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靶向攻坚 招强引优
以“良”田保“丰”景
打好主动仗 保一方安宁
传递城市温度
新会特色产品受青睐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4 月 2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会区水利局扎实做好防汛备汛工作
打好主动仗 保一方安宁

    当前正值防汛备汛关键期,要打好防汛备汛主动仗。今年入汛,新会区水利局深入贯彻落实上级部署和工作要求,坚持“防大汛、抢大险、保安全”宗旨,以“形势早分析、思路早谋划、责任早明确、措施早落实、隐患早排除”为抓手,全面压实责任、排查隐患、提高能力,扎实做好防汛备汛各项工作。

    江门日报记者 钟珍玲 通讯员 新会水利

    分级负责 织密安全网

    安全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新会区进一步织密水旱灾害防御安全网,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目前,新会区水利部门已经成立区、镇(街)两级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专班,明确岗位分工,制定培训计划,确保责任落实到人、任务分解到岗。严格落实防汛责任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动态调整全区2800多名水利工程防汛责任人,同步通过媒体公示重点工程责任人名单,接受社会监督,进一步压实防汛责任,确保责任链条无缝衔接。

    同时,新会区重点完善防御体系,提升“四预”能力。在指挥调度体系标准化方面,成立区级水旱灾害防御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与镇(街)专班的对接机制,完善值班值守、信息报送等制度,实现指挥调度高效联动。在预报预警信息化方面,依托新会区水利工程监测预警系统,整合115宗工程、386个监测点位(水位、雨量、视频监控)数据,实现实时监控,定期维护报汛设备,不断提升监测精度,确保数据准确传输。在物资储备分级化方面,按“分级储备”原则设置16处物资仓库,对于存放年限较长且可能影响使用的物资,及时更新、补充齐全。在预案演练实战化方面,全区238个行政村均制定“一页纸”操作预案,76宗水库、77宗堤防等工程完成防洪预案修编,组建了10支区级防汛抢险队伍,水旱灾害防御专家库调整至77人,开展区级水利防汛应急抢险演练和防汛知识培训。

    “清单化+闭环式”

    全力消除隐患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未来发展,水利工程是防汛体系中的硬件支撑。近期,新会区水利局作为牵头单位,采取“自查+督导”双轨模式,组织各地各单位对全区934宗水利工程先行开展辖区自查并建立风险隐患“问题清单”,成立7个区级水利防汛督导组进行分片核查,实行组长分片负责制,在各地各单位自查的基础上,分赴现场进行检查核查,推动问题立行立改。同时,对全区16宗在建在管水利工程实施“一工程一预案”,落实防汛责任人、抢险队伍及物资储备,确保工程进度、质量和在建期间的防洪安全。

    另外,新会区对市、区两级汛前检查发现的46宗问题建立整改台账,实行“整改—验收—销号”闭环管理。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治理行动,针对堤防破损、红火蚁侵袭等工程隐患开展专项督查,采取“一隐患一方案”,坚持“动态清零”和定期“回头看”,举一反三,按照“全覆盖、不留死角、不漏一宗”的原则,发现风险及时处置。

    记者从新会区水利部门了解到,通过责任压实、全域排查、体系建设和闭环整改,新会区已经基本形成了“责任—排查—防御—整改—长效”的全链条水旱灾害防御机制。接下来,将继续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工程巡查及信息报送制度,确保汛期应急响应迅速。同时,充分利用线上媒体平台和线下宣传活动科普防汛知识,提升公众防汛意识,定期组织各镇(街)责任人进行防汛业务培训,强化基层应急能力。还将持续强化科技赋能、跨部门协同及数据共享,进一步提升新会区水旱灾害防御现代化水平。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