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淑平
微风新雨后,人间谷雨时,若有一盘春笋助味,可不负光阴静好、春之曼妙。
当春雷响起,春雨滋润大地,沉睡了一冬的竹笋终于从长长的梦中苏醒,睡眼蒙眬中,一切黑压压的,于是,它铆足一口气,一头向上窜去,拼了命地向上窜去,只为了能吸一口春天最清亮的空气,沐浴最温柔的阳光。它们,以蓬勃之力,覆盖了春日的尾声。
春笋破土,成林,不过短短数日,而且都是在近乎高考前的一两月,于是,这势如破竹的春笋之力,也常寄托着无数家长与老师的期望。我高中校园所在的教学楼不远处正是一片竹林。竹林斜斜地长在一块坡地,阶梯沿着竹林拾级而上,抵达教学楼。我们每天在这样的环境下读书,犹如登山登楼,来回往返,虽颇费体力,却并不觉得厌烦,因为有挺拔的竹子与我们做伴。那些高高的竹子,摇曳着竹风,沙沙作响。临近高考,看到竹笋破土,我们也多了一种紧迫感,像竹笋一样积蓄着所有力量,向着期待的彼方前进。
春笋的食用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诗经》中就有“其簌维何,维笋及蒲”的记载。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烹饪技艺的不断发展,笋的吃法也越来越多样,焖、煮、炖、炒,皆可成美味佳肴。春笋之味,在于清淡鲜嫩,脆爽可口。不同于冬笋的质地绵厚,春笋娇嫩甜美,只需简单地烹饪,便能呈现出它的最佳风味。
江南一带,食笋之风尤盛。每年的三四月份,正是春笋上市的季节,菜市上那忙得不可开交的人们,只为了能尝到春天里的这口鲜味儿。南京人喜欢用春笋制作腌笃鲜,上海人则喜欢用它来烧肉,而杭州人更是对春笋情有独钟,油焖春笋、春笋步鱼、笋干老鸭煲等都是杭州的传统名菜。除了江南地区,川渝地区也对竹笋颇为珍视,不论是凉拌鲜笋,还是清煮小笋,或者是笋尖儿炒肉,敢情一个滋味喷香。
我老家门前也种有一大片竹林,每至春深花开时节,竹林里,那些密密的竹笋,总是如赶集似的,争相破土,没几天工夫,大半截高。尝笋,以鲜嫩为佳,若不注意时序,便会与之错过,即便是掰来的笋,口感也略微老化。吃不过瘾。
每年春天,母亲总是会去山上挖一些新鲜的笋回来。我们家最常见的做法就是油焖春笋。先将笋剥皮、洗净、撕成块儿,然后用酱油、盐等调味料焖煮,待笋块变得鲜嫩入味出锅后再撒上一些葱花,一道色香味俱佳的油焖春笋就做好了,拌着米饭一碗,炒肉一碟儿,真叫一个惬意。除了油焖春笋,我们还会将笋制成笋干,便于保存和食用。笋干可以用来炖汤、烧肉、煮粥等,味道同样鲜美。
尝一口笋鲜,不仅是一种味觉上的享受,更是一种与自然相融合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