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05版:护以周全 情暖人间——国际护士节特21/2025-05-12/T05/9811746981006806.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专业为骨的深度 人文为魂的守护
      
 
 
版面导航  |    
      
       
2025 年 5 月 1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门市妇幼保健院护理工作者:
专业为骨的深度 人文为魂的守护

姓名:何秀芳
姓名:梁洁琼
姓名:梁小源
姓名:杨倩华
姓名:郑芸
姓名:谭尚冰
姓名:黄丽荷
姓名:胡露丹

    在江门市妇幼保健院,护理工作从不是冰冷的流程堆砌,而是一场场专业与爱交织的生命守护。产房里,助产士化身温柔的“摆渡人”,用自由体位分娩和音乐镇痛法,将分娩的剧痛谱写成迎接新生的乐章;生殖医学中心的护士们,则像精密的“希望校准仪”,在激素数据与患者焦虑间寻找平衡,用“治疗日记”为求子家庭重燃信心。

    在这里,专科护理是严谨的技术标尺,更是有温度的人文关怀。妇科护士采用千年中医智慧,用中药庵包和耳穴压豆抚平患者的病痛;母乳喂养专科护士化身“乳香守护者”,编织母婴之间的生命纽带。每一位护理人员都在自己的领域深耕,用创新技术突破难题,以共情之心驱散阴霾。她们在监护仪的滴答声里,在医患紧握的双手中,书写着“以专业为骨,以人文为魂”的护理篇章,让妇幼健康的守护之路,始终闪耀着温暖而坚定的光芒。

    文/图 江门日报记者 梁爽

    通讯员 卢嘉伟

    守护生命最初的微光

    人物档案

    姓名:黄丽荷

    职务:新生儿科(含NICU、PICU)副护士长、主管护师

    护龄:19年

    座右铭:用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守护新生,为无数家庭带来了希望与喜悦。

    柔光洒在新生儿科病房,监护仪规律的滴答声里,黄丽荷正俯身调节暖箱温度,指尖轻触早产儿娇嫩的肌肤,眼神里满是温柔与专注。在这里,每一个新生命的啼哭,都伴随着护理团队专业与温情交织的守护。

    作为江门地区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该院新生儿科承载着生命的重托。作为省第一批新生儿保健特色专科、市临床重点专科,这里汇聚着前沿的医疗技术与温暖的人文关怀。去年荣获的广东省“新生儿照护名医护士团队工作室”称号,更是对科室实力的高度认可。

    拥有19年护龄的黄丽荷,早已将创新与责任融入日常。每天,她穿梭在ICU病房之间,像精密仪器的校准者般监测每一个生命体征,又如温柔的母亲般给予患儿细致的照料。她主导的“鸟巢式护理联合俯卧位通气”研究,不仅缩短了极低体重患儿的住院时间,更成为行业借鉴的典范。

    最让黄丽荷自豪的,是一次对胎龄仅“23+”周的超早产儿双胞胎的救治。当时,她带领团队迅速组建多学科专科小组,日夜床边守护,用专业与爱心突破重重难关。

    2023年,黄丽荷主动奔赴新疆,将危重新生儿救治技术倾囊相授,为当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护理队”。在黄丽荷眼中,优秀的护理工作者是医德、专业与创新的集合体,可以为新生命撑起一片充满希望的蓝天。

    专业与童趣的奇妙融合

    人物档案

    姓名:胡露丹

    职务:小儿外科护士

    护龄:2年

    座右铭:以爱之名,守护每一株“幼苗”向阳生长,让孩子们的笑脸成为职业生涯中最美的风景。

    在小儿外科病房,胡露丹蹲下身子,从口袋掏出卡通贴纸,轻声对即将做检查的患儿说:“戴上这个‘超人信号贴’,你就是最勇敢的小战士!”孩子破涕为笑的瞬间,病房里的紧张氛围也化作温暖的春风。

    作为省重点专科,该院小儿外科以微创技术和骨科特色闻名粤西地区。腹腔镜下膀胱输尿管再植、小儿脊柱侧弯矫正等前沿技术,为患儿带来精准治疗;而护理团队精心打造的“一病一品”服务,则用人文关怀为康复之路铺满阳光。在这里,医疗技术的锋芒与护理服务的温度交相辉映,共同守护孩子们的健康。

