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天下纵横
上一版3  
以伊美究竟谁是赢家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2025 年 6 月 28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12天冲突
以伊美究竟谁是赢家

冲突期间,以色列南部贝尔谢巴遭遇导弹袭击。 新华社发
特朗普称美国与伊朗下周将举行会谈,但伊朗方面表示尚未决定是否与美国重启核谈判。 新华社发
伊朗民众庆祝停火。 新华社发
停火协议生效后的德黑兰。 新华社发

    随着双方停火,以色列和伊朗这几天在平静中度过。两周前,以色列突然对伊朗发动军事打击,引发一场互袭,美国也一度“下场”轰炸伊朗核设施。

    以伊停火后,以色列、伊朗、美国三方都宣布取得胜利,但实际得失又是怎样?在这场持续12天的冲突中究竟谁是赢家?

    来源:新华社、《解放日报》

    以色列“清除威胁”

    6月24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说,以色列对伊朗的军事行动取得“历史性胜利”,清除了伊朗“制造核武器能力和2万枚弹道导弹”对以方生存构成的“毁灭性威胁”。

    总部位于伦敦的《新阿拉伯人报》援引分析人士观点说,以色列在此次冲突中有两个收获:一是获得美方准许打击伊朗,二是美国最终直接军事介入,后者可被视作以方的“最大成功”。

    不过,以方损失也不小。以色列军方说,至少31枚伊朗发射的弹道导弹击中以方人口稠密区和关键基础设施,包括以色列南部一座电站和北部海法市一处炼油厂。根据以色列卫生部6月24日的数据,伊朗导弹袭击共造成以色列28人死亡、3238人受伤。专家普遍认为,以方人员伤亡和受损程度前所未有,以色列防空系统被证明效果有限。

    以色列各地民众迫不及待想要让这12天“翻篇”。停火生效后的早晨,居住在特拉维夫地下防空设施的人们收拾床垫、被褥,迫不及待离开闷热的防空洞。他们的家中没有能防御弹道导弹的避弹间,只能选择在深达20米的人防设施度过漫漫长夜。而在贝特谢梅什,一家餐馆的经营者告诉记者,停火消息传来后,餐厅重新开门迎客,中午竟座无虚席。“虽然是工作日,但大家都想聚在一起说说话,回忆这12天的惊心动魄。”

    受导弹直接打击的街区则是另一番景象:弹着点附近的街区都被高大的挡板围了起来;土方车在废墟前来回穿梭,运走爆炸造成的碎石、水泥渣子;大批工程机械瓦砾间忙碌,破拆那些难以修复的矮房。

    在特拉维夫以色列国防军总部前的反战游行也恢复了。人们喊着口号:“停战!让所有人回家!”

    “让这一切快点结束吧,真的够了!”一名抗议人士对记者说,经历了这一切,我们或许重新认识了战争。“除了毁灭,战争没有其他意义。”

    此外,以色列政府下令袭击伊朗,备受国际社会谴责,对内如果对伊朗核项目的损伤程度被证明有限,那么这一“成本”高昂的军事行动将遭受民众质疑,内塔尼亚胡政府将承受重压。

    伊朗展现实力

    6月26日,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发表电视讲话,祝贺伊朗“团结一致,取得了对以色列和美国的胜利”。

    哈梅内伊当天用波斯语在国家电视台发表讲话,时长约13分钟。他祝贺伊朗取得了对以色列的胜利、对美国的胜利,并对伊朗人民展现的团结表示祝贺,强调伊朗永远不会投降。哈梅内伊说,“美国政权发动了一场直接战争”“但却没有从这场战争中取得任何成果”。他表示,“美国总统在描述所发生的事情时夸大其词,事实证明,他需要这种夸张掩盖、隐瞒真相”“伊朗狠狠地打了美国一记耳光”。

    同一天,伊朗宪法监护委员会批准伊朗议会此前通过的暂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的法案。该委员会发言人哈迪·塔汉·纳齐夫说,考虑到以色列和美国侵犯伊朗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以及和平核设施,并危及伊朗最高利益,政府有义务暂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任何合作。

    以色列政治评论人士奥里·戈尔德贝格说,尽管以色列给伊朗造成巨大损失,还鼓吹颠覆伊朗政权,但伊朗国内并没有如以方所愿爆发反政府示威,反而举行了谴责以色列侵犯伊朗主权的抗议活动。

    分析人士认为,伊朗在此次冲突中不仅展现出团结,而且实施了有效反击,展示出不俗的军事实力。葡萄牙米尼奥大学国际关系助理教授穆罕默德·伊斯拉米说,伊朗证明了它不仅可以存续,而且能够有力还击,这种能力巩固了伊朗“地区军事强国的地位”。

    对于伊朗核项目,伊方官员表示,尽管以美联手打击,但伊朗核工业无法被根除。伊朗外交部长阿拉格齐表示,美以袭击反而使伊朗增强了推进核项目的决心。

    此次冲突中,伊朗付出巨大代价,人员伤亡和设施受损惨重。伊朗卫生部官员说,自13日以来,以色列对伊朗多地的空袭造成伊朗627人死亡、4870人受伤。

    美国“大费周章”

    6月2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说,美方空袭“彻底清除”了伊朗核设施,是“巨大胜利”,并且美方不会容许伊朗“恢复铀浓缩”。

    在美国国内,美方空袭伊朗的行动在特朗普支持者阵营中引发分歧。持反对意见的人士表示,特朗普竞选时承诺不会让美国卷入海外冲突,如今却“为了以色列大费周章”。

    6月24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披露的一份机密报告则更令特朗普政府承受压力。根据这份美国国防情报局的初步评估报告,美军对伊朗核设施的空袭没有炸毁核心部件,可能仅使伊朗核项目进度“倒退数月”。

