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
窗外的梧桐树又长高了一截。我数着它新抽的枝条,像在数着岁月的年轮。这棵树是十多年前搬来时种下的,那时它还不及窗台高,纤细的枝干在春风中摇曳,像极了初来乍到的我,带着几分怯生生的不安。
当初搬进这个独门独院小区时,院子里空荡荡的,靠院墙边有一块裸露的草地。树是父亲种的,他送我来入住时,看着空旷的院子说:“这地方好是好,就是缺了点什么。”记得那天他扛着铁锹,在草地上挖了一个深深的坑。“种树要趁早。”他说,“等它长大了,你就知道好了。”我站在一旁,看着他小心翼翼地将树苗放入坑中,填土,浇水,动作轻柔得像在照顾一个婴儿。
第一年,树长得极慢。我常常趴在窗台上看它,生怕它熬不过寒冬。但它总是默默地抽芽、落叶,周而复始。渐渐地,我不再为它担心,因为发现它比我更懂得如何生存。春天,它用嫩绿的新叶迎接阳光;夏天,它撑起浓荫为我遮阳;秋天,它让金黄的叶子在风中起舞;冬天,它挺立着光秃的枝干,在寒风中纹丝不动。
第二年,树长高了一些。这年夏天,一场突如其来的台风袭击了小镇。狂风呼啸,雨点像子弹一样打在窗户上。我躲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梧桐树在风中剧烈摇晃,枝叶被撕扯得七零八落。那一刻,我真怕它会被连根拔起。但它始终没有倒下,即使最粗的枝干也被吹得几乎贴地,它依然顽强地挺立着。雨过天晴,它抖落身上的水珠,重新挺直了腰板。那些折断的枝条处,很快又长出了新的嫩芽。
树有它的喜怒哀乐。春天,它总是最早感知到气温的变化。当其他树木还在沉睡时,它已经迫不及待地冒出嫩芽。那些小小的芽苞一天天胀大,终于在某一个清晨突然绽放,像无数绿色的小手伸向天空。夏天是它最欢快的季节,枝叶在阳光下舒展,在微风中沙沙作响,仿佛在哼唱着无声的歌。秋天来了,它的叶子渐渐变黄,一片片飘落,像在跳最后一支舞。冬天,它沉默地站立,将所有的生命力都藏在看似枯槁的枝干里,等待着下一个春天的到来。
树是最好的邻居。它从不会打扰你,却总是在你需要的时候默默陪伴。深夜写作时,它的影子投在窗帘上,随风轻轻摇曳,像在为我加油打气。心情烦闷时,我常常站在窗前看它,看阳光透过枝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看小鸟在枝头跳跃,看蚂蚁顺着树干爬上爬下。不知不觉间,烦恼就像落叶一样飘散了。
树也是最好的老师。它教会我耐心,教会我坚韧,教会我如何在喧嚣中保持内心的平静。它从不抱怨,从不索取,只是静静地生长,默默地给予。有时候我觉得,它就像一位智者,用无声的语言诉说着生命的真谛。
树就这样不紧不慢地生长着,十几年过去了,当初的小树苗已经长成了大树。它的枝干粗壮有力,树冠如伞,遮住了大半个院子。春天,它会开满淡紫色的小花,香气弥漫整个房间。夏天,蝉儿在它的枝叶间鸣叫,奏响夏日的乐章。秋冬天,金黄的叶子铺满小径,踩上去沙沙作响。
树在生长,我也在成长。它见证了我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光:工作的变迁,爱情的到来,孩子的出生。每当我站在窗前,看着它在风中摇曳,就会想起父亲当年的话:“等它长大了,你就知道好了。”是的,我现在知道了。与树为邻,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命的馈赠。
有时候我会想,也许每个人都需要一棵树。不是种在院子里,而是种在心里。让它的根须深深扎进我们的灵魂,让它的枝叶为我们遮挡风雨,让它的年轮记录我们的成长。这样,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能像树一样,在喧嚣中保持宁静,在风雨中坚守本心。
夜深了,树影婆娑。我轻轻拉上窗帘,却依然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它就在那里,静静地守候,像一位老朋友,像一位智者,像生命本身。我知道,明天早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进窗户时,它依然会站在那里,用满树的绿意迎接新的一天。而我,也将带着从它那里学到的勇气和智慧,继续前行。
与树为邻,就是与美好为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