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转身,航模向下俯冲,轻松在地面上掠过;一个拐弯,航模迅速拉升,带给操作者“飞一般的感觉”。“好刺激呀!”4月20日上午,恩平市冯如纪念中学内,欢呼声不绝于耳。原来,该校迎来了一群特别的“朋友”——第八届“同根同源同心”穗港澳台青少年学习营的师生们。在“同上一节课”实践环节,他们与恩平学子带着对航空航天的好奇和憧憬,在冯如故里以“飞”会友。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张安怡
本届学习营,120名来自广州市各学校的港澳台学生齐聚侨乡江门,参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验活动。其中,在恩平,学习营组织学生到冯如故里文化旅游区、恩平簕菜文化创意园、冯如纪念中学参加实践活动,涵盖“中华好儿郎”“听见匠心”“跨越海峡 两岸同窗”等多个主题,通过实地参观、导师讲解、互动答题、动手实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近距离感受恩平侨乡文化的深厚底蕴。同时,拉近四地青少年之间的距离,在青少年群体中播撒同源血脉的种子。
本次学习营的最后一站安排在恩平市冯如纪念中学。学习营的学生们与恩平市冯如纪念中学师生代表“同升一面旗、同唱一首歌”,共同表达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在“同上一节课”实践环节中,大家了解中国航空航天发展历史,深切感受祖国发展成就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
在模拟飞行环节,学习营的学生们手持飞行手柄,化身“小小飞行员”,体验飞机起降、转向、爬升等操作。冯如纪念中学的学生志愿者还指导他们如何在虚拟环境中完成“航线任务”,帮助他们逐步掌握“飞行”要领。
最具参与感的环节莫过于动手制作“冯如一号”模型。学习营的学生化身“航空工程师”,从零开始,通过拼接机身、安装机翼,不仅掌握了“冯如一号”的结构,还体会到动手制作的乐趣。看着属于自己的“冯如一号”在手中一点点完成,同学们都露出了笑容。
活动主办方表示,恩平是“中国航空之父”冯如的故里,冯如敢为人先、航空报国的精神是恩平深厚文化底蕴中的一抹亮色,所以活动最后一站特意选在首批“全国冯如航空科普示范校”——冯如纪念中学,通过设置航空相关理论学习、无人机操控体验、航模试飞、航模制作等环节,让学生们充分感受科技的魅力。
学习营还安排学生们参观冯如纪念馆,通过丰富的图片、珍贵的史料以及饱含沧桑感的历史遗物,了解冯如的生平事迹。此外,在恩平簕菜文化创意园,学生们尝试簕菜茶,体验制作恩平濑粉,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了解这些技艺背后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一次来恩平的洪语瞳来自广州市华美英语实验学校,这次活动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炒簕菜茶。“我第一次体验炒茶,我和同学们一起合作,感觉非常新奇。这个过程中,我深入了解了匠人精神,进一步认识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洪语瞳说。
广州市培英中学学生林芷莹今年17岁,这次是她第二次来恩平。“之前爸爸因为工作原因,曾带我到恩平来,我们当时在恩平吃美食、泡温泉。恩平有很好的自然风光,是一个好吃又好玩的地方。”林芷莹告诉记者,这次参加学习营,让她对恩平有了不一样的观感。“我印象最深的是冯如故里。在这里,我深入了解冯如先生的生平,他生活在一个动荡的年代,家境贫困,却心怀报国之志,真的太伟大了。”林芷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