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 (文/图 记者/刘嘉猷) “采茶了!采茶了!‘家门口’就能挣钱!”眼下正值春茶采收旺季,近日,大沙镇人大组织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深入茶园,开展采茶工招聘宣传工作,为居家待业群众“送岗到村”,让“绿叶子”成为群众增收的“金钥匙”。
近年来,大沙镇岗坪村依托生态优势,茶园面积扩大至333.33公顷(5000亩),年均发动500余人次参与采茶,带动周边群众户均年增收近万元。
“每天有40多名村民在茶园务工,采收鲜叶超1000公斤,人均日收入最低200元、最高350元。”大沙镇人大代表、岗坪村干部严惠芳介绍道。规模化、标准化的茶产业发展为村民铺就“家门口”的致富路。今年53岁的村民王女士在茶园采茶已有11年,她笑道:“每年采茶,我一天能有200元以上收入,在‘家门口’就业不仅能照顾家庭,还能帮补家计,是我们本地人就业的不二选择。”
走进岭露红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制茶车间,6台自动化设备高速运转,杀青、理条、干燥等工序一气呵成。“单芽茶青入左筐,一芽一叶的入右筐。”江门市人大代表、江门市天露仙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梁小灿,江门市人大代表、岭露红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梁惠贤在收青区指导工人分类称重,确保茶叶品质。如今,岗坪村有65户120余人专职从事茶产业,从业人员月均收入超3000元,茶产业已成村民增收的“顶梁柱”。
在大沙镇人大的推动下,茶产业与民生工程深度融合,茶企优先吸纳脱贫户就业,技能培训送到田间地头,茶旅融合拓宽村民增收渠道。近年来,大沙镇人大围绕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聚焦民生热点、难点问题,持续发力,通过人大代表助力、专题视察、执法检查、工作评议等方式不断推动大沙镇各项工作高质高效完成,惠民政策、民生工程及时落地落实,民生福祉不断增进,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切实提高。
大沙镇人大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结合实际,在岗坪村创建茶业人大代表议事室,同时,进一步强化自身建设,提高人大代表履职能力水平,持续在大沙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彰显人大风采,体现人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