    在国际层面,美国空袭伊朗的行为遭到广泛批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国际法教授唐·罗斯韦尔说,美国以“自卫”为名发动先发制人的军事打击,是极为恶劣的先例,严重破坏国际秩序。韩国釜山大学核扩散问题专家罗伯特·凯利认为,对伊朗的袭击可能刺激更多国家寻求拥有核武器以“自保”,这会加剧核扩散风险。

    此外,特朗普于6月25日在荷兰海牙出席北约峰会后称,美国与伊朗下周将举行会谈,并可能签署一项协议。然而,伊朗迈赫尔通讯社报道称,伊朗外交部长阿拉格齐接受国家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伊朗尚未决定是否与美国重启核谈判,双方也没有就此进行过讨论或达成任何协议和安排。

    阿拉格齐说,任何可能达成的协议必须包含以下条件:一是伊朗继续开展铀浓缩活动;二是解除对伊制裁,以便伊朗充分受益;第三点可以是伊朗承诺不发展核武器。他强调,若协议涵盖这三点,那么就有可能达成。

    谈及谈判前景,阿拉格齐表示,眼下才停火不久,判断谈判能否恢复或成功为时尚早。伊朗原子能组织正在评估核设施受损情况,伊朗政府也在研判形势和政策,分析若重启谈判需要加入哪些新内容。

    对此,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后来澄清说,目前特朗普政府没安排任何与伊朗的会谈,但美方将继续与伊朗和卡塔尔等斡旋方密切沟通,将及时发布会谈消息。

    自今年4月以来,美国与伊朗已举行五轮间接会谈,就伊朗核问题和美国解除对伊制裁进行谈判。第六轮会谈原定于6月15日在阿曼举行,但因以色列在6月13日凌晨突袭伊朗而取消。

    有分析认为,特朗普今年1月重返白宫时立下的几大政治目标如今都远未实现,因而迫切希望美伊谈判取得突破,以自证“成功”。

    相关新闻

    停火后

    暗战未歇

    为期12天的以伊冲突按下“停火键”后,伊朗国内大规模反间谍活动却仍在持续。与此同时,美国方面也在加大力度监测伊朗对美威胁,近日已突击逮捕一批在美伊朗籍人士。

    据报道,伊朗此次反间谍行动范围广泛,涉及多个省份。在遭到逮捕的700多人中,不少人来自伊斯法罕、克尔曼沙阿、法尔斯和洛雷斯坦等省份。这些人被认为与以色列情报和特勤局(摩萨德)有联系,通过操控无人机、自制炸弹、拍摄敏感军事地区影像和向以军提供情报等方式进行破坏活动。

    知情人士透露,仅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就查获超过1万架无人机。据称,伊朗之后将对无人机进一步加强管控,对无证持有无人机者进行惩罚。

    分析认为,大规模反间谍行动不仅凸显出伊朗摧毁境内间谍网络的决心,也暴露出伊朗内部遭外部势力深度渗透的严峻现实。

    对于遭到逮捕的间谍,伊朗也采取雷霆手段。据新华社报道,伊朗25日对三名被控与以色列合作的人实施绞刑,罪名是走私暗杀装备,造成一名政治人物遭暗杀。

    此外,伊朗方面还加大在网络上的打击力度。据一些伊朗网民称,他们收到了伊朗司法部犯罪预防部门发来的短信,称加入或关注任何与以色列有关联的账号都属于犯罪行为,将受到法律惩罚。

    分析人士认为,伊朗果断处决间谍,既是为了表明维护国家安全的决心,也是在向摩萨德及以色列发出警告。不过,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间谍活动已经更加隐蔽和猖獗,要彻底清除间谍网络并不容易。

    比利时智库Etopia的伊朗问题专家乔纳森·皮龙认为,伊朗目前正处于一种“不稳定中的稳定”状态,面对外部威胁,伊朗政权将“倾向于团结一致”,进一步强化自己的地位。但有人担心,在与以色列的冲突告一段落后,伊朗将对“内部渗透者”采取更加严厉的手段。

    在伊朗打击境内间谍势力的同时,美国也在担心伊朗方面的渗透。据《参考消息》援引美媒报道,美国移民和海关执法局近期突击逮捕了一批在美伊朗公民,至少涵盖美国8个州和9个城市。另据报道,上周美国移民和海关执法局共逮捕130名在美伊朗公民。

    美移民局官员称,被捕者中,有人曾是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成员,与黎巴嫩真主党有联系。还有人有重大盗窃罪、持有毒品和枪支罪等犯罪记录。

    美国官员并未将这些逮捕行动与任何具体的恐怖主义阴谋联系起来。不过,据知情人士透露,在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下令袭击伊朗核设施后,美国联邦调查局正加大力度监测伊朗可能对美国构成的威胁,甚至为此调动了一批原本负责移民问题的特工。

    消息人士称,美国担心伊朗可能会在美国领土上实施报复,尤其担心伊朗指挥身在美国境内的特工发动袭击。

    对于逮捕在美伊朗人的做法,美国伊朗裔全国委员会已提出批评,抨击白宫将移民局“武器化”。

 
 
Copyright©2003-2006 jmnews.com.cn, JiangMen Dail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门日报社主办 江门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网络新闻编辑部制作及维护 联系电话:86-0750-3502626
粤ICP备05079094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20050439