    每天,胡露丹都在忙碌中度过。晨间查房时,她细致监测术后患儿的每一项体征;治疗操作中,她将打针、抽血变成有趣的闯关挑战。为缓解家属焦虑,她还制作的术前术后宣教视频,用生动画面传递专业知识。这些创新举措,不仅提升了护理效率,更让患儿在轻松氛围中配合治疗。

    在胡露丹的口袋里,卡通贴纸永远是最特别的“护理工具”。面对抗拒治疗的小患者,她用故事和奖励搭建信任桥梁。“儿科护理是用专业守护生命,用童心温暖心灵。”胡露丹深知,在这个特殊的岗位上,责任心是基石,耐心是钥匙,最重要的是为孩子们的健康添上温暖的底色。

    护航生命起点的分娩管家

    人物档案

    姓名:何秀芳

    职务:产科门诊护士、分娩管家

    护龄:16年

    座右铭:用专业守护生命起点,让分娩成为温柔的相遇。

    晨光洒进产科门诊,何秀芳正握着一位孕妇的手轻声安抚,墙上的日历圈满产检提醒,桌上摊开的孕期手册密密麻麻记录着注意事项。在这个迎接新生命的“第一站”,她以16年如一日的坚守,诠释着分娩管家的温暖与专业。

    作为国家卫健委布局下的特色服务,该院的早孕门诊与“分娩管家”模式,为孕妇们筑起了全方位的健康屏障。从初次建档的忐忑到分娩时刻的从容,何秀芳和团队用身体检查、心理疏导、营养指导编织起全周期守护网。孕妇学校里,“好爸爸沙龙”让准爸爸们体验分娩镇痛仪、学习换尿布;健康讲座上,专业知识化作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家庭点亮科学孕育的明灯。

    何秀芳的日常是细致与温度的交织。她像精准的“健康导航仪”,根据每位孕妇的身体状况制定产检计划;又如贴心的“情绪树洞”,耐心倾听准妈妈们对分娩的恐惧与担忧。

    曾有一位孕妇因害怕分娩疼痛和会阴侧切而焦虑不安,何秀芳为她量身定制产检方案,邀请她参与生育舞蹈训练、会阴按摩课程。当这位孕妇最终选择自由体位分娩,平安诞下宝宝时,紧握何秀芳的手哽咽道:“是您让我有了自然分娩的勇气。”

    在何秀芳看来,产科护理不仅是技术活,更是心灵的对话。她用专业知识驱散准妈妈们的迷茫,以个性化营养方案和运动建议缓解孕期不适,借心理咨询抚平焦虑情绪。每一句温柔的话语、每一次耐心的指导,都是为生命的诞生铺就温暖之路。

    中西医结合绽放光芒

    人物档案

    姓名:梁洁琼

    职务:一体化分娩病房/产科门诊护士长、中医专科护士、主管护师

    护龄:16年

    座右铭:用中医智慧守护生命温度,让技术有深度,让关怀有温度。

    产房监护仪规律的滴答声中,梁洁琼在一体化分娩床边,将温热的药陶罐轻覆在产妇后腰。氤氲的艾烟里,这位身兼产科门诊护士长与中医专科护士双重角色的护理人,动作轻柔却精准,仿佛在编织守护生命的细密网纹。

    作为中医科护理团队的“领头雁”,梁洁琼将“中西医结合”的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药陶罐、太极杵针等中医外治法,成为妇科、儿科患者的“健康法宝”,让糖尿病足、顽固性咳嗽等疑难病症迎刃而解,患者满意度高达98.5%。不仅如此,科室还凭借《中医辨证施护结合杵针疗法在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研究》荣获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成组计划一等奖,在“港澳珠中江”中医特色疗法技能大赛中载誉而归。

    日常,梁洁琼和团队完成刺络放血、葫芦灸等复杂操作,其优化的中医护理查房流程,每年助力解决多例妇产及外科疑难病症,患者住院周期缩短20%。走上管理岗位后,她“以老带新”,通过PBL教学模式培养人才,指导低年资护士申报多项科研项目,推动科室科研实力节节攀升。

