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要闻
4下一版  
习近平同刚果(布)总统萨苏分别向中非合作
论坛成果落实协调人部长级会议致贺信
今年全国节能宣传周聚焦“节能增效,焕‘新’引领”
AG600飞机正式迈入批量生产阶段
让“好人才”遇见“好职位”
全力做好台风“蝴蝶”防御工作
江门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很有优势
第九届“创客广东”江门市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启动报名
珠肇高铁将军山二号隧道贯通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5 年 6 月 1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门“全链条”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
让“好人才”遇见“好职位”

    □江门日报记者 蔡昭璐 通讯员 江仁轩

    2025年毕业季到来,为破解高校毕业生就业“最后一公里”难题,江门以“源头拓岗—精准帮扶—生态护航”为主线,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从“能就业”变为“就好业”,让“好人才”遇见“好职位”。今年以来,我市推动新增大专以上学历人才超1万人在江就业创业。

    不断扩容岗位“蓄水池”

    岗位开发是就业服务的关键环节。我市通过“政府搭台+市场运作+政策托底”的多元模式,不断扩容岗位“蓄水池”。

    在挖掘市场化岗位方面,我市积极开展“人社局长千企行”“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等专项行动,靶向对接2025年新投产项目、200强企业等用工需求,挖掘市场化岗位1.8万个,同比增长125%。与此同时,通过多部门联动,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国企、高校等进行岗位挖潜扩容,募集政策性岗位2900个,进一步稳定了就业“基本盘”。

    此外,我市紧跟就业市场新趋势,以新职业为切入点开拓就业渠道。我市与5家本地院校和30家本土企业合作,开发了陪诊助理、膳食助理、收纳助理、宠物助理等“邑管家新职业”,为青年群体打开“就业新窗”。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累计培训家政服务类技能人才938人次,带动就业3516人次;开展咖啡技能提升专项培训34期,培训行业技能人才255人次。

    提供“全周期”服务

    在优化就业服务方面,我市采取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首先,通过“进校园”活动前置就业服务,持续开展“十城百校”“职业指导进校园”等活动,对市内校园进行全覆盖巡回宣讲。同时,根据学生专业匹配对口企业,召开“一院一策”专场招聘会,并结合江门产业特色,推进咖啡、陈皮、家政等技能培训进校园,提供“政策宣讲+职业指导+技能培训+就业体验+推荐就业”的“全周期”服务,吸引高校毕业生留在江门发展。

    今年以来,全市已开展各类“进校园”活动15场次,惠及高校毕业生超6000人次。

    对于未就业毕业生,我市做好跟踪帮扶工作。通过“大数据+铁脚板”方式,全面落实离校未就业毕业生“1131”(提供1次政策宣介、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介、1次技能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就业服务,并建立“一生一档”“一人一策”机制,确保有就业意愿的困难毕业生100%就业。今年以来,共为975人次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1131”就业服务1859次。

    此外,我市依托零工市场、就业驿站,密集开展各类线下招聘活动,为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提供便捷的求职招聘、就业指导、政策咨询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各部门开展招聘活动127场次,覆盖用人单位达4147家次,提供11.35万个(次)岗位,达成初步就业意向2.68万人次。

    面向高校毕业生等青年人才群体,我市还推出覆盖实习实践、就业创业、个人提升、落户安居、教育医疗保障等政策清单,积极营造全社会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良好氛围。

3上一篇  下一篇4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