企业蓄势待发,在江门就业发展是高校毕业生的有益选择。“作为高校就业部门,我们会向学生广泛宣传江门引才政策,让毕业生多了解江门,推动更多青年人才到江门发展。”她说。

    2023年入职江门的北京工业大学博士张琪也现身说法,表示江门是个宜居宜业的城市,他将继续扎根江门,也希望学弟学妹们多关注江门。

    北京户口、高薪

    “条件很吸引人”

    4月11日,在“十城百校”行动主会场——北京科技大学,我市20家重点企事业单位携340余个高质量岗位招人,吸引了北京多所高校到场求职,其中不乏外国留学生的身影。

    作为北京、江门合作的又一重要突破,广东优巨先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中科优巨(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揭牌成立吸引了众多学子的目光,其“博士/博士后入职即解决北京户口”政策成为全场焦点。

    作为江门本土培育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广东优巨先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特种工程塑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致力于解决国内卡脖子项目。该公司董事长王贤文表示,将依托北京高校科研资源与产业链协同优势,进一步提高研发实力和行业竞争力,实现“北京研发攻关、江门成果转化”的“双城联动”,为高端人才提供“双域发展”平台。

    来自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刘同学参加了面试,他说:“我想留在北京工作,企业开出的条件很吸引人,而且跟我感兴趣的领域也很对口。”

    为加速智能传感领域创新布局,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广东润宇传感器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已成立北京办事处。此次,该公司同步启动校招、社招双通道,现场释放专门针对博士研究生的研发主管高质量岗位,年薪最高达50万元,吸引了不少高校人才到场对接。

    此行,江门的高校也备受青睐。五邑大学相继有多位博士人才前来洽谈,其中不乏埃及、阿尔及利亚的留学生,部分博士人才前往江门发展意向强烈。五邑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张桂荣表示,非常感谢江门人社部门搭建了这样的招聘平台,能让他们对接到优质学校的高学历人才。

    活动还未开始,来自北京化工大学的物理系硕士黄聪颖就来到现场,并相中了广州华商职业学院的人工智能技术专任教师、AI算法工程师岗位。“AI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我的课题方向也是AI,之前在企业实习也有这方面经历。”黄聪颖坦言,江门制造业基础雄厚,AI技术应用场景广阔,发展空间值得期待。

    首站为何选择北京

    当前,江门正在全力塑造制造业当家新优势、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以人才引领产业创新,以产业高质量发展聚集优秀人才。截至目前,全市各类人才总量突破99万人,高层次人才超过1.4万人,博士人才总量首次突破1300人。‌

    为何将北京作为“十城百校”行动首站?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不仅是因为这里高校云集、人才济济,更是因为北京和江门人缘关系深厚、人才交互频繁。“去年,江门与北京广东五邑侨乡海外联谊会共建的引才工作站顺利揭牌,标志着江门与北京在共同开展人才引育合作方面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相信,今后将会有更多‘京才江用’的例子。”

    为进一步加深合作,活动还为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的8名优秀学子颁发“校园引才大使”聘书,通过“以才引才”新模式,织密江门与全国高校的招才引智网络。作为“校园引才大使”,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薛云龙表示:“广东是我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省份,而江门的产业结构与我们学院专业匹配程度高,学生求职意愿强烈。未来我会向他们推荐江门,有机会也会带学生到江门访企,进行深入沟通交流。”

    据介绍,“十城百校”行动是江门落实省委、省政府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部署的重要举措。北京站落幕后,“十城百校”行动还将赴上海、杭州、武汉、西安等地持续发力,为“百千万工程”和制造业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江门这座粤港澳大湾区的“潜力之城”,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真金白银的政策、产才融合的生态,向全球英才发出邀约:江通四海宽,门迎天下才,江门有你更精彩!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