    最让梁洁琼自豪的是,一次用中医护理挽救肿瘤术后肠梗阻患者的经历。面对高热不退、痛苦不堪的患者,她运用皮内针联合刺络放血疗法,仅3天便显著改善症状,缩短了10天的住院期。患者还通过智慧平台和12345热线的真挚致谢,成为对她“技术+人文”服务理念的最好褒奖。

    “责任心、同理心、创新力,是护理工作者的立身之本。”从病房到科普专栏,从技术攻坚到人才培养,梁洁琼以行动证明:当传统中医遇上现代护理,便能绽放出守护生命的璀璨光芒。

    产房里的“魔法导师”

    人物档案

    姓名:梁小源

    职务:产房护士长、主管护师

    护龄:22年

    座右铭:用专业与爱心呵护生命。

    产房内,舒缓的音乐流淌,梁小源半蹲在产妇身旁,用温柔的语调对她说:“跟着我的节奏深呼吸,宝宝在和你一起加油。”在这个迎接新生命的特殊战场上,这位有着22年护龄的产房护士长,正用专业与温情,为无数家庭点亮希望的曙光。

    作为该院的“生命摇篮”,产科曾荣获“江门市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称号,在各级护理技能比赛中屡获佳绩。梁小源带领团队将这里打造成充满温度的港湾——从产前教育到产后护理,从专业技术支持到心理疏导,每一个环节都彰显着对生命的敬畏与呵护。

    梁小源的日常,是用爱编织的温暖守护。她像一位“分娩魔法师”,引入自由体位分娩、搭配分娩球辅助,让产程平均缩短2小时;推广“轻抚触”“音乐疗法”等非药物镇痛技术,将产妇的分娩体验从煎熬化作安心的旅程。数据见证着她的努力:科室会阴侧切率从28%骤降至15%以下,足月顺产新生儿重度窒息率连续两年归零。

    “分娩训练营”是梁小源最骄傲的“作品”。通过模拟分娩场景,她让准妈妈们提前熟悉流程,亲手触摸到顺产的希望。入营孕妇80%以上选择自然分娩,这个数字背后,是无数家庭消除恐惧、拥抱新生的感动。曾有一位高度紧张的孕妇,在参加训练营后重拾信心,分娩时紧紧握住梁小源的手说:“您就像我的定心丸。”

    “爱心是底色,专业是脊梁。”梁小源用行动诠释着护理工作者的使命,以真心传递温暖。

    哺乳难题的“解码者”

    人物档案

    姓名:杨倩华

    职务:产三区主管护师、母乳喂养专科护士

    护龄:17年

    座右铭:护理工作远不止于传授哺乳技巧,更是在生命最初的纽带中守护爱与健康。

    “用手掌托住乳房,呈C字形,引导宝宝含住。”在产三区病房,杨倩华在产妇床边,动作轻柔地指导着哺乳姿势。

    产三区作为母婴同室的特殊病房,有着独特的优势。护士团队通过“床边即时指导”,将哺乳技巧与新生儿护理知识第一时间传递给产妇;温馨舒适的环境、细致入微的夜间服务与个性化心理支持,让产妇在这里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优质护理病房示范岗”“青年文明号”等荣誉,正是对产三区的高度认可。

    身为母乳喂养专科护士,杨倩华的日常忙碌且充实。她手持“母乳喂养问题树状图”,快速定位产妇哺乳难题;带领团队研究出的“生理性乳胀应对策略”,将产妇乳胀疼痛时间从72小时大幅缩短至24小时内。科研上,她主持的PBL教学模式研究,有效提升了产科护士的母乳喂养教学能力。每月母婴健康数据的监测与分析,那不断攀升的纯母乳喂养率曲线,便是她专业耕耘最有力的证明。

    在杨倩华的职业生涯中,一次帮助31周双胎早产儿母亲实现纯母乳喂养的经历,令她尤为自豪。当时,杨倩华用“乳旁加奶法”为早产儿搭建起营养桥梁,每2小时一次的挤奶指导、详细的泌乳量记录,将看似不可能的任务,拆解成5ml、10ml的点滴进步。当第10天乳汁量突破80ml,那位母亲眼中闪烁的泪光,是对她工作最大的肯定。

