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民情
上一版3  
篮球小将激战侨乡
为“百千万工程”添新彩
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传递关爱与支持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5 月 1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平市碧桂园学校探索“非遗+数学”新路径
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学生在有趣的环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当几何图形“遇见”剪纸艺术,当数学定理“碰撞”传统脸谱,5月9日,跨越学科边界的教育实践在开平市碧桂园学校生动上演。当天,该校以“数说非遗·学以传承”为主题,举办教学开放日暨数学节嘉年华活动,这场集课堂展示、实践体验、学术研讨于一体的教育活动,通过“非遗+数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有效探索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深层路径。

    文/图 敖转优

    融入非遗元素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开平市碧桂园学校的校园充满创意与文化气息。每个班级的师生将数学中的几何原理与传统艺术风格融合,绘制出一幅幅独具匠心的作品。原本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具体而生动,学生们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也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非遗学习体验。低年级的学生专注于简单的剪纸艺术,一把小小的剪刀,在他们手中穿梭于彩纸之间,剪出的不仅是精美的图案,更是对对称、图形变换等数学知识的初步理解。高年级的同学则挑战更高难度的云肩制作,在复杂的工艺中,探寻数学与美学的结合点,从图案的设计到尺寸的计算,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数学思维的支撑。”开平市碧桂园学校教师付艳婷表示。

    该校数学组组长关惠玲表示,通过将非遗元素融入数学教学,孩子们能够在一个更加有趣、富有文化底蕴的环境中学习数学。这种方式不仅让数学变得不再枯燥,更让学生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我们很喜欢关于非遗的知识,学校老师也讲得很有趣,也会经常互动,学习知识更容易,互动教学让我们更容易融入课堂,课堂不再枯燥。”开平市碧桂园学校五年级学生张骏熹说。

    资源共享

    探索高效教学模式

    本次教学开放日暨数学节嘉年华活动,是开平市碧桂园学校展示“非遗+数学”教学成果的重要平台。活动当天,校园里热闹非凡,学生们带来舞蹈、钢琴、合唱等才艺表演,展现出青春活力。

    几何绘画、数学脸谱设计、剪纸等非遗展示区域吸引了众多学生,帮助学生发现数学之美,在创作中传承传统文化。“我们从游戏中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这个活动也让我知道了,在学数学时,要保持好奇心,成为数学道路上的小勇士。”张骏熹兴奋地说。

    “举办教学开放日活动,是为了向家长展示学校的办学成果,同时,为开平教师搭建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平台。”开平市碧桂园学校校长谭家文表示,本次活动既拓展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又凝聚了集体教研智慧,在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的同时,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为打造高效课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坚实支撑。

    据悉,本次教学开放日活动通过课堂观摩、听课评课、互动研讨等形式,共同探索高效教学模式,为开平市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从课堂革命到全域共享,开平市碧桂园学校的‘非遗+数学’教育实践,正在产生越来越广泛的辐射效应。它不仅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更让学生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在心中种下文化自信的种子。”开平市教师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