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01版:护以周全 情暖人间——国际护士节特21/2025-05-12/T01/47491746978441150.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手”护一生 一生守护
      
 
 
版面导航  |    
      
       
2025 年 5 月 1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手”护一生 一生守护

这是一双托起生命的手。江门市中心医院爱婴区主管护师汤玲玲正在安抚哭闹的宝宝。她一手环住襁褓,一手牵起宝宝的小手,动作舒缓而温柔。在这里,生命的啼哭与温柔的守护相遇,汇聚成世间至暖的力量。(林锦棠 摄)
这是一双抚平伤痛的手。在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整脊正骨科中医特色治疗室,主管护师姜苏洋正手持温热的火罐,为患者行平衡火罐治疗。她将传统中医的智慧化作舒缓疼痛的力量,驱散患者身体的不适。(冯晓琳 摄)
这是一双灵巧的手。“视病人如亲人”,江门市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护士化身理发师,手持剪刀与梳子,为留院过年患者修剪头发。一双巧手,一把剪刀,一把梳子,动作娴熟而轻柔,不仅打理出利落的发型,也带来了温暖的年味。 (何洁兰 摄)
这是一双肩负重托的手。在江门市疾控中心抽血室,防艾护士手持采血器具,给来访者做抽血检测。每一次严谨操作的背后,承载的是阻断病毒传播,守护公众健康的坚实希望。 (艾防部 摄)
这是一双争分夺秒的手。急诊抢救室是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战场”,收治的都是急危重症患者,生死往往就在一瞬间。面对心梗病人,江门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护士谭秀娟正专心致志地为患者做心电图检查,用专业与仁心守护生命之光。 (洪素青 摄)
这是一双一丝不苟的手。皮肤,是人体最大但常被忽略的器官,也是所有器官抵御外界伤害和刺激的最佳“战友”。江门市皮肤医院医学美容中心修护室护士手持专业器械,认真地给患者进行痤疮护理。通过贴心的服务和专业的技术,助力患者肌肤重焕健康光彩。 (冯志芳 摄)
这是一双传递温度的手。“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江门市第三人民医院内科护士容海清站在床边,将大拇指高高竖起,用轻柔的话语与温暖的肢体语言,鼓励卧床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 (朱嘉茵 摄)
这是一双小心翼翼的手。在江门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护士李丽婷化身临时“奶妈”,手持奶瓶给早产儿喂奶。她时而调整奶瓶角度,时而放缓速度,用耐心与爱心为小生命构筑温暖港湾,陪伴他们跨越成长路上最初的难关。 (曾昭炜 摄)
这是一双恪尽职守的手。作为手术室护士,不仅要对手术现场的器械摆放位置了然于胸,还要练就“读心术”,能秒懂主刀医生需要。此刻,江门市江海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手术室护士刘影正专注地配合医生手术,传递器械,守护生命。 (方健锐 摄)
这是一双严谨可靠的手。输液前核对和检查药物的步骤是护理操作中的关键环节,要遵循“三查七对”原则。此时,江门市结核病防治所住院部护士黄惠敏正在认真核对患者的输液药物,确保用药安全。 (李艳 摄)
这是一双不辞辛劳的手。江门市中心医院蓬江分院环市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刘娟冒雨上门,为基层群众测量血压、送药,开展常规检查和日常健康指导,将关怀与专业送进千家万户。 (曹昆恒 摄)
这是一双从容有序的手。在江门市口腔医院儿童牙科诊室里,护士岑妙瑜手持牙齿模型与牙刷,耐心细致地为患者讲解正确刷牙的步骤,播撒守护口腔健康的种子。 (李文静 摄)
这是一双温暖相伴的手。“为您的开心而开心”,江门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护理团队与即将康复出院的患者及家属定格美好瞬间。快门按下的瞬间,医患笑容灿烂如新春暖阳,也留存了一段温暖的珍贵记忆。(何洁兰 摄)

    一双手,可以做什么?

    可以改变世界,也可以探索未知;可以抚平伤痛,也可以创造奇迹。

    翻开字典,“手”字有着长长的词条。

    它是欢欣雀跃时的“手舞足蹈”,也是穿针引线时的“心灵手巧”,还是挥毫作画时的“妙手丹青”。

    在护理的世界,“手”被赋予了更动人的定义——它是护佑新生儿时的“温情托举”,也是紧握患者颤抖指尖时的“温暖如春”;是擦拭伤口时的“轻柔如风”,更是急救时按压心脏的“千钧之力”。

    在江门,有1.9万余双温柔而坚毅的手,在晨曦与星夜里穿梭,丈量着生与死的距离,守护着健康与病痛的边界。

    这一双双手,以最郑重的仪式护佑生命——无数次机械重复的洗手动作,是对患者无声且坚定的承诺。

    这一双双手,用365天的坚守诠释责任——无菌操作、三查七对、清创包扎……寒来暑往,分秒不怠,为患者筑牢安全防线。

    这一双双手,在反复淬炼中成就非凡——采血窗口“一针见血”的精湛技艺,无影灯下默契无间的器械传递,都是守护生命的“秘密武器”。

    这一双双手,藏着最柔软的力量——为患者拭去额头冷汗,替家属擦干眼角泪痕,轻抚老人布满皱纹的手掌,将恐惧化作无声的慰藉。

    这一双双手,迸发出最磅礴的能量——托起啼哭的新生,重启骤停的心跳,支撑起被病痛压弯的脊梁,托举起濒临破碎的希望。

    从呱呱坠地的新生,到垂垂老矣的暮年,每一次校准生命刻度的精准操作,每一回抚慰伤痛的温柔触碰,每一场争分夺秒的生死营救,都离不开这一双双布满压痕却始终温热的手。它们,平凡却有温度,专业且有力量,如春风拂过,消散了伤痛,绽放了新生。

    “手”护一生,一生守护!护士,作为离患者最近、陪伴时间最长的健康守护者,正以蓬勃之势成长。截至2024年底,江门市注册护士总量达19160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达3.97人,医护比1:1.3,大专以上学历者超70.07%。

    越来越多的她或他,从“幕后”走到“台前”。他们,不再只是“发发药、打打针”,而是为患者提供医学照顾、病情观察、协助治疗、健康指导、人文关怀等身心整体护理服务;他们,瞄准群众关切事——“互联网+护理服务”,涵盖3类43项群众常用急需的基础护理、医疗护理、中医护理等服务项目,让专业照护触手可及。

    泛黄典籍中的“妙手回春”,在护理日常中焕发新生;患者口中的“手到病除”,成就仁心仁术创造的生命奇迹;文人笔下的“手足情深”,化作医患双手紧握的暖心瞬间。

    这一双双手,既是对抗病魔的利刃,也是托起希望的羽翼;是时代发展的见证,更是白衣天使最耀眼的勋章。

    在党建引领下,无数双这样的手,历经岁月磨砺,沉淀时间印记,以“爱拼”的韧劲,在五邑大地上书写着现代化新江门的健康篇章。将责任、担当和奉献贯穿一生,不仅是这一双双手的真实写照,也是护理工作者的生动缩影,更是平凡铸就伟大的有力证明。

    今日,是第114个国际护士节,在这个特别而有意义的日子里,本报特推出“‘护’以周全 情暖人间——国际护士节特辑”,让我们透过这一双双传递希望与关爱的手,致敬每一位全力以赴的生命守护者,聆听他们用专业与温情谱写的生命赞歌!敬请垂注!

    (邓榕)

    策划:朱卫星 统筹:邓榕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