    “专业是根,人文是魂。”杨倩华独创的“三步沟通法”,让乳头凹陷产妇的哺乳成功率超过90%;为盲人母亲定制的特殊护理方案,更是将护理的人文关怀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她的推动下,“母乳喂养分层支持计划”精准满足不同产妇需求,守护母婴之间的温暖联结。

    中医仁术守护女性健康

    人物档案

    姓名:郑芸

    职务:妇科主管护师、中西医结合肿瘤专科护士

    护龄:22年

    座右铭:以中医之术,守护患者健康。

    在妇科病房里,郑芸手持中药庵包,动作轻柔地敷在一位术后患者的小腹上。患者紧皱的眉头渐渐舒展,轻声说:“暖暖的,疼痛好像减轻了不少。”在这个充满希望与温情的空间里,有着19年护龄的郑芸,用中医护理技术,为女性患者驱散病痛的阴霾。

    作为江门市临床重点建设科室、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妇科以术后快速康复和恶性肿瘤个案护理为特色。在这里,中医护理技术成为了守护患者健康的重要力量。郑芸的日常工作,就是穿梭在病房之间,用中医智慧为患者排忧解难。面对因术前焦虑失眠的患者,她熟练地将耳穴压豆贴在相应穴位,帮助患者舒缓情绪、安然入睡。

    在护理工作中,郑芸总是能精准地运用中医技术解决患者难题。她独创的穴位埋针疗法,在解决术后腹胀问题上效果显著。曾有一位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因无法排气而腹部胀满,痛苦不堪。郑芸在其足三里、中脘等穴位埋入揿针,半小时后,患者惊喜地感受到了排气,腹胀症状也随之缓解。这样的成功案例,在她的护理生涯中还有很多。

    “守护女性健康,是我的使命。”郑芸始终秉持着这样的信念。她不仅在临床护理中发挥专长,还积极参与科室中医护理方案的制定与优化。在她看来,当代护理工作者既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也要有对患者的人文关怀。

    郑芸用中医之术为无数女性患者带来了健康与希望,她的每一次护理操作,都饱含对生命的敬畏与关爱,在守护女性健康的道路上,书写属于自己的护理华章。

    助孕路上的温暖“引航者”

    人物档案

    姓名:谭尚冰

    职务:生殖医学中心专科护士、主管护师

    护龄:19年

    座右铭:以专业守护生命,用温情点亮希望。

    在生殖医学中心,超声仪器的屏幕闪烁微光,谭尚冰专注地观察着卵泡监测数据,同时轻声安抚身旁紧张的患者:“别担心,我们一起关注每个小变化。”

    作为生殖医学中心的专科护士,谭尚冰深知每一个环节都关乎家庭的希望。在卵泡监测时,她不仅是数据的记录者,更是风险的预警员。凭借敏锐的专业直觉,她多次从细微的激素波动中察觉OHSS倾向,协助医生及时调整方案,并耐心指导患者通过饮食和行为干预降低风险。面对害怕抽血的患者,她播放舒缓音乐、递上暖手宝,将冰冷的医疗操作化作温暖的关怀时刻。

    在护理助孕门诊,谭尚冰独创的“3—2—1心理干预法”成为患者的心灵良药。曾有一位经历3次移植失败的患者,每次就诊都充满绝望。谭尚冰主动与她建立微信“治疗日记”,记录内膜改善等微小进步,用具体行动给予鼓励。当患者终于传来成功妊娠的喜讯时,这份持续的陪伴与支持,让谭尚冰的所有努力都有了意义。

    “匠心守护生命,仁心温暖求子路。”谭尚冰始终以“零差错”要求自己,在药物管理、手术配合等环节精益求精。她用“非评判式倾听”和“正向语言引导”,给予患者最需要的心理支持。每当听到患者激动地分享怀孕的喜悦,看到她们抱着宝宝回访的笑脸,谭尚冰更加坚定地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为生命播种希望的崇高事业。她也会继续用专业与温情,在辅助生殖的道路上,照亮一个又一个家庭的幸福